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较的痛苦

 zpf香山红叶 2010-08-20
人往往生活在比较之中,优越感是比较出来的,自卑感同样是比较出来的。你只有和比你弱的人相比,你才有心理优势,你的轻蔑感,你的得意相,甚或你的同情心都可从强于他人找到根据。但,遇到比你强的人,你还有这样的感受吗﹖
  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效仿,离开比较,无从设想,别人未必在向你炫耀,但他的存在让你黯然失色,你暗中进行了比较,所以你嫉妒。如果说嫉妒是人之常情,那么,它源于比较。嫉妒是一种痛苦,一个好端端的人,竟然不经意与他人比较而失去心理平衡,人性之脆弱,由此可见。
  比才能,比阔绰,比高低,一切可以比较的东西都似乎在进行着比较,,或者是公开的,或者是半公开的,或者是暗地的。东施效颦是一种愚蠢的攀比,她缺少自知之明。不过,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另一种启示:人无论如何匮乏,潜意识总想把对方比下去,以幻想弥补理智的不足,使这种心理得以宣泄。为什么平等待人是一条金科玉律﹖因为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是不平等待遇。人可以接受失败,可以接受贫穷,但几乎不可接受他人的轻视的眼光。所谓比较,从消极意义上说,最担心的是强者的轻蔑。但,平等待人难。难就难在它博大,常人难以企及。既然已经比较出高低贵贱,比较本身已经暗示了它的势利倾向,弱者遭到轻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恃强凌弱是普遍事实,它不一定是赤裸裸的,更多是无形的、微妙的,你可以领会到但又说不出来。盛气凌人必然导致反抗,哪怕是软弱的心理反抗。平等待人作为金科玉律,从反面得到说明,它要求超越比较的结果,不管人们做得到做不到。
  但品德似乎很少进行比较,不是品德的好坏不能进行比较,而是它排除了图虚荣争面子比高低的心态。以自己的品德把别人的品德比下去,是匪夷所思的。德行只能不断修炼,不断培养,不断提升,拿自己的品德来炫耀来比试,本身就没有什么德行而言,既误解了品德,也亵渎了品德。品德是内在的,一个人的品德越高尚,就越不在意外在的虚荣或失落,否则,其品德就值得怀疑。以品德沽名钓誉,是伪君子,品德不容许四处兜售 拿自己的品德和别人比,贬低了自己,从比较的一刹那间,比较者就让自己当众出丑。比较的结果无非是两种:一是得意,一是失意。我们看见过和别人比品德而得意的么﹖品德之所以不可刻意比较,因为于情理不合。
  比较无处不在,比较更多是比虚荣。比较是片面的,比较可以让人丧失自信,也可以让人得意忘形。一个人因片面的比较而失落而紧张而压抑而自卑而一蹶不振,不是太狭隘了么﹖一个穷人没有必要和富人攀比,你也许有让他人羡慕的东西。人的比较优势总是有限的,可以比地位,未必可以比能力,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不是以通过与别人比较为根据的,而是自己选择和认定的。执著于某种标准,即是丧失自我。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各不同,人应该走自己的路,与其比较高低优劣,不如各行其是,各显其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