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易理談靈龜八法之修正-----楊維傑

 张潇匀 2010-08-21

從易理談靈龜八法之修正

楊維傑

提要

靈龜八法是針灸與八卦結合的針法,是以八脉交會穴爲主的一種按時配穴法。靈龜八法之八個穴位(八脉交會穴)兩兩相配,上下配合應用。本應效果極高,但依現傳靈龜八法之開穴方法推算開穴時間應用時,多有不驗,顯然有著錯誤存在,有必要對其方法源頭朔源探討一番,並提出糾正。使其更合於臨床應用。在對靈龜八法之開穴提出修正前,文章第二節先對靈龜八法靈龜八法配穴之淵源與作用作了一番簡單的介紹。

    文章對於卦穴配合之根源與原理,探索其八卦配穴的組合及設穴方法大致如下: ()、從東西四卦兩卦組來看,八卦分爲兩組來相配。可分爲水木火及土金兩組。水木火爲一組:即坎()()(東南)()一組;土金爲一組:即艮(東北)(西南)(西北)(西)一組。()卦位之數合五合十來看。數加减合五合十者吉不合五合十()、從翻卦換爻來看,九星翻卦之順序:一是生氣狼星、二是五鬼廉、三是延年武曲星四是六煞文曲星五是禍害存星六是天醫巨門七是絕命破八是伏位輔弼星。

並介紹了翻卦掌訣數算,極爲簡易好記,

第四節指出現行靈龜八法之配穴及其錯誤,列缺()照海()之組合及後溪()申脉()之組合不論從東西四卦、合五合十、以及翻卦皆不吉。然後在第五節對現行靈龜八法之配穴提出了調整,調整上肢列缺穴及後溪穴卦位,即:列缺改置兌位,後溪改置離位,也就是列缺與後溪位置互換,或調整下肢申脉穴及照海穴卦位,即:申脉改置坤位,照海改置坎位,也就是申脉與照海位置互換,如此合乎天醫及延年之組合。最後指出以調整上肢列缺穴及後溪穴卦位爲佳,即:列缺改置兌位,後溪改置離位,因其合乎五行本位,療效較顯。

正文:

一、概述

靈龜八法是針灸與八卦結合的針法,是以八脉交會穴爲主的一種按時配穴法。是將八脉交會穴的八穴與八卦相配,逐日乾支按時按卦取八穴的一種針灸療法。靈龜八法可以說是在「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序」的天人合一觀點及陰陽、臟腑、經絡「因時制宜」等理論基礎上産生發展起來的。

由於八脈交會穴的配合皆是一上一下(例如公孫配內關、後溪配申脈……),有上下交濟的作用,其調整內臟及整體的功能很強,《針經指南》說:「合而攻之,如會王師,擒微奸,捕細盜,雖有不獲者,寡矣。」上下配合使用發揮牽引交濟之功,療效格外顯著。

但依現傳靈龜八法之開穴方法推算開穴時間應用時,多有不驗,顯然有著一定的盲點及缺陷存在,有可能是在流傳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誤,並以訛傳訛所致。有必要對其方法源頭朔源探討一番,並提出糾正。使其更合於臨床應用。在對靈龜八法之開穴提出修正前,先對靈龜八法作一個簡單的瞭解。

二、靈龜八法配穴之淵源與作用

「靈龜」的意義與來歷很多,相傳大禹治洛時,神龜負文列於背,有數至於九,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而五居中。」(漢書五行志引劉歆語)這就是九宮的數字(見圖一) 八法應用了這些數字結合八穴和日時干支,故名靈龜八法。

靈龜八法之配穴來源於八脉交會穴,八脉交會穴也稱爲交經八穴,這組特定穴首見於宋子華的《流經八穴》,此書已亡佚,其內容被竇漢卿收集在《針經指南》中,(故有人稱之爲“竇氏八穴”,竇漢卿在《針經指南流注八穴序》中云:“交經八穴者,針道之要也”然不知孰氏之所述,但序云:乃少室隱者之所傳也,近代往往用之彌驗。予少時嘗得其本於山人宋子華……“。竇氏從宋子華等人處得到該書,又將這一方法選用於臨床,雖然此書早已亡佚,但憑竇氏所著的《針經指南》將其方法保存了下來。

「靈龜八法」一詞,首見於明代徐鳳的《針灸大全》,該書確定了八脉交會穴的名稱外,還闡明了奇經八脉與八穴的聯繫及八穴間的交通、會合關係,幷記載了靈龜八法與飛騰八法,將八穴與八卦相配,逐日干支歌等大量按時按卦取八穴的內容,擴大了八穴的主治證候。也標志著靈龜八法的正式形成。楊繼洲編著的針灸大成亦收有「靈龜八法」。至於在徐、楊之前究系何人研創發明因資料缺乏則己極難考證。

