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精神生产要按规律办事

 3gzylon 2010-08-23

当前,文化低俗化现象有所蔓延,已经引起社会的关切,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危害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否请专家分析一下?

本刊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李德顺作答。——编者

上世纪末,在一些文化机制走向市场和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封建迷信沉渣泛起,伪科学疯狂抢滩,消费文化畸形发育,文化创新机制遭受困扰等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一定警觉。十余年后的今天,当文化低俗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切的时候,我们对防止文化沙漠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文化生产、精神生产为什么必须按规律办事?我们先从文化沙漠化的危害谈起。

从西藏远道而来的僧人在首都博物馆进行“坛城”制作演示。

一、文化沙漠化的危害,在于人的精神生命力衰竭和精神生活退化

所谓文化沙漠化,并不是说没有一点文化,而是说只有消费型文化,没有生产型文化。

一般说来,一个社会的文化,其整体结构可大体划分为生产型和消费型两大组成部分。生产型文化就是指原创的、开拓性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而直接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属于大众享用、娱乐型的,因而可以大量复制的产品和服务,则属于消费型文化。一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应当是这两者之间可持续的、良性的互动和循环: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能够成为精神生产的动力;经过原创产生的新成果,经过转化能够供应和提升大众文化生活。两者之间不断地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是保证一个文化体系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基本条件。

而文化沙漠化,则是这种良性循环的中断和隔绝。要么是文化生产和消费双双窒息,如我们“文革”时那样;要么是只有消费领域的繁荣,而精神生产力却萎缩,生产衰落。例如昔日的香港。香港过去被说成“文化沙漠”,那时它的文化表面看起来是颇为繁荣的:学校不少,也办得不错,每年出版的书刊很多,旅游休闲、影视娱乐业等也很发达。但这种文化大都表现于消费层面,而且很多是靠输入、捡现成、仿制出来的,几乎从未产生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原创成果。那种文化“繁荣”,其实机制和风格都很单一,格调也不高。犹如仙人掌成为某地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时,那里就只能被看作是沙漠一样。当然,由于香港仅仅是很小的一个区域,而且与过去它的殖民地境况有关,所以尽管其文化是单纯消费型的,但只要它模仿的对象还在发展,那么它的文化还可以发展,问题就不大。但是,如果在一个很大的区域,其文化全都是复制性的、消费型的文化,而没有生产型的文化,那就会成为一场大灾难。比如整个中国,如果我们的文化是沙漠化的,是二手的、二流的,那么不仅对中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甚至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将是一场大灾难。

文化沙漠化的危害,在于人的精神生命力萎缩和精神生活退化。如果人们的文化生活全都停留于急功近利、满足感性需求的层面,并且总是在原有消费水平上重复和自我复制的话,那么人的精神生命恐怕就衰竭了,社会文明、人的精神面貌就会退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