分享

就业观念

 灯火闌珊 2010-08-16
就 业 观 念
第一节  就业观念概述
自1999年高校扩招改革与劳动就业体制的变革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迅速增长,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严峻。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80万人,比2006年净增长70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63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然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中非常活跃,估计有8 000万到1亿人次的农民工填补了城市中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于是,人们不免会问:在城市里根基尚浅的农民工可以找到工作,为什么学有所成的大学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工作呢?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改变就业观念与调整就业心态对大学生来说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社会群体疑惑的方式方法。
就业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各种不同职业的意向、评价以及对就业所持有的态度,是人们的择业倾向和就业行为在思想中的反映。对于选择不同职业的理由,判断职业的好坏,个人适合何种职业等问题的回答,皆源于就业观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性不仅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且受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这种差异影响了人们对各种就业的选择,同时还影响着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就业观。从择业动机看,有个人私利型、单纯经济动机型、光宗耀祖型、成就功名型和贡献社会型等;从择业倾向看,有的将是否利于专业发展放在首位,有的把地域选择放在首位,有的将行业选择放在首位,还有的希望薪酬待遇好等,各种不同的就业观和就业行为,使得人才市场上不断出现就业“冰点”和“热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过程,是受个人利益驱使的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本,其就业观念必然受到各方面利益的驱使。现有的就业分配制度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加理性和务实,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传统性
读书求上进而谋取较好的职务、职位,从而获取较丰厚的经济利益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自从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实行以来,全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大学毕业生成为最主要的增长源。
2.务实性
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关注收入、培训、社会保障与发展空间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趋利避害和物质享受心理使他们倾向于寻找比较舒适安定、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观念极难变成现实,因为大城市和国有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毕竟有限,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较大。事实上,实践经验表明:小企业解决大就业,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只有拓宽思路,实现多元化就业,才能走出就业困境。
3.先就业,后择业
传统就业观念重视初次就业以及很少转换工作岗位,强调只有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才称得上就业。不稳定的、临时的、没有单位依托的工作,难以被视为就业。现代就业观念的基本特点是市场本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先就业,通过实践丰富提高自己,然后通过改变工作谋求发展,这已为多数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并逐步成为主流就业思维。
正确的就业观应当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但实际上,许多大学毕业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而较少考虑到自身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区位优势,重地位、轻事业,重名利、轻奉献,缺少责任感,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或条件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区就业。
实际上,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达到全部满意。大学毕业生数量和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地区之间人才供求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仍十分迫切。国家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农村、中小企业就业,这些地方也是最需要各类人才的领域。因此,大学生应进一步调整就业方向,树立勤奋创业、建功立业的观念,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多做贡献。
第二节  三种重要的就业观
当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大都市、好单位、高工资”的理想,“铁饭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学大众化时期的大学生要从观念上准备好与大学大众化相符的就业观和职业观,要牢固树立起正确职业平等观、学历观以及能力观。
一、职业平等观
职业平等观指一切职业都是平等的,工作无好坏之分,岗位无贵贱之别,不管做什么工作,工作者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要一视同仁,不要区别对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要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凭诚实的劳动以求得生存与发展,问心无愧,在任何岗位上都应倍感光荣和自豪。
当下,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由最初的“供不应求”转为相对的“供大于求”,而且这种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状况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便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转移,大部分毕业生处于“非精英”层面。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做保姆、开出租车、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搬运工也并非鲜见。
调查表明,从大学毕业生最愿意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则是他们最不愿就业之处。从表面上看,大学毕业生愿去什么单位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多种原因,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收大学毕业生。在大众化就业时代的环境下,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去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大学毕业生因多种因素影响,不太愿意去就业的个体经济、私营企业,恰恰是最具吸纳能力的就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需要大量的人才,到那里工作容易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当代大学生为何尚未建立起一种职业平等观?从大学生的视角审视,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1.就业期望值偏高
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特别关注职业中“含金量”(即薪金)。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地区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次是沿海开放城市,愿意去边远省区工作的则较少。许多人才市场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就业市场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大学生期望值过高,自我评价过高,择业条件苛刻,不屑去做“位卑薪低”的职业。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热门”专业,需要的单位多,供不应求,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和边远的地区去锻炼、去工作。此外,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列出职业的等级。一家权威的职业调查公司,在全国十余所著名高校对一千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最愿意选择的职业,按照企业所有制排列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外合资企业占32.2%、外商独资企业占30.1%、民营合资企业占10%;按照行业排列在前几位的依次是:金融证券业占23.2%、商业占14.7%、高新技术产业占9.6%、国家机关占9%、医疗卫生业占6.7%、IT行业占6.5%。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就业期望值偏高。