    “八脉交會穴”即公孫、內關;足臨泣、外關;後溪、申脉;列缺、照海,此八穴是溝通人體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脉、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等的樞紐,這八脉,具有統帥和調整十二經脉氣血的作用,而十二經脉中有八個穴位與八脉相通。如手太陰肺經列缺與任脉相通,手太陽小腸經後溪穴與督脉相通;足太陰脾經公孫與沖脉相通;足少陽膽經臨泣與帶脉相通;足太陽膀胱經申脉穴與陽蹺脉相通,足少陰腎經照海與陰蹺脉相通;手少陽三焦經外關與陽維脉相通;手厥陰心包經內關與陰維脉相通,這些穴位在臨床應用上十分廣泛,掌握了八脉交會穴,能在臨床許多疾病的治療中起執簡馭繁的作用。

由於十二經中只有八個穴與奇經八脉交會,還有四條經如手足陽明(大腸、胃)、手厥陰()、足厥陰()等經絡未能與之交會,那麽這八條經絡是怎樣治到其它幾條經的呢?首先是透過表裏關係,如公孫爲脾經絡穴,能治到胃的病變;列缺爲肺經絡穴,能治到大腸的病變;此外肝膽表裏,足臨泣爲膽經穴位,能治到肝;後溪爲小腸經穴位,能治到心。

    此八穴能治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之疾病,陰經四穴偏治五臟在裏的疾病如心腹脅肋胃胸疾患,陽經四穴偏治六腑及頭面肢體肩背腰腿之疾。《標幽賦》說:「陽蹺陽維並督帶,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陰蹺陰維任沖脉,去心腹脅肋在裏之疑」就是對其治療的一種高度概括。

 

 

、靈龜八法卦穴配合之根源與原理

    考推靈龜八法之八卦配穴方法,應該依據後天八卦洛九宮序位排列,並配合先天八卦河數爲而來。余早年研究陽宅,經常應用翻卦,及東西四卦等看陽宅,對天醫延年等吉卦配卦使用較多。在針灸臨床運用靈龜八法之時,發覺其配穴之理即來源於應用天醫延年等吉卦配卦,與宅命之學之易理有關。個人探索其八卦配穴的組合及設穴方法大致從下列幾點入手:

()、從東西四卦兩卦組來看

    這是較常用的簡單方法,從後天八卦之方位來看,可將八卦分爲兩組來相配。可分爲水木火及土金兩組。水木火爲一組:即坎()()(東南)()一組;土金爲一組:即艮(東北)(西南)(西北)(西)一組。這種方法經常應用於陽宅的鑒定,以年命配宅,如出生年命屬東四命,其門主灶之配合則以坎震巽離位爲佳,即:北、東、東南、南搭配爲佳。如出生年命屬西四命,其門主灶之配合則以艮坤兌位爲佳,即: 東北、西南、西北、西搭配爲佳。不合此種搭配即差。

()卦位之總數合五合十來看

    天卦位之數即是洛書數,也就是把洛書之數依據九四三八二七六一之次序安放於先天八卦之中(見圖)。研究易理者一般皆知卦數加减合五合十者吉不合五合十五皆居正中是數平衡之樞紐,調陰陽盛衰而成和吉利之象。其加减合五或十五,亦皆與東西四宅合,即:()()(東南)()一組,或艮(東北)(西南)(西北)(西)組。一組之內:

      1居於四象者即乾(九四得五)共太陽,離震(三八得五)共少陰,巽(二七得五)共少,艮坤(六一得五)共太,卦皆相减得五,且比和或相生,爲大吉之相,稱之爲「生星」亦名狼木星,此卦有積極性的擴散作用,適於求財求官之安置

2相加减成五或十五者吉。其中合五者有乾九艮六坎七震八(以上陽 卦合得十五)坤一兌四,巺離三(以上陰卦合得五)均隔二而成五與十五,是故皆爲吉配,五居正中是宮平衡之樞紐,調陰陽盛衰使成平衡吉利之象之爲「天星」亦名巨門土星。此卦有安定的建設性的作用,具有安逸性,能强胃,此卦最適於安置治病求醫,醫者自愈之義也。
3
、又據先天八卦兩相對立之卦:()()合十()()合十, ()()合十,艮()()合十,此爲陰陽對立兩相調合之相,且十數爲一完整之太極,亦屬吉利之象,此種組合爲乾()(老母)()(), (中男)(中女),艮(少男)(少女),男女兩兩陰陽相配成十數,有調合之相,且十數爲圓滿完整之之數亦屬大吉大利之象稱之爲「延年星」亦名武曲金星,此卦有組合內聚的作用,得人緣,適於求偶婚配生育及延年益壽。

