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童年(一),我家住在城隍庙前街口西边 -

 老人与琴 2010-08-23

                       前言

    童年是每个人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无忧无慮,轻轻松松地度过,而这段人生往往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命运相联。我的童年(1936年-1948年)在浙江兰溪县城度过的,那里曾经居住过我的父毌、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对兰溪的旧城、家乡的饮食、风土人情、战时情景、沦陷日治.....,记忆犹新,歴歴在目,难以忘怀。两年前,我在兰溪新闻网“兰江论坛”原创文学栏目上发表我的博文“我的童年”,受到网友的关注和青睐,并且被版主长河落日(陈新兵)推荐到“风雅兰溪”一书中,通过该书的阅读,有了新的感悟,利用网络的新科技,书写和上传图件方便,能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我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下面,与网友共同分享。


         
              ----------------------------------------------------------------

 

    我在浙江中部兰溪县出生、並度过了整个童年,但我的籍贯是永康县,也就是说我的父毌是永康人。永康在金华府东北,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上世纪初大多青年人都以拜师付学手艺求生,有点手工技术就可以走遍天下,有所谓的“五把刀”手艺,即裁缝的剪刀,篾匠的篾刀,理发的剪刀,泥水匠的匠刀,打铁匠的斧刀。


现在的中山后村的地标---中山后牌坊
中山后村背靠五指岩(产出优质生姜的地方)


五指岩下就是中山后村

    我祖父是唐先镇楼下陈村人,以上门女婿到了中山后村胡家,中山后村就在著名风景区五指岩的山脚下。1892年7月6日生了老大就是我父亲,下面还有两个叔叔。父亲沒有读过书,是个文盲,从小就帮舅舅家放牛;而唐先镇的外婆是我祖毌的妹妹,由中山后村嫁到唐先施家,毌亲是施家的小女儿(1898年6月5日),还受过私塾文化教育,识字会画懂工尺谱,他们之间还是表哥、表妹的近亲关系。一般近亲不宜联姻,怕影响后代的发育;但也有另外说法,近亲联姻有利于各自长寿基因的遗传组合,后代可能会更长寿。不过那个时代“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异常普遍,巴金小说“家”、“春”、“秋”中的觉新与表妹梅芳相好也很自然。

    上世纪二十年代,兰溪就以盛产兰花,商埠发达, 贸易行、采办庄比比皆是,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诸葛后裔集居和文人辈出而闻名,有“小上海”之称,是临县商人、农民工向往的地方。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兰溪城区图

    父亲年轻时就拜兰溪裁缝师傅当学徒,三年学徒出山,自己就可以帮人或开缝纫店。不知从何时开始在西门大街城隍庙前街外西側靠北(见上图红圈),开了一家缝纫店。抗战胜利后改成“陈宝源制服厂”。



    网上有张图,右边大人旁的髙门有点象城隍庙前街囗,我的家就在西边相邻的两层楼房。馬路宽差不多,主街宽6-7米,完全可满足行人和黄包车的来回通行,但路面不象,当时两侧路面是小块方形布滿规则小凹洞的水泥地,街心有1米多长的石板舖盖,就是下水道,有的石板踩上去会晃动,还可以从石板缝瞥见下面的臭水我记得我家隔壁是一家棕绷店,斜对面由左至右分别是老酒店、理髪店、缝纫店、水果店、裱字店及食品店,食品店的包子、果子很好吃,当时西门大街是一条主要商业街,商铺林立。


    两间大小两层楼房门面,楼下接待生意、有几部缝纫机加工衣服,另一边有饭桌供家人、师傅和学徒吃饭,墙上设有神龛,供奉财神,希望它带来好财运。侧门进去是厨房,水缸,下面这张老照片很象我家烧柴火的的灶台。


    拿现在的话来说,农民工进城找工作,就是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但那时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不高,楼梯下是厕所,每天清早要刷马桶,有清洁车来拉,定期挑粪农民进城来挑粪。楼上可以住人,还有一个晒台。沒有自来水,用水要靠挑夫从西门码头兰江十多台阶拾阶挑上来,下图西门的老城门洞里狭窄漆黑一片,就像是条隧道。这个人就是从兰江挑水卖的挑夫,连两隻水桶就是当时的形状,没有盖,水溅出来,水、泥土和路上的垃圾混成一片。感谢摄象者保畄着兰溪老照片的历史痕迹。用户买的水装在水缸里备用,洗衣服还要到兰江去洗,因此兰江不愧为是兰溪人民的母亲河。   


    柴火是要靠卖木柴的农民,那时种植的树木主要用于建筑和燃料,还来不及考虑生态的环境建设。沒有电,晚上用的是煤汽灯和煤油灯,那时美孚石油公司的生意很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