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还是炼狱? - :::私笔:::

 梦若浮尘 2010-08-25

:::私笔:::

我不在书房,就在厨房

教育,还是炼狱?

我和90后小表妹年龄相差近十岁,而我近十年很少在家,所以表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那个哭起来满头青筋暴突、几乎厥过去才罢休的小女孩。意外的是,现在读大一的表妹竟是个话痨,和我这样一个自封“冷场女王”的闷瓜也能滔滔不绝聊上三个小时;当我开玩笑问她有没男朋友时,她迅速答有,都一年了;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谈起她爸爸,我的舅舅,她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拒斥,甚至恨意。

我舅舅,她爸爸,怎么说呢,的确是不太讨人喜欢。年轻的时候,用我们那的话说是“憨拐”,不讲道理、蛮横,连我外公外婆都让他几分。舅舅的“憨拐”,我五、六岁就有印象了,依稀是我们全家和舅舅一起包车到武汉玩,在一家公园门口管理员不让开车进去,我爸正跟人说着话呢,舅舅随手在路边抡起一块砖头,就要上去打爆人家的头,幸好被死命拦住了。

不过在我们那乡下地方,即便是现在,蛮横不讲理也不算什么缺点,相反你要是文质彬彬,倒要被骂没用了(这句话用方言讲极难听,谁听了都会肾上腺素狂飙)。舅舅长得精神,加上有一份工作(当时叫铁饭碗),80年代在我们那旮旯小镇上这样的适婚青年真不多,于是给他说亲事的也很多,舅妈条件不错,学历比他高,读了中专的,在政府机关上班,也是铁饭碗,两个人可以算门当户对。我舅舅以他一贯横冲直撞的个性,先让舅妈怀了孕,然后宣布她太丑了(其实不丑),不想跟她结婚。我外公家向来以镇上的名门望族自居,不结婚本来也是理直气壮的,但我另外一个舅妈看不过去,舌灿莲花地劝解一番后,舅舅居然点头了。

90后小表妹几个月后出生了,舅舅在家听说生了个女孩,都没往医院去,直过了一二十天才拿正眼瞧这母女俩,亲戚里无人不知。

十几年前我们都没听过“家庭暴力”一说,但目睹是家常便饭,其实我们那小地方的男人,哪个不打老婆?但像舅舅这样动不动就打到鼻青脸肿甚至骨折的,应该不多吧!因为夫妻双方都是城镇户口(他们把这玩意看得很重),都有工作,所以不能生第二胎,表妹独苗,虽是女孩,外公外婆都很宠。

90年代末舅舅的单位解散了,铁饭碗终于砸了,他成了年轻力壮的社会闲散人员,精力全放在表妹身上了。用表妹的话说,是每晚陪做作业到十一、二点,错一点点就尺子打手心,白天去学校盯梢,只要看到表妹上课跟同学讲话,也不管讲台上的老师,马上冲进教室训斥一顿。大概下岗之后很失意,家庭暴力的频率更高了,表妹说哪怕是家里的椅子摆放方向不合意,舅舅也可以跳起来揍舅妈一顿的。

舅舅打舅妈,一向不算秘密,因为舅妈身上常常挂彩,可是表妹不说的话,我一点都不知道舅舅也经常打她,因为看起来舅舅很疼她,虽然自己勉强小学毕业,但很重视教育的,常常拉着我讨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说得头头是道。

我刚读大学那会父母给买了台电脑,舅舅听说,马上给不满十岁的表妹也买了一台,对只有舅妈一人挣钱的他们家来说这是笔很大的开支,而且他们都不知道电脑怎么用,总是随手一拔电源就算关机了,但一整个暑假,舅舅督促表妹每天下午坐在电脑前,练习五笔打字。不满十岁的小孩,又没有人教,对着一本教程学五笔打字,学不好就挨打,这就是舅舅的“教育”。

前年表妹高考之前,我回家,舅舅逮住我问:“你说表妹高考时,我要不要去市里陪她呢?”我想都没想就说去陪也可以啊,让她感到你支持她,如果忙,不陪也没什么。

舅舅很坚定地说,我肯定不去陪,我要磨炼她的意志。

我刚想问你都决定了干嘛还问我,马上意识到我舅舅只是要创造机会发表一下他的高瞻远瞩罢了。

我很想对他说,一个心里装满了爱的孩子,肯定比一个从小接受人为磨炼的孩子面对困难时更勇敢无畏,人际交往中也更主动和讨人喜爱。

但是我怎么能指望那个向来信奉“憨拐”的舅舅同意呢?

50后、60后的父母们总是生怕多爱了孩子们一点,生怕失掉了一丁点做父母的权威,他们轻易不笑,不和孩子玩,也不问孩子想些什么,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命令、斥责和嘲讽。

表妹幸运的是她有个好脾气的妈妈来平衡家里的戾气,母女二人无话不说,真正她是舅妈的贴心小棉袄。前几年舅舅在武汉找到份工作,很少回家,母女俩的日子才好过起来。表妹说小时候她最怕的事就是爸爸在家。她现在的小男朋友,舅妈见过几次面,家里的长辈也都知道,惟独舅舅一人蒙在鼓里。我问是不是怕他知道了生气,因为舅舅肯定要说大学生学习第一,谈什么恋爱之类的话!

表妹轻蔑地说,我才不怕他,懒得理他!然后又说,小时候那样对我和妈妈,现在我长大了又想来讨好我,真恶心!

舅舅要是听到这番话,一定跳起来骂表妹不讲良心什么的。这是做父母最容易的事,不管自己怎么对待孩子,总可以要求他/她孝顺、听话,否则就可以不问因由地斥之为“不讲良心”、“天伦丧尽”等等,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噩运都归结到孩子身上,并且认定自己一生都在为孩子牺牲,理应享受被尊敬的成果。

卡夫卡的作品我读得最多的是《致父亲》,第一次读就忍不住落泪,后来又翻了不下十遍,每当身边有人升级做父母,我总不遗余力地推荐这篇书信,我们的孩子当然不会都是天才卡夫卡,这篇书信也不会手把手教我们该做什么,但是它能提醒我们不该做什么。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

Tags: 教育, 父母, 父母皆祸害, 卡夫卡, 致父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