4、另外同卦相遇如乾遇乾,兌··等,是爲同氣,亦屬吉利之象。具緩和性的擴散作用,但一般只求各方面平安平順而已。稱之爲「輔位星」弼木:通稱伏位星

    至若其他不在東四或西四同組之搭配,其加减皆爲五及十以外之數目。多爲不吉之組合。其中之

5最凶者爲陰陽卦异性卦之間的剋害,:剋艮,離乾金,兌震木,坤土坎水,其間之加减爲二或八。此陰剋陽者是陰陽乖違之象此星有雜亂內聚的作用。稱之爲「命星」亦金星。
   
6其次爲陰陽同性間相之凶:坤土,離火剋兌乾金剋震,艮坎水,其間之加减爲三或七,剋陰,陽剋陽卦是同性爭之象稱之爲「五鬼星」稱做火星。此星有狂暴向上的作用,使頭部過於興奮。
   
7再次地支(即二十四山)之凶位戍土剋坎卦子水,震剋艮 '位酋金剋巽位辰木,離位午火坤位申金,其間之加减爲四或六,這些卦位間之剋害,其卦象顯現的關係就是老()中男()相刑, ()少男()相刑剋,少女()()相刑剋,老母()中女()相刑剋,爲親之間自相刑之象,稱之爲「六煞星」又稱作文曲水星。此星有狂暴向下的作用,使下部過於興奮,反而有不好的桃花等。
   
8又其次爲卦沖剋破害之凶如乾戌沖 ,兌酉,丑害坤申剋震卯,其間之加减爲一或九,這具有小人沖破害之象,此星有腐蝕性的往來作用,易聽小人之言,故曰害星或存土星

    基本上八卦之搭配合,吉凶各占半數,擇其吉者而從之,其不吉者而避之,趨吉避凶,這就是學習易經的最大意義。

()、從翻卦換爻來看

     前述之九星,亦可從翻卦而得,先哲易理推演自然之變化,星卦變觀察氣運之盛衰,悉以翻卦之變觀其吉凶,九星翻卦之順序:一是生氣狼星、二是五鬼廉、三是延年武曲星四是六煞文曲星五是禍害存星六是天醫巨門七是絕命破八是伏位輔弼(翻卦之八九同稱伏位輔弼)。大流年歌簡稱之生五延六禍天絕伏。八卦翻變九星之順序與古伏羲畫卦自下爻而上不同,彼則順宇宙先天之本態,九星翻卦則自上爻而下,此則是順後天變化以爲用,例如乾卦一變得兌爲生氣星,二變得震爲五鬼星,三變得坤延年星得坎六煞星巽爲禍星,六變得艮爲離爲絕命星變還爲輔位星。以乾卦例圖如下:

 

                   生氣 五鬼 延年 六煞 禍害 天醫 絕命 伏位

                                      

                                      

 

其他各卦翻卦之變,亦皆以此順序推而得生氣、五鬼、延年、六煞、禍、天醫、絕命、伏位之次序此一翻卦之次序亦可以下述翻卦掌訣數算,極爲簡易好記。

     乾艮坎震           乾642   5713

     離巽坤兌           7531   6巽24

此一掌訣外四宮(乾震離兌)以外對角爲起點,例如以乾卦爲例,其次序從外對角之兌卦起1生氣,其餘次序按圖解之234567(一下一上最後回至本位),分別爲五鬼()延年()六煞()、禍害(巽)、天醫(艮)、絕命(離)最後回到自己乾爲伏位。此一掌訣內四宮(艮坎巽坤)以內對角爲起點,例如以巽卦爲例,其次序從內對角之坎卦起1生氣,其餘次序按圖解之234567(一上一下最後回至本位),分別爲五鬼()延年()六煞()、禍害(乾)、天醫(離)、絕命(艮)最後回到自己巽爲伏位。其他各卦之翻卦依此類推

 

四、現行靈龜八法之配穴及其錯誤

 靈龜八法之應用主要是將八穴配合洛書九宮八卦序數(九四三八二七六一)爲用其穴位之系根易數卦理推出經脉開時間,掌握該一穴位血流注最旺之時進針,以取得最佳療效,但若兩穴配穴不合吉星之組合,則所得開穴時辰亦必有誤,而影響療效。因此有必要對其加以研究,尋出其錯誤並加以修正以使其能正確應用,發揮最大療效。

洛書列缺穴,四數巽卦配泣穴震卦配外數艮二數坤卦配照海穴數兌卦配後溪穴乾卦一數坎卦配申脉中央五數無卦可配,寄於坤卦配照取二五同屬土位相(見圖)