2.就业盲目攀比
部分学生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时考虑所选单位是否在大城市,偏重于高薪职业,同时还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他们不深入了解所选职业的内在要求,偏离了自己的能力而盲目定位,过高地估计自身的实力,其结果是要么错失良机,要么难以胜任。
青年学生大多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起攀比心理,形成了较高心理期望值,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许多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眼中只有“管理”、“公司”、“办公室”,而对“技术”、“车间”、“工厂”等不屑一顾,部分大学生宁愿挤破头去争当一个月收入不足2 000元的文秘岗位,只因为“领子是蓝的”。与此相应,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仍存在所谓“二不”(非外企不去,非高薪不去)、“三多三少”(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天南海北”(就业只去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诸多说法。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迟迟不能签约,是因为不切实际地拿自己和同学或者学长们比较。比如福建某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位毕业生说:“眼看着同学与大公司签了合同,一个月拿4 000元的薪水。大家都是一个寝室的,四年来朝夕相处,我比他差了的话,脸上怎么挂得住,我平时的成绩都比他们好,找工作比不上他们的话,实在不好交代。就算找一些有名无‘实’的单位,钱虽然挣得不是很多,起码别人问起的时候会比较有面子。”这种“面子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
3.就业盲目从众
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往往容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忽视了自身的特长、专业以及发展方向,盲目跟从他人;也有些大学生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下,等、靠、要思想严重,结果贻误了择业机会,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发展,失去了检验自己、磨炼意志、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机会,成为未就业毕业生中的一分子。
二、学历观
中国人历来很重视学历。很多地方的招聘都要明确划分一个学历等级,而较少考虑是否真正需要。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料可知,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者的供需比分别是1∶2.77,1∶1.18和1∶0.17。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对专科生来讲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专科生在用人单位看来,一是没有本科文凭,学历不够;二是没有工作经验。同样地,本科生也存在这一问题。为此,不少的本科生为实现理想,找到如意的单位和工作,选择了“待业”或留校进行复习考试。专科生考本科,本科生考硕士,硕士生考博士,还有部分是待申请出国的“留学生”。而今,“留校”不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蹭校族”。
一般说来,整个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形。社会不仅需要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创造发明的高新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把现有科技转化为产品和现实生产力的大批熟练工人。目前,大学生出现过剩态势,其问题不在于大学生不为社会所需,而在于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没掌握较多的实践技能,而实用的技能技巧正是就业市场所亟需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初炙手可热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众化教育就会有“大众”特质的就业,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级技工薪酬高于博士生,本科生重读高职院校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工厂车间亦非高学历人才的“禁区”,一切都说明社会和用人单位开始正视“人才高消费”现象,读研已经不是找到“高级”或高薪工作的垫脚石,在实践中大学生应该更加理性地认识学历和就业的关系。
三、能力观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开始尝试跳出“象牙塔”,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此同时,各种考级、考证兴盛一时,许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能拿出一叠叠证书,证明自己胜人一筹。考证热的兴起,说明大学生能力观的觉醒,意识到能力的筹码在就业中的地位,力图在分数和能力之间求得平衡,达到学历与能力均衡发展的目的。
能力是诸多要素的综合体,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以创新能力为宗旨,塑造个性自我的人才观。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在就业中要树立起能力观,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力、识别力、思考力、评价力等。观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适时地、准确地观察是做出判断的前提,这是识别力、思考力和评价力的先决条件,而且正确的观察更为关键。识别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对自己所需学习的知识的洞察、辨别及确认能力。通过对知识的识别,大学生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选择性地学习,达到学习有的放矢。
2.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通过某种介质将个性化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主要是个人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能力。当今是一个充分鼓励人们形成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时代,任何个人都可以大胆地用某种方式解释或诠释思维,其中个体的想象以及由之所形成的创造能力成为一种含金量最高,也最受推崇的能力。同时,表现力还要求具有足够的竞争意识和魄力,在学习过程中不畏惧他人,敢于向任何人或者“权威”挑战,敢于用独创的东西与别人竞争,不怕失败。
3.工作的基本技能
能力观把“兴趣、动机、态度”置于优先地位,主张“个性化教育”,认为“三基”(读、写、算)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三基”已无法涵盖能力观下的基本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技术大量涌现,学习者不但要有厚实的知识技能,如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应熟练地使用一些辅助工具,例如外语、计算机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技能,才能成为能力较佳的人才或准人才。
4.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处、进行工作、继续学习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快乐生活和强壮的身体,这是任何人生存的根本。其次是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与奉献社会的人生观,活泼的性格,开放灵活的处事能力,与他人相互协助的团队意识等。同时还应正确定位人际关系。无论社会怎样变化,还要求大学生都要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能使自己在复杂社会中正确定位,发现自身与他人交往的优劣势,独立思考,自主地做出判断并积极行动,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
另外,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两种最基本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转化知识的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必须具有两类特殊的能力即竞争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节  树立六个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滞后的就业观念影响,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滞后的就业观念。“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大学生就业的首要问题便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以市场为本位的转变,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
一、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观念
