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djjjlp8 2010-08-18

一、考点透视

   理解现代文中词语的含义,包括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同时还能够理解同一词语在文章中不同的指代意义。

  “文中”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在理解任何一个词语时,这两种含义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都必须同时起作用。

  “重要词语”在现代文阅读中主要指:

   (1)现代自然科学类文章中的新词语、新概念。

   (2)社科文(文学作品)中的多义词语。

   (3)代词或指代性的词语。

   (4)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特定的表达作用。

  一般来说,阅读应该整体来阅读,先把整篇文章读懂,再回过头来理解文中的词语的含义。可以借助结构的分析、修辞的运用、背景的参照等方法来理解,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意义。对一般的含义做恰当的引申,或把一般的含义具体化。理解了文中词语的含义反过来又有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现将知识要点勾勒如下:

        多义词、多义短语义项的区别

 考查内容   指代义 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

        语境义(与词典中规范相对,在语境中产生临时义)

 

        直接选择(给出词语的答案,判断正误)

 考查形式   筛选原文填空(筛选原文中可以作为被考查词语诠释的词语)

        阐释填空(无现成词语)

 

 

二、考点分析 

 

1、多义词的语境义

1 没有伟大人物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浅土中去了,而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划线句子中的“国家”指什么?( A

   A、泛指一切国家 B、指中国 C、指殖民地国家 D、指当时的中国

2)、“人们”和“人家”指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C

   A、所指相同,指中国人   

B、所指相同,指世界上的人

   C、“人们”指中国人,“人家”指外国人

   D、“人们”指看得起中国的人,“人家”指看不起中国的人

2、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如:  下列句子中均使用了“人”,但其意均是不同:

   A、人是由类人猿转化而来的。  (人的本质属性)

   B、我才不给你买呢,买不好又要埋怨人。  (指说话人自己)

   C、这是给人捎的东西,你不要随意乱动。  (别人)

   D、人要有志气才行。   (泛指社会上一般的人)

 

 2、指代义

1)代词的指代义   

3、(94全国) 盘龙类在头部背面有一块很大的骨,用以支持颔骨,这块骨头已大大缩小了,而四角龙的这块头骨要较兽孔类大,又较盘龙类稍小。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顳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文中“其”字指代的是( B  )

A、四角龙的头角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穿越的顳孔  D、穿越顳孔的肌肉例

4、(01年上海高考) 阅读下面文宇.回答文后问题。

  但是,科学上的这种创造性又不同干那种李逵式的匹夫之勇。《水浒传》描写的李逵,不分青红皂白,不计效果、后果,只是抡起板斧迎头斫上去。这是科学上的“莽人”,决不是这里所讲的“进攻性”。在科学工作中,胆和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智和勇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出第一流的成绩,必须有第一流的真才卓识,有解决实际困难的第一流的聪明才智  。这就是说在科学工作里除了要敢于创造以外,还要善于创造。科学工作就如行军打仗,不仅要敢拼敢打,还要善战能战,这就讲究调查研究,讲究战略、战术。

  上面文段所说的李逵式的“莽人”是指——一

明确: 本题考查非代词的指代含义。从文章的整体意思看,文章的“莽人”是指某类科学工作者,关键在于理解“李逵式’的含义,根据对李逵这一文学形象的了解,结合文中所 谈的“胆”和“识”,“智”和“勇”的关系看,文中所说的“李逵式”的“莽人”所指的对象就清楚了。答案为:有胆无识或有勇无谋的科学工作者。 

2)、非代词的指代意义

5、(97全国)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同一时代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不错,他的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一定的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感情的风景下礑有什么乐式存在了。在他的《英雄交响曲》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的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被 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上文中提到的“某些同一时代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明确: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6(2004年江苏)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问:“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明确: 分析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草堂”指诗人杜甫的住居,文段说“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筛选信息,可整合为: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3、语境义

7、(91上海)

  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现两千四百一十九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的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不现实的人也能孙猴子似的可以入地、腾空。书为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繁华。年老的人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的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书籍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中,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开旷一点。“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有的人再多读上些好书,我想他会像纯钢之生于生铁,更近于炉火纯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和梁高祖“三日不可不读谢玄晖(南朝著名作家)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

①、“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指的双方是

明确:读者与作者

②、“从兽类到人类”中的“兽类”指的是

明确:野蛮庸俗

明确:兽类的含义和作用是:更形象地突出书籍的作用。

③、“那样”指的是:

明确:读书愈多

8

  太阳在亿万年的漫长长河中忠于职守地为地球提供着能量,它的能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催人探索的问题。在相对论出现之前,人们解释说太阳内部的物质燃烧而释放出能量,相对论产生之后,则解释为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产生的巨大的能量,这两种解释使人类面临的抉择都将是“痛苦”的。

  文中“面临的抉择都将是“痛苦”的中“痛苦”是指:

A、太阳总有一天从我们太空消逝。

   B、太阳能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宇宙将失去光明。

   C、“内部的物质燃烧”与‘相对论”都 意味着人类灭亡。

   D、必须离开地球故乡去寻找新的太阳 。

明确:A

9

  如果道德约束仅出于"种瓜得瓜"的功利心,其力量也必定是短暂的。在社会这个大 车轮上 ,你推助一把之后,也许根本感受不到那极微的前进,是否因为感受不到前进就再不援手呢 ?

