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鹤楼》成了(组图)-

 燕金发 2010-08-26

《黄鹤楼》成了(组图)

 
 
  近日,艺术家马良获世界黑白摄影大奖,其作品通过恶搞三国和唐诗表达对传统文化断裂和失落的忧思

 

  11月19日,在英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黑白摄影大赛上,马良凭借其摄影作品《草船借箭——No.2》,获得了年度摄影大奖艺术类第一名,同时,他还捧回了年度摄影师大奖——杰出成就奖。这是中国摄影师首次获得该项奖项。

推荐阅读
   在马良从事艺术摄影短短的四五年中,其独树一帜的作品经由网络走红世界——仅在今年一年中,他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个展就多达8个。在结束了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之后,7日,《镜园——马良摄影作品展》将赴香港展出。近日,本报记者对马良进行了独家专访。

  我们接触的都是

  传统文化“二手货”

  当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起,从2005年的《草船借箭》系列到2007年的《二手唐诗》系列,再到今年的《西游记》系列,马良用摄影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断裂和失落的忧思。可是,图片呈现给观众的,却是荒诞不经的画面。

  在《草船借箭》系列里,三国时诸葛亮智取曹操数十万支箭的故事被异化了。画面上,在中国式园林中,透明的塑料膜裹着看不清面孔的人体,他或站、或跪、或躺,身上插满利箭,活像一具具不流血的尸体。

  马良说:“我们这代人注定了徒有祖先留下的一些文化尸体而已,哪里还留得住生命力。要寻找回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干脆死个干净,不避讳死亡,别为这些死灵魂上妆美容,干脆就用这些尸体当靶子,来个万箭穿心,至少那些让你感同身受的疼痛,是真实的存在。”

  在《二手唐诗》系列里,马良用布景搭建出搞怪式的唐诗场景,然后再拍成图片。比如,李商隐的《锦瑟》,画面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坐在花丛中,手里拿着一个骷髅头;崔颢的《黄鹤楼》,画面中,黄鹤化身一只扒光了毛的公鸡,身上铁链紧锁,还开出了一朵莲花;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画面中,满园桃花灿烂,大门的墙上却赫然是一对女性的乳房!马良笑称:“其实,我是在贩卖二手货。传统文化已经断裂,我们接触到的也不是原汁原味的,只是一个二手货。中国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比如,奥运会开幕式中的2008个缶,我们只知道它是一个乐器,但现在它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既然现在国外对中国神秘主义的东西很感兴趣,既然我们无法呈现原汁原味的,那么,干脆自己做一个给他们看。它看起来像东方的,其实是西方的。”

  我是草台班子摄影师

  对话马良:

  我是草台班子摄影师

  运用布景师特长

  广州日报:我看到您早期的一些作品,都是安排人物在导演。这是不是跟您以前曾是广告电影的导演有关?

  马良:这需要说一说我的经历。我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直接进了广告公司工作。当时,很想做导演,因为没有经验和资历,只能做美术指导,其实说白了就是负责搭建舞台布景的布景师。做布景师很多年后,后来才有人请我去做广告导演。在我早期的摄影作品中,我更多的是发挥我作为导演调度演员这一经验。到这两年,特别是《二手唐诗》系列和《西游记》系列,我开始运用我布景师的特长。

  广州日报:这些布景应该花费不菲吧?搭建时也特别费力吧?

  马良:我的工作室里只有一个台子,拍《二手唐诗》系列时,搭一个拍一个,拍完就毁掉了,那个心痛啊!这次拍摄《西游记》时我干脆就只搭建了一个布景,把它弄得特复杂,拍完后实在不想毁掉,拿来展出没想到效果很好,我决定以后会将布景作为装置展出。的确,搭建布景装置很不容易,经常要摆弄很多次。至于花费,《西游记》装置大约花了两三万元吧。

  广州日报:您觉得好的摄影应该是怎样的?

  马良:我觉得传统摄影最重要的应该还是捕捉光影瞬间吧,不过,我干不了啊,我只会现在这种。我是一个草台班子摄影师,没有加入过任何摄影家协会。突然有一天,没有经过任何人同意,我就站了出来,宣称自己是艺术家。

  “网络让我走红世界”

  广州日报:能不能说说获奖的《草船借箭》的拍摄情况?

  马良:本来,拍摄这组作品时,模特最好是裸体。因为是冬天,又是在公共场合,所以模特穿了一套紧身的肉色内衣。套在模特身上的塑料袋其实就是“裹尸袋”,象征着死亡。塑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象征物,可以大量复制,崭新但却是没有生命感的东西。

  广州日报:您的作品是如何被介绍到国外的呢?

  马良:通过网络。当时,画廊啊,美术馆啊,策展人啊,我统统不认识。我拍了照片就放到自己的摄影网站上。艺术的语言是互通的,他们看到我的作品,发现中国有这么一个搞摄影的,很有意思,于是就开始联系我,或者介绍我的作品。

  摄影界的

  “几米”

  马良,曾经是中国片酬最高的广告片导演,以华丽荒诞的超现实摄影而出名,被誉为摄影界的“几米”。2005年和2006年曾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美国旧金山国际摄影艺术博览会,2006年还才家了法国南特DIAPORAMA摄影节今年的个展则包括:

  2月,泰国/曼谷 个展“玻璃珠子”

  4月,西班牙/马德里摄影节 个展“maleonn”

  4月,比利时/布鲁塞尔 个展“maleonn-fabulist”

  4月,北京爱普生艺廊 个展“马·戏”

  5月,美国/芝加哥 个展“棉花糖上的日子”

  10月,意大利/罗马 个展“Endless dreamers”

  10月,美国/纽约 个展“M”及上海个展

  在《西游记》系列里,马良在《二手唐诗》系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重组出《西游记》的场景,整个装置几乎与《西游记》无关,西式的元素反而更多。仙鹤带上了西式的钢盔,马良趴在石头后面偷窥;山坡上搭建着一些山寨版的亭台楼阁,山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古老的神话书籍;花果山的上方,是象征阳光的450只灯泡;中式的对联只是两条暗红色的纸张,上面书写着两句英文和对应英文发音的奇怪中文:Idon"tknow answer……爱懂农得盎色……

  都市的发展越来越快,拆迁的速度同样越来越快。城市里的居民,想要找寻小时候的记忆,常常发现家园早已不再存在。《邮差》这组摄影作品正式反映了家园消失的困惑和迷茫:穿着上世纪80年代制服的邮差,穿过时空送来一封信,结果发现根本找不到送信地址。他站在城市拆迁工地的废墟之上,肩上扛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茫然、迷惑、不知所措。

  马良告诉记者,照片拍摄的地点是他儿时生活和玩耍的地方——上海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吴江路。今年的某一天,他带着一个老外朋友故地重游,正好碰见吴江路拆迁正在进行中。儿时的玩伴早已天各一方,无处寻觅,甚至连记忆中的场景现在也灰飞烟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