受到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过多地重视个体经济利益,往往把职业的经济报酬作为就业的首要条件。对工资高、待遇好的职业颇为青睐,急功近利的思想忽略职业科学发展。有一部分毕业生只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在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就业时滋长了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还有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关心不够,甚至不闻不问,视工作为“儿戏”,辞职成为“家常便饭”,甚至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
作为年轻有为的大学生,要认识到就业不完全是个人的事,在学有所成之后,从宏观上讲,首先要考虑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祖国作贡献,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贡献,把为国家奉献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从微观上讲,自身的发展应与祖国和人民的目标相一致,这样在自我成材和发展的道路上才不会走弯路,才能真正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铁饭碗”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已大为不同,因为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难以完全做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总是在不断地交换和流动中得到优化配置。因此,毕业生应意识到,初次就业对于许多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实践经历、一种接触社会的方式、一种融入社会的渠道,大学生在一生中都要有多次就业的思想准备。
三、树立自主创业的新型理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已逐步取消了对大学生实行统一分配的政策。作为大学生,应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增强自主意识,把职业的选择权和自身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包括个人专业优势、兴趣爱好、生理心理特点等,进行最佳选择。
创业是自力更生地寻求与谋取职业,是自主创建事业。为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在就业问题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水平,自己创业当老板。大学毕业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冒险,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近年来,国家、社会和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缓解就业压力,为广大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通过政府设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进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营活动,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税费等。对毕业生来说,应借助有利的政策优势,发挥所学知识的优势,培养创业激情,挖掘创业潜能,寻求可行的创业机会,尽量避免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这样不仅可以成就创业的理想,而且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的岗位,为社会多做贡献。
四、树立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志向
宁做初级“白领”也不做高级“蓝领”,这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心态。据不完全统计,有70%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5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薪金在2 000元以上,约20%的期望薪金在3 000元以上,他们不愿意去偏远、艰苦的地方,特别是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去做营业员、销售员、服务员、技术员这些所谓劳动等级较低的职业。这些职业在他们看来是“大材小用”,这种观念进一步强化了就业难问题。大学毕业生都应清醒地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工作,都必须精通相关的流程,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我国的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对人才的需求量还非常大,一些区域完全能提供比城市好得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不愿去,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到大城市,又得回到农村,觉得十分委屈。实际上,西部缺乏人才、渴望人才、尊重人才,那里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另外,在一线工作能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使其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学生到基层,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大学毕业生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大学毕业生必须克服劳动等级论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甘于从最累、最苦的基层工作做起。
五、树立竞争性的就业思维
不管是择业还是从业,都必须树立竞争的观念。当今社会,竞争机制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增强竞争意识,要正视竞争、勇于竞争、善于竞争,通过竞争寻求理想的职业,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六、破除精英观念,降低期望值
随着国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创建新的大学和扩大招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价值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在各大招聘会上,到处都是各所高校毕业的学子们,焦急地找寻着“买家”。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们应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就业观念七大误区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人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市场制约的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就会形成就业观念上的许多误区。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主要存在七大误区。
1.追热门,随大流。不少毕业生择业时易受社会上一些舆论的左右,盲目从众,追逐热门,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结果既影响择业又压抑了自己的优势。
2.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人事部对89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计显示,公务员职位虽然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但却吸引了30%大学生的目光。“千军万马”挤这个就业“独木桥”,反映出大学生群体择业取向存在一定偏差。
3.追求高薪高酬职业。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顾职位是否学以致用,也不管是否是自己专业特长、兴趣能力所及,而优先考虑那些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职业和单位,今天认为这个单位待遇不错,明天又觉得那个单位有利于自己发展,在多个单位中难以取舍,结果高不成低不就,丧失就业机会。
4.片面强调就业地区。许多学生求职的理想地点是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城市,稍偏远的地区就不予考虑。
5.图轻松,缺乏事业心。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避苦就易,目光总盯着工作轻松、稳定、竞争不激烈的单位,在职业选择上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基层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却又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6.一味追求个人兴趣满足。职业是人们满足兴趣、发展自我的一个途径,但如果一味率性而为地择业,不顾主客观条件,便会在择业时遇到许多冲突和阻碍,反而屡屡受挫。
7.狭隘地理解专业。由于社会现实的种种限制,个人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并不能一一对接。如果求职学生狭隘理解“专业对口”,就会使择业范围和发展空间大大缩小,易导致挫败感和消极情绪。
针对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存在的七个误区,专家建议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新择业观念,摆脱传统束缚,消除爱慕虚荣、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等心理;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客观认识社会转型时的诸多现实,达到个人、社会、国家利益的统一,在主客观限定范围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