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老照片和灯光告诉你山城重庆之变迁

 海逸2008 2010-08-26



   前言: 这是一篇为了留住记忆的博文。收集资料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很多超过30年的珍贵图片,这让人惊喜。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拉长了时间跨度。黑白胶片的年代里,我们的记忆很少有色彩。因此,在涉及过去的照片中,本人不再奢求用夜景来表达,只是尽可能选择相同的角度进行对比。而今天,变幻多彩的灯光已能表达城市的情感和风貌,因此,今日重庆,我全部采用夜景来描述。三十年后,如果你我有幸重新看到这些图片,那又是怎样的心情?!今日之光之景,注定会成为我们明日的记忆。
一、城市印象
    这是一组让人感动的老照片,它在同一个角度记录了重庆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的城市变迁。照片从模糊到清晰,从泛黄到溢彩流光,其记录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史,也包含了近四代人的记忆。从西南一城到战时陪都、从文革时的武斗中心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重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计划列市到最年轻的直辖市、新经济特区,重庆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
 

0-0:1920年代之山城重庆。此时之重庆,尽管偏居西南一隅,却也有了中外银行,电话所等近代工业基础。

1-1956年之山城重庆,从照片上看得出当时的长江是多么的宽广

 

2-1975年之山城重庆,时值文革末期,三线建设时的大批兵工厂为这个城市的武斗提供了足够的武器。经过20年之建设,楼房比1956年多了很多。

 

3-1982年之山城重庆。和1975年相比,除了多座桥,其他没什么变化,这也证实了老一辈的观点:10年浩劫,经济没有取得进展。

4-1985年之山城重庆,仍然是朝天门码头。尽管改革开放已经7年,可太平洋的海风离这里依然遥远。那个时候,这个城市里很多人把深圳念做“深川”,东莞叫做“东完”。

5-1989年之重庆。南岸和市中区开始有了高楼,从江心珊瑚坝之面积可以判断出是夏天拍摄。

6-1999年之重庆朝天门码头。年轻的直辖市已经诞生2年,朝天门码头的“泰坦尼克”造型初步成型,准备远航。

7-2008:蓝天下壮观的今日重庆。从图零到图七,几张照片,沧海桑田,这个城市足足走了近一个世纪。

二、 夜景对比
   在中国的城市中,我一直认为,如果城市有性别,那重庆一定是男性,重庆的雄性特质,让它绝不同于苏杭之婉约灵秀。重庆之美,在乎其阳刚,在乎其雄伟、磅礴与大气。这固然得益于其起伏有致,立体感强的地形。所以,本人反对以山水城市来形容这个城市,因为这样的描述过于平庸。即使在灯光仅作为照明而非景观的年代,万家灯火错落、银霞明灭、两江粼粼的波光美景,依然令所有莅临这个城市的人陶醉。
  山城的夜,一度也是中国的城市名片之一,这从中学地理课本首封上可以看出。下列的夜景系列图片,仍然是不同时间的同一地点。

8-1957年重庆嘉陵江两岸的夜景。看到这张珍贵的照片,我想到了郭沫若那首著名的诗《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8-60年代的重庆夜景。那还是个没有彩色照片的年代,所谓彩照,基本都是黑白照的基础上用颜料“PS”的结果。从倒影的长短可以判断出江水非常清澈。

9-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薄雾下的重庆夜景。重庆、伦敦、柏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雾都。这个名称近年很少听到有人说了。随同“雾都”这个名词逐步消失的,还有“火炉”这个别称。

10-90年代的重庆港之夜。江北开始繁华。此图曾入选中学教科书。

11-1997重庆直辖之夜。

11-今日重庆

三、 那些我们不能忘却的老照片之今日景象

重庆地标之一:解放碑。
解放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十分坚固。碑高27.5米,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0-B:抗战前修建解放碑之原址。

12-上个世纪40年代之解放碑

13-1981年的解放碑

14-80年代中期的解放碑夜景

15-90年代中期之解放碑。

 

17-今日解放碑之夜

重庆地标之二:重庆人民大礼堂

1987年,一部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和伦敦大学著名专家教授共同主编增订出版的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一书,首次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国内著名建筑共43项,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排列第二位。大礼堂19516月动工,采用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办法,配以柱廊式的双翼,并以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这类建筑华丽、庄严,虽不完全实用,但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慑力,是建筑结构中最高等级的代表,是继北京和沈阳故宫后的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大礼堂最初建设时曾命名为西南军政大会堂,建成后即正式命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改名重庆人民大礼堂至今。它是由毕业于南京大学工程系的张家德先生设计的。

18-1953年建设中的重庆大礼堂

19-1956年建设完工后的重庆大礼堂

20-60年代之重庆人民大礼堂

21-今日之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地标之三:沙坪坝
  老一辈人对沙坪坝的记忆始于《红岩》,渣滓洞、白公馆、江姐、小萝卜头。。。。,而我们这一代人则始于琼瑶的《几度夕阳红》。沙坪坝从抗战时候起就奠定了其在重庆的文化地位。

22-80年代沙坪坝转盘

22-B:80年代末沙坪坝中心南开步行街原址,即下图的三峡广场所在地。

23-今日沙坪坝之三峡广场

重庆地标四: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重庆江北,当年处于城市北部与郊区交界的地方,如今已发展成城市几大商圈之一。

27-B:70年代末之观音桥转盘

24-80年代的观音桥华新街

25-今日观音桥之北城天街

26-观音桥步行街之全球最大的三面翻广告牌,总面积达5700平米。

27-今日观音桥之城市街景

重庆地标之五:南坪转盘。 南坪是重庆南岸区政府所在地,80年代的重庆经济开发区即设于此地,改革开放之初西南的五省六方经济协作主办城市就在当时并非省会的重庆。

28-80年代中期的重庆南坪转盘。正在修建的大楼好像是西南计算机工业大厦。

29-今日之南坪

30-80年代的李子坝公路

31-今日沙滨路

四、 重庆的桥
把重庆比喻成桥都,并不为过。据统计,重庆江面上的桥比长江中下游所有城市江上的桥梁总和还多,久而久之,这个城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踩桥。

32-重庆渝奥大桥

33-菜园坝大桥。菜园坝大桥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下层则为轻轨。

34-鹅公岩大桥

35-黄花园大桥

36-重庆的桥

五:今日重庆风貌

据统计,从改革开放以来,重庆消失的地名已达900多个,有些地名已经演变成了新的楼盘名称,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应该高兴还是担忧。

37-朝天门的灯光

38-半岛风光

39-重庆会展中心

40-洪崖洞 俺最喜欢的灯光山水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1-商业中心

42-古镇磁器口

43-重庆滨江路

44-重庆轻轨。比深圳的地铁造价更便宜,舒适度和观光性能更好。

45-南山一棵树观光台。

46-重庆会馆

47-香榭丽。好像是1902年之法国水兵营。

48-中国三峡博物馆

六、结尾

今日重庆之实景模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