  人的成熟有三个层次:童年的畏惧心、青年的好胜心和成年后的知耻之心。

  道德的成熟同样留下这样的年轮。高踞在理性巅峰的,正是知耻。所以,当我们对惩戒、对轮回报应已毫无恐惧的时候,是一种坚定的荣辱标准,支持着我们去维护和恪守道德。 

  十七八年前,生逢乱世的诗人曾无奈地感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社会从混沌到有序,当鸡鸣狗盗的小伎俩在秩序化的社会生活中找不到可乘之隙 ,当那张过期的通行证处处碰壁的时候,就再不会有这样的喟叹。

真希望有一天,没有人对这样的感慨生发共鸣,也没有人有兴趣传播,让它真正成为混沌世界的一条墓志铭,永不流传。

"种瓜得瓜"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②划线语句中的""指代:

   "墓志铭"一词在句中的实际意思是:( C )

  A.混沌世界中走俏的伎俩

  B.混沌世界中的卑鄙时尚

  C.混沌世界永远终止的标志

  D.混沌世界中唯一值得称道的

 明确:① "种瓜得瓜"显然是比喻,要结合作者的观点及这一段的语境来确定它比喻什么。答案是:遵守多少道德约束便会得到多少报偿。

  ②""本身是代词,指代内容当在文中检索,对此,上文已有称述,即"这样的喟叹"" 这样的感慨",题目问的是具体指代,故而答案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③"墓志铭"本指墓志上的文字,但在文章特定的句子里,它已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但愿那位诗人的话将有幸成为混沌世界永别的标志。因此,当以C项为答案。

  总之,做这方面的题,一定要注意总体上把握语境。切不可脱离语境。揣摩其感情色彩,来判定词语的含义。还要考虑是否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以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4、新词语、新概念的语境义

  10(04全国一冀豫)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问: 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A. 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明确:B 该题重点考查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解释,测试的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和辨析并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概念的理解在文章的第一段中,特别是第一段中的第一句话的“囊胚中”的“中”字是关键词,也就是说人类胚胎干细胞所处的位置不是“囊胚外表”,而是“囊胚内部”。由此可见,囊胚外表的一层扁平细胞不是“人类胚胎干细胞”,而囊胚内侧的内细胞群者“人类胚胎干细胞”。对概念的理解应该抓住最本质的特点,A项错在“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不包含其中。C项中“可以育成胎盘”的细胞是囊胚外表的一层扁平细胞,不是“人类胚胎干细胞”。D项由第二段可以看出,成年干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不同,所以“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不正确。ACD都犯了判断范围过宽的毛病。

11、(98全国)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问: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12(94全国高考)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 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 

  问:"相机破例"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B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解析]:"相机"指察看具体情况。根据上下文:"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 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推断," 相机"不是主动地把握时机,而是被动地顺应形势,"破例"为动宾结构,在文中所指不只是破除习惯,因而解释为"改变常规"更为合适。由此可见,对词语的分析,有时还可以结合它的结构、感情色彩、用法等方面来进行。因此答案为B

 

5、词语的比喻义

13、(04湖北)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纬。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呢。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问:从文中看,“我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 这道题是对“我还要追赶时问的展曦哩”中词语“晨曦”的理解,解说要从“晨曦”的比喻义切人。先分析“追赶”的意思、“晨曦”的比喻对象是什么。从语句出现的段落内容分析,“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文段说“我”已进入暮年,有晚晴的火红,意思是说,“我”虽然年纪太了,但还是这么能振作精神,珍惜生命;“晨曦”的意思要从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通过对怀表的回忆,表现对父亲的怀念和赞美之情,那么“晨曦”实际上是指父亲的进取精神,“追赶晨曦”就是说要像父亲那样永葆青春,积极进取。答案为:要像父亲那样永葆青春,积极进取。 

14、(1999年上海高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闲笔浪墨”一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是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那有什么好看的呢?

  问: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喻    ,“绿叶”比喻       

明确: “牡丹”比喻“主线主题”,“绿叶”比喻所谓的“闲笔浪墨”

 

6、词语的象征义

  文学作品大多使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景物、事物等的描写表现人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等。 

15、(2001全国春季)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套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问: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明确: 对散文中的景物、事物等的象征意义的分析,要结台使用象征手法的词语本身的具体特征,分析词语体现的意义。文章用“黄土”来比喻父亲,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全中国老一辈的太多数农民都是这样”,再结合文章对父亲勤劳、节俭、创造财富又舍不得花的描写,劳累一辈子.最终又回归到博大宽容的黄土中,可以得出“黄土”的象征义是:象征“我”的父亲,象征着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农民,象征着博大精深。

 

三、总结解题方法与对策

  综上所述,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要针对不同的考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2、对词语的比喻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的理解,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意的含义,所在语段内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4、代词指代文意的确定必须紧靠上下文的内容,要注意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语还应特别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有时指代的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

