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谈诸葛亮出山的不同说法

 杨贵东 2010-08-20
                                                                              诸葛亮出山的不同说法
      刘备哥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随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盛行而传播至今。那么历史上刘备真的有三顾茅庐吗?诸葛亮出山的状况终究是怎样的呢?翻阅《三国志》,发现关于诸葛亮跟随刘先主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另一种则是《魏略》《九州春秋》中的说法,两种说法各不同,那么哪种才是正确的呢?这需求多方面的探讨。让我们先看看陈寿的说法。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豪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成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天。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俊杰并起,跨州连郡者数不胜数。曹****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地利,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成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能够为援而不成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因此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依据本传的说法,是徐庶前来投效刘先主,向先主盛大的推举了诸葛亮。而刘备事先能够没把诸葛亮当回事,马马虎虎的说了一句:“君与俱来。”整个没有把孔明先生当回事,只以为是普通人物。而徐庶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爽,向刘备解释诸葛先生乃当世之人杰,要刘先主亲身去请。刘备一听,看来这诸葛亮还真是本人才,不成以随意请来,于是就亲身上门访问(至于诸葛亮是在襄阳还是南阳躬耕的,我们就暂且不管),后果孔明先生还装大牌了,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先生不见。诸葛亮比刘备整整小了二十岁,属于刘备的后代了。刘备照旧很谦逊,向他讨教天下大势。诸葛先生屏退左右,向刘先主说出了一番典型的言论,史学家称之为“隆中对”。大致的意思就让刘备认清楚当今的情势。天下鼎沸的状况行将完毕,曹操父子占据南方,孙权占据江南,而刘备想要有所做为,就得以荆襄之地为基本,取益州,奠定根底。接着兵分两路,由荆襄和益州收兵北伐,扫荡中原,最终再灭吴,兴浩大汉。刘备听完之后是茅塞大开,急忙恳求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其诚心所感动,容许助其一统天下。刘备和诸葛亮两人整日在一同探讨天下大事,搞得刘备的老亲信关羽和张心中不舒适,先主听到他们的怨言,教诲他们:“诸葛亮是水,我这条鱼失掉了水,是天大的坏事,你们过后不许再随意谈论!”于是关、张只得乖乖听话。
   
而《魏略》等史书则是另外一种说法。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十分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只是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认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依据《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刘备没有三顾茅庐,是曹操在整讨荆州之前,诸葛亮自觉来投效刘先主。刘先主看他年老,没有注重。而诸葛先生乘机向刘备进言,要刘备向刘表提意见“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要刘备乘机扩大本身的实力,刘备听取了他的意见,从而获知诸葛亮有大才,于是开端重用孔明。

    《三国志》的注解者裴松之以为《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实际上是有Issue(问题)的。诸葛亮的《班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很分明的标明刘备是亲身来请诸葛亮出山的,而非诸葛亮本身跑来投效的。我本人也比拟赞成,以为诸葛亮应该是由刘备请来的。大家已然习气了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这是有一定群众根底的。另外假如少了隆中对这番典型言论总觉得诸葛亮就是不完好的,全部历史的开展进程也是不完好的。再细看一下,陈寿治史的态度极端严谨,不是信史他是不会记载的。另外《魏略》等书籍已然被证实有很多的错误之处,一同对蜀汉、孙吴都有一定的抬高,不成全信。综合来看,我本人使置信陈寿的说法,置信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典型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