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资情调 好友记忆—— 流浪厦门之南华路

 昵称2945036 2010-08-26

小资情调 好友记忆—— 流浪厦门之南华路

     
在南华路,你自然看不到后面青翠的山峦、看不到近旁熙熙攘攘的南普陀与厦大校园、看不到咫尺之遥的沙滩以及无边的大海……在南华路,你只是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屋顶与绿色,你只是能看到一间间或掩映或躲藏起来的咖啡屋。轻轻散开的咖啡香气似乎在印证着我们对大隐隐于市的无限向往,漫天的绿色与娇艳的鲜花则具象起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意境。
  

缓慢的脚步似乎只为咖啡而来,短短的南华路隐藏着这般多的咖啡馆。似乎只有咖啡可以契合这里的宁静与从容。也只有咖啡所旋起的漩涡能够在这样的小路里慢慢弥散。
 
小白与厦门
 
 
 
 

南华路:化不开的小资情调

厦门网  


    这里毗邻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南普陀、华侨博物馆,这里借着红墙别墅的身体,漫画出租、咖啡馆、小旅店……在悠长悠长的巷子里各自妖娆着。淡淡的商业背后,更多的是浓得化不开的小资情调和文化气息。
    乘公车到理工学院站下车,斑马线对面的高墙向右一路延伸出南华路的红墙,随处可见与咖啡有关的宣传招贴,比起路口的指示牌更为夺目。

    咖啡为媒
    路口位于半山腰上的“雅舍”是南华路上年代最长的咖啡馆。外墙上“中国共产党万岁”几个鲜红的大字是某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也成了“雅舍”的“红字招牌”,据说每年人们都会为这些字上一遍漆。雅舍的主人将大堂布置成家的模样,楼上的厢房也同样充满居家的味道。在它的左右手边分别是为漫画迷们提供各种漫画阅读服务的“漫画王”和同样以咖啡为卖点的“朗地”。朗地的小小院落里安置着桌椅,着实让人有在藤花、绿树之下喝上一杯咖啡,享受田园悠闲的欲望。再加上“朗地”“对门”被主人装点成蓝色天堂的“TNT漩涡”,南华路的路口被咖啡馆簇拥着,似乎走近就能闻见咖啡豆的醇香。
    家庭式的温馨,田园式的悠闲,抑或是现代式的浪漫,咖啡馆虽在风格上各具风骚,却又带着些共同的特色,那就是——电影、音乐和书籍。比如“漫画王”的缤纷“图”书,比如“雅舍”满架子的“小众电影”……从路口开始,南华路便紧紧地握住了文艺。

    文艺情浓
    据说,在100多年前,南华路所在区域曾是一个许姓望族的天下,之后逐渐势微。而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华侨竞相汇款回厦的地产投资热则让现在的南华路仍留存的华侨新村老别墅的影子。
    而说起它与文艺的结缘,或许要追溯到南华路上最早的咖啡馆“黑糖”。那是一家多年来坚持评选“文学奖”的咖啡馆,因为是台湾人所开,这里的音乐沙龙有了陈升的常客。虽然现在“黑糖”已从南华路迁居“对岸”,由它开始的文艺却从未间断。     
    随意走进在南华路别墅内的的“馆”或“吧”,你经常会看到各类艺术展览、音乐沙龙的宣传册子。这里是设计师、摄影家、独立音乐经常出没的地方,而它所具有的西方自由精神和独特的东方韵味也吸引了外籍人士光顾。
    沿水泥道继续前行,你会发现一块立着的小黑板,上面常贴有手绘的宣传单,内容往往是一个音乐沙龙或者小范围摄影展。在拐角处“bar”的指示牌指引下,路过的三两背包客正在国际青年旅舍内畅快地谈天说地。旅舍旁的的“13号”和“鲁瓦克”是外国友人经常出没聚会的场所。
    中式的、西式的、古典的、现代的,弥散的文化情调让这条路上的氛围愈发闲雅却醇厚。
    后记:从中山公园到鼓浪屿,从南华路到曾厝垵,从原来新华路到现在的体育路……在鹭岛人的心里抹不掉的是那股浓浓的文化情结。从本期起,“行走的城市”将带读者们一起逛逛厦门那些颇具文化气息的大街小巷。

    新闻链接:
    听文化讲故事
    一段茶艺表演、一只白瓷、一个木偶……兜售的不仅仅是商品。虎年春节前,鹭岛天地将有部分店家陆续开业。其运营商厦门振颖商业公司董事长廖福龙说:“在这里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不同的业态来讲述文化的故事,并能用说故事的形式来促进商业的发展。”
    在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四馆的包围下,“十字街”上汇集了画室、茶馆、书店、咖啡厅、创意馆、民间戏曲商品馆……这些“商品”讲述了厦门作为“茶港”浓厚的文化、闽南独特的民俗,以及现代艺术中的精彩故事。廖福龙这描绘“鹭岛天地”将呈现出的景象,他希望在带给人购物、消费的乐趣之外还能让人体会到历史和文化的味道,这正是“文化商业街”所附有的特殊价值。
    廖福龙介绍说,目前“鹭岛天地”的招商还在火热进行中,这段“十字街”南北向长330米,东西向长200米,总商业面积约4000平方米,“鹭岛天地”将形成十字商业街、休闲露天餐饮、文化产业、国际品牌电影院形成的文化市场集中地。
    在他眼里,厦门可以发展成为“商业文化中心”处所其实还有公园西路、鼓浪屿老别墅等。而“鹭岛天地”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四馆独特硬件功能为基础,在营造闽台文化交流圈的同时,可与休闲娱乐、创意时尚相结合,形成以“文化”为特色的新兴商业街。




这种被称之为
小资的缓慢生活顽强地在这个快速而无奈的都市里存在着。每每让我们在对繁华的都市厌倦之时,有个梦想与逃避的所在。
不知道这些老房子与咖啡馆的主人是谁,但总免不了是些自由散漫之人吧。或厌世或隐世。每日只是将梦想种植进土壤里,将生活泡入咖啡里。开花、结果、研磨、冲泡,循环往复,经年不息。
而隐藏于绿色植物与红色砖墙之间的条条巷道,则成了这条小路上最熟悉最寻常的景致。


阳光穿透班驳的树叶落在地上,身影与树影都模糊起来。拐个弯便是喧闹异常的南普陀,这里全安静得听得鸟鸣与落叶的声音。或许应该在这里等候一次日落黄昏,等待从这里经过的一只只小生灵。猫儿们与植物或许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我们无非只是过客。
来时恰时是古时的
花朝节。从今日始,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今日是百花的生日罢,怨不得我没能看到万千锦绣的盛开繁茂,有的只是含苞欲放的冷静与从容。

或许我当几个月之后再来,也许能够看到枇杷的渐渐饱满,看到开满院墙的鞭炮花,看到金黄漫天的芒果,看到小巷里的桂花在月影下暗香浮动,看到蓝色天空下盛开的紫色的三角梅
……直看到荼縻花谢。



小白
于厦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