靈龜八法之八卦穴位共有四組組都是上下肢穴位與奇脉相通而收治效每一組上下穴位之配伍搭配,大致都不出前述幾種吉星配伍之組合,雖星有四座,但用於靈龜八法治上的,則是以「天」與「延年」二星為主因其與治病之係較密(醫及延年之義,皆已在前節詳述)因此被廣為採用另二吉星「生」與「伏位」則一般不納入八法之中。至於其他四座凶星「絕命」「六煞」「五鬼」「害」等,效用不著甚而有副作用,當然不會採用。

    但細考此圖,却有幾處與前述之吉星相配原則不合,因此用之有效有不效(合者有效不合者則不效),這裡根據上一節之幾個原則來看其錯誤何在,然後加以修正,使其更爲符合臨床之用。

1、從東西四卦看:水木火一家,即坎震巽離爲一組。土金一家,即坤兌乾艮爲一組。此圖配對之(1) 外關()臨泣()合乎東四卦相配原則爲吉。(2)內關()公孫()合乎西四卦相配之原則爲吉。(3)列缺()照海()一東一西相配不吉。(4)後溪()申脉()一東一西相配不吉。

2、從合五合十來看:(1) 外關(8)臨泣(2)相加爲十爲吉。(2)內關(6)公孫(9) 相加爲十五爲吉。 (3)列缺(3)照海(1)相加减皆不合五及十爲凶。(4)後溪(4)申脉(7) 相加减皆不合五及十爲凶。

3、從翻卦來看: (1) 外關()臨泣()翻卦爲延年爲吉。(2)內關()公孫()翻卦爲天醫爲吉。(3)列缺()照海() 翻卦爲六煞不吉。(4)後溪()申脉() 翻卦爲五鬼不吉。

從上面三個方面看來,(1) 外關()配臨泣()(2)內關()配公孫()皆爲吉星,沒有問題。但(3)列缺()配照海()(4)後溪()配申脉()皆屬不吉,此一不吉之組合有必要加以調整。

五、對現行靈龜八法之配穴之調整

   由於針灸大成刊述之八脉配卦歌,列缺()配照海()及另一組後溪()配申脉(),一爲五鬼一爲六煞,不合吉星相配原則,必須將其改爲天醫或延年,始合乎配穴原則。更改方法可有幾點:

1、調整上肢列缺穴及後溪穴卦位,即:列缺改置兌位,後溪改置離位,也就是列缺與後溪位置互換,如此則列缺(4)配照海(1) 同為西四卦而且相加爲五,又爲天醫卦,是爲大吉星。另一組後溪(3)配申脉(7) 同為東四卦而且相加爲十,又爲延年卦,也是爲大吉星。

2、調整下肢申脉穴及照海穴卦位,即:申脉改置坤位,照海改置坎位,也就是申脉與照海位置互換,如此則列缺(3)配照海(7) 合乎東四相配而且相加爲十,又爲延年卦,是爲大吉星。另一組後溪(4)配申脉(1) 合乎西四相配而且相加爲五,又爲天醫卦,也是爲大吉星。

    此兩種修改及調整之任一種雖皆可用,但若再加以比較,則似以第一組調整上肢穴位後溪及列缺爲佳。

因調整後之後溪穴(屬小腸火經)居於離位,通於督脉,亦與先天卦之乾位(乾主督脉)相應。列缺(屬肺經屬金)居於兌位,兌屬金,兩者皆在五行本位,更能發揮作用,如此調整似乎更爲合理。

例如病患在丙子日壬辰時來診,日時干之之總合除以九餘數為7(推算法各書皆有,為節省篇幅此處從略),按舊時開穴法應取後溪配申脈,如今則改用列缺配照海,則效果更顯。

六、結語

    靈龜八法因錯用列缺配離卦及後溪配兌卦,相沿流傳,療效不著,以致針灸同道亦不重視,筆者在運用靈龜八法之時,發覺有驗有不驗,經探索其設穴原理與易理之宅命之學有關,係應用天醫延年等吉卦配穴治病。由於研究陽宅易卦,經常應用大流年翻卦歌,及東西四卦宅命歌,遂以其理尋得其錯誤所由來,幷加以修正,根述之幾種論將列缺與後溪之穴位互換,使其合乎天醫延年之組合,更合於臨床之用。靈龜八法之功效遂得以顯現。

    針灸大成所載兌離二卦之穴誤植想必爲當日訛傳之誤,今據易理略加修正。筆者唐突秉筆,尚希高明不吝指正。

參考書目:

針灸經緯:楊維傑著,臺北樂群書局(1975)

針灸經穴學:楊維傑著,臺北樂群書局(1979)

中醫學概論: 楊維傑著,臺北樂群書局(1983)

系統八字學: 楊維傑著,臺北樂群書局(1984)

周易精解:楊維傑著,臺北志遠書局(2002)

董氏竒穴治療學: 楊維傑著,韓國大星醫學社(2004)

針灸寶典:楊維傑著,美國中醫文化中心出版(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