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星伟.的毛囊炎.--------

 yuxingwei 2010-08-19

  1.   毛囊炎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中药治疗毛囊炎用康炎宁喜直接涂抹毛囊炎处,涂抹以后揉搓待完全吸收,每日3次,30天1个疗程。
    [编辑本段]症状
      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疤痕,自觉瘙痒。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探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反覆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易发生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编辑本段]病理
      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引起毛囊炎的原因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
    毛囊炎易感人群
      多见于成年人。职业中接触矿物油、沥青、煤焦油,治疗中外用皮质激素软膏、焦油类软膏,以及伤口包封治疗等均能引起毛囊炎。抵抗力低下,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尿病患者易得本病。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毛囊炎临床特征
      一、好发人群:糖尿病、贫血患者多见   二、好发部位:头面颈、四肢及臀部 。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三、皮损特点: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顶端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有硬包。   四、自觉症状:痒 。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   五、愈后:易复发,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编辑本段]毛囊炎鉴别诊断
      毛囊性脓疱疮   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   皮疹初发于毛囊口,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出现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轻度痛感,瘙痒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作,迁延数周,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好好于多毛部位,头皮、会阴、腋部、肛周及四肢伸侧。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编辑本段]毛囊炎的诊断依据
      1.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   2.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3.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中医验方治疗
      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方药】   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   主方托里消毒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毛囊炎治疗的三种疗法
      1、全身疗法:在皮损广泛而有明显脓头时,应给广谱抗生素治疗。如有条件可送脓液培养,并作药敏试验,这样对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免疫疗法: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一般注射后无不良反应,如有发热等不适,不要再增加剂量,必要时可减量或停用。   3、局部疗法:皮损发作时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抓,皮损部位应将毛发剪短,局部可搽杀菌、止痒的药物如发水等。伴有渗液的患者可用0.1%利凡诺溶液湿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炎症缓解后可以用2%氯霉素乳剂、0.5%新霉素软膏以及3%碘酊外搽。
    [编辑本段]预防
      1.生活规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编辑本段]小儿毛囊炎日常注意事项
      1、治疗小儿毛囊炎时,生活要规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小儿毛囊炎患者应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   3、小儿毛囊炎患儿家长应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家长应该小儿毛囊炎患儿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编辑本段]阴茎毛囊炎的饮食治疗
      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以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是有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该在平时注意少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个人清洁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