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家讲坛:梦红楼,金陵十二钗(8)

 张云路 2010-08-25

自家讲坛:梦红楼,金陵十二钗(8)

(2010-04-21 20:49:02)
标签:

杂谈

                                 自家讲坛】

梦红楼,金陵十二钗(8)

 

自家讲坛:梦红楼,金陵十二钗(8)
乡野村姑——贾巧姐(中) 

 

   当刘姥姥游完大观园后,凤姐抱着生病的女儿,开始跟她探讨起了女儿的命运。

      凤姐希望刘姥姥给久未取名的女儿起个好名字,一来可以借刘姥姥的寿,二来因为刘家是穷人。旧社会的人都相信穷人起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把名字取得像动物一样,觉得好养活。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到部队,就听说有几个老乡名字里有叫“狗”的(其实,真正用的是“苟”字)。他们说,父母给他们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其用意就是好养活。比如,某某狗,某狗狗的等等。乍一听不顺耳,可仔细一琢磨,还真不错!

      刘姥姥虽然只是个农妇,却生来有些见识。有时表现有点“半仙”的风度,是个怀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当时,她问清了孩子的生日后,决定给她取名为巧姐,说这是个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刘姥姥还向凤姐保证说,这个名字可以使这孩子长大后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都从这“巧”字上来。

  从判词来看(这是后话),巧姐后来的确是遇到了难处。贾府败落,母亲病死“狱神庙”。父亲可能是入狱,也可能是死了。她被“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也许是王仁和贾蓉)卖入青楼,沦为娼妓。巧姐本来就体弱多病娇生惯养,一旦从锦绣丛中跌落尘埃,可想而知肯定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几乎崩溃,哪里还能想办法跟命运抗争呢?基本上已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了。

       可是,可能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刘姥姥。刘姥姥因为以前得到过凤姐和贾府的周济,决定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所以,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力去搭救巧姐,终于替她赎了身。

      赎身后的巧姐无家可归,刘姥姥就收留她,并不嫌弃她的青楼经历,忍辱含垢,把她许配给自己唯一的外孙板儿为妻。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要想搞清在书中出场不多的巧姐,首先要搞清曹老先生写作的真正用意。

      曹老先生写刘姥姥形象的真正用意,并不像小说所声称的那样是因为贾府大小事多,理不出头绪来,所以借她为引线,也不是为了让她进荣府闹出许多笑话来,供太太小姐们取乐,借以使文字生色。

      作者安排这个人物是胸有成竹的。脂批批出:小说在介绍刘姥姥一家时所说“‘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第六回)。

      这就是说,刘姥姥一家在书中后半部中因巧姐为板儿媳妇,真的成了贾家的亲戚,而且是正派亲戚。就现代而言,作为长辈,真正要你做,你做得到吗?这就好比男人有时都觉得烟花女子有情调,可你真要他娶,他能娶吗?十个就有九个不愿意,情愿这样的大多是小说或者电影里的。这就是中国情爱文化!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贾府主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发展为骨肉相残。

      在那时,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如贾芸、小红、茜雪等。而曾被作为贾府上下嘲弄对象的刘姥姥,不但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反过来,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贾府的人。

      要把被卖作妓女的巧姐从火坑里救出来,就不外乎出钱和向人求情,这对刘姥姥来说是不容易的。

      接着,招烟花女子为媳妇(此外巧姐也别无出路),则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的巨大压力。在脂批看来:“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其实,这正是在考验关头表现出一个农村劳动妇女的思想品质,大大高出于表面上维护着虚伪的封建道德的上层统治阶级的地方。

      让我们再回到从前:贾府丑事败露后,王熙凤获罪,自身难保,女儿贾巧姐为狠舅奸兄欺骗出卖,流落在烟花巷。贾琏夫妻、父女,“家亡人散各奔腾”。后来,巧姐幸遇恩人刘姥姥救助,使她死里逃生。这些佚稿中的情节,前面“判词”注中已有提及。那么,这样描写巧姐的命运,在小说之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没有呢?

  贾巧姐从一个出身于公侯之门的千金,变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里“纺绩”的劳动妇女,就象秦氏出殡途中宝玉所见的那个二丫头那样。与前半部十二钗所过的那种吟风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于是,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所说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证验。

      我觉得,曹雪芹思想的深度是一般封建时代的小说家所难以企及的。脂批的思想与之就有很大的差距,他说:“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靖藏本第四十二回批)看来,他对这样的“成祥”“化吉”还有保留,所以仍不免“哀哉伤哉”。

      续书者高鹏就更不用说了,在他看来女子失节不如一死,既沦为烟花女,便无“余庆”可言,招巧姐而使她成为靠“两亩薄田度日”的卑贱的农妇,刘氏也算不得“恩人”。

      曹大师为什么把名不见经传的巧姐列入十二金钗呢?在我看来,她既没有十二金钗其它女子的所表现的德才,又没有出众的美貌(书中所叙简直就是简单几笔的陪衬地位)。可是,曹大师写她究竟用意如在?请待下篇《乡野村姑——贾巧姐(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