  5、对词语的理解还需要了解一些语法知识,如构词法、词语或短语的结构特点。

 

  特别注意:理解词语的思维方式

  1、看词语,关键看搭配。

  2、从代词的上句中寻找指代义

  3、在上下文里找出非代词对应的阐释句,明确非代词的指代义。

  4、突破词语本身含义的范围,扩展到导致产生某种意义的原因

 

四、典型试题分析

            

1、(04北京)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问题

  科学家最近的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记忆存储这一最不为人所知的大脑活动。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以朊毒体(prion)形式活动的蛋白质。

  发表在《细胞》月刊上的研究报告说,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怀特罴德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苏珊.林德奎斯特说:"我们已经对记忆存储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关键的存储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朊毒体活动’竟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是其形状,大多数蛋白质在其存在期间只保持一种形状。朊毒体则是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自身发生错误交叠,还会影响同一类型的其它蛋白质也出现这种现象。就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类错误交叠的蛋白质会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对细胞--最终对组织--产生致命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在发现这种名为CPEB的蛋白质具有特定朊毒体特征时感到非常惊讶。它与维持长期记忆有关,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这是大脑中连接神经的枢纽。

  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随着经历和知识的不断增多,新的枢纽形成,老的则不断加强。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研究人员从海参中提取了CPEB,将它与其它蛋白质混合,然后观察它们在多种酵母模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CPEB改变了形状,并使其它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功能恰似朊毒体。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然发挥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

  问: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B ]

A.是在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B.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

C.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

D.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  

明确: A项中把“朊毒体”说成是一种病毒是错误的。对“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只不过证明了“引前的普遍看法___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而C项是对CPEB的解说,而非“朊毒体”,属偷换概念。D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化,原文结尾“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表述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2、(05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溯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受故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术、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⑴、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明确: 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①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②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通过历史、艺术、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溯源)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学生回答引起下文、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都可。

  第二问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从第3段“人又何尝不然呢”可以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从第5段“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术、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可以归纳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⑵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

明确: 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内容要点归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学生不能回答为“俄罗斯老太太”“我自己”“一个朋友”,因为这是回答谁寻根溯源,而应从故国的文字、故土的风景、故园的记忆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⑶、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②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明确: ①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产生。

     ②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第一句要解释清楚乡愁是寂寞的含义 ,第二问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地理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都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⑷、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

  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明确:(A E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错误在“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E项错在“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从第8段中可以看到,“朋友”“在故乡一座花园中”已经体验到了“满足与宁静”。BCD三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都是正确的。  

 

五、总结解题方法与对策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1:……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时,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唐弢《琐忆》)

  在这段文字中,"议论"是什么意思呢?文中所说"议论"的内容不是事实。接下来引用一个成语并加以分析,再则"不敢去接近他"与上文"总之"领起的句子相对应。据此可知,这里的议论,就是造谣毁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该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鲁迅《拿来主义》)

  文中"抛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抛给"不同于"抛来",但可称为"送来"。这"送来"是什么意思呢?跳过一段才说"送来"的具体内容。根据"送来"的东西可知,"抛给"就是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如果不作这样的分析,"抛给"的语境义是说不清楚的。

(二)、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义。这里换一个角度说三点:

1、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

  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譬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所选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首段共用了五个"内容",要求辨别其中的三个"内容"所指是否相同,这就不能仅看词面而妄断,需要运用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加以辨别。

2、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

  有一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譬如"辖制""影响"的词典义是不同的,但在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有了一致的意义。都是表示"管束"的意思。像这样的语言现象不能不分外留心。

3、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

  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这也应该注意。譬如2001年所选《铜奔马正名》第17题要求辨别"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原文运用"未惬人意""更属不妥",而选项改为"不能令人满意""更逊一筹"。有一些考生却不能认定其对错而误判。又如2003年第10题是一个"推断题",不少考生看不出"台风将远离日本"与原文"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之间的差异而误判。

                                                                                                      六、强化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考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过程里,我们的注意力常常给名牌的理论著作垄断去了。不用说,《乐记》、《诗品》、《文心雕龙》、诗文话、画说、曲论以及无数挂出牌子来讨论文艺的书信、序跋等等是研究对象。同时,一个老实人得坦白承认,大量这类文献的探讨并无相应的大量收获。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只能算作者礼节性的表了个态。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质""历史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忘记,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断思想[1]。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断思想[2]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3],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节选钱锺书《读<拉奥孔>》)

1"言论常常无实质""实质"是指什么?

答:精辟的见解。(注意:"倒是"前后的话是对照着说的,前者"无实质",后者"说出了精辟的见解"

2、文中与加点的"三言两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个短语是:零星琐屑(不能答"鸡零狗碎",因它是贬义)

3、文中有三个加点并标了序号的"片断思想",它们所指是否相同?

   答:[1][2]   ; [1][3]  不同   

分析: [1][2]是指脱离了系统的, [3]是指萌发而未成系统的。

4"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这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重视大量陈言加空话的名牌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