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OL EDIT 应用基础(转)

 冰雪玉寒 2010-08-28

一、一览有余

1.1cool edit 简介

录音软件可以以单轨录音和多轨录音为分界线。 单轨录音 ,顾名思义就是指同时只能进行一个声部(音轨)的录制,要想进行多声部录制只能分别多次进行。而 多轨录音 则可以同时对几个声部进行录制,并能对音乐和人声进行合成处理。单轨录音虽然对多声部录制会比多轨录音带来更多的不便,但在编辑、修改单独的一个音频文件时却显得十分简单,其编辑功能也普遍比多轨录音软件强大许多。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应该在录音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录音方法。


当然目前很多软件都能同时进行单轨和多轨录音,然而在单轨录音软件中, Sound Forge 以强悍的功能和完善的技术驰名。而在多轨录音软件中, Cool Edit 的人气最佳,它的优势在于集合了单轨录音和多轨录音两种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一个按钮就可以进行单轨和多轨模式的切换,并且在两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虽然在录音质量,运行环境,操作难易等方面并不突出,但是它的全面性赢得了巨多的用户。它能在多媒体制作、人声录制、视频配乐、后期合成等各种音乐环境下都发挥出良好的状态的,当之无愧的获得用户的青睐。   


总之,使用 Cool Edit 是与广播台的专业化水平相适应的。 Cool Edit 自出现以来经历了一些版本,目前见到最新的是 Cool Edit pro2.1 ,就是广播台目前用的版本哈。虽然不同版本之间差别不是非常巨大,但是专业版和非专业版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建议大家从办公室的电脑上拷贝安装程序,版本一样,这样才易于交流。


以 Cool Edit pro2.1 为例向大家介绍该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1.2Cool Edit pro2.1 安装

首先要明确安装的步骤: 1 安装 Cool Edit pro2.1 英文版 2 注册 3 汉化 4 安装插件。看起来似乎比普通软件麻烦些,所以要一步一步来,不然以后会更麻烦。

1 运行 cepsetup ; 2 运行“注册机”文件夹中的 cep2reg ,注意在该文件夹中的“使用说明”文档中有 序列号 ,运行 cep2reg 前要复制一下,运行中要用到的; 3 运行 cooleditpro2.0_hh , 进行汉化; 4 解压三个压缩包,安装 插件 ,插件要装到你自己在 Cool Edit pro2.1 文件夹新建的 DX 文件夹中。具体操作步骤在 “ COOL 的教材”中也有介绍的。


当然插件可以不装,只是插件的一些功能是经常用的。安装完插件,你的 Cool Edit pro2.1 就和广播台所使用的一模一样了。需要指出的是, Cool Edit pro2.1 作的汉化并不完美,有一些功能汉化版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大家熟悉了汉化版以后可以试一试英文版。


二、四分五裂

2.1Cool Edit pro2.1 界面介绍



上面这个界面就是 Cool Edit pro2.1 的开始界面了。首先最上面是 菜单栏 ,再下面一行是 工具栏 ,左边的窗口是 资源管理框 ,右边的窗口就是 编辑窗 。再下面从左到右是 走带按钮 缩放按钮 当前时间窗 选取查看窗 。最下面是 电平表 状态栏


在默认状态下,这些界面的组成部分都是出现的。当然也可以自己设置:菜单栏查看中前面有划勾选中的即是显示的。

2.2 详细布局

工具栏 由很多的按钮,看起来比较繁琐。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按钮是一组一组的。实际上,每一组都代表菜单栏中一项的快捷键。工具栏从左到右,第一个宽大的键是多轨和单轨转换,相应菜单栏“查看”中的第一项。这个键右边的第一组共 5 个键代表菜单栏“文件”中的相关操作。第二组共 11 个键代表菜单栏“编辑”中的相关操作。第三组共 5 个键比较特殊,前两个键对应查看中的光谱波形的转换和音频属性的查看,后面三个键则是用来对立体声的音频文件进行单声道编辑进行选择的。第四组共 9 个键对应菜单“查看”中的相关操作。第五组共三个键对应菜单“帮助”中的相关操作。


资源管理窗 中的按钮不太多,并且大多都是对菜单栏中某一项的快捷方式。首先最上面是“ 文件 ”“ 效果 ”“ 偏好 ”三个标签,其内容同菜单栏中的相应三个菜单基本相同。下面十六个快捷方式,其中第五个“高级选项”可以控制资源管理窗下部“ 显示文件类型 ”和“ 种类 ”的显示。再下面的窗口会显示你打开的文件。最后是“显示文件类型”和“种类”。你可以看到“ 自动播放 ”和“ 完整路径 ”两个键。按下“自动播放”,你所单击的文件就会播放。按下“完整路径”,所有打开的文件就会显示完整路径。


走带按钮 和普通播放器中的控制键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多了一个循环播放(右上角)和一个录音(右下角)。


缩放按钮 缩放的是音频文件的波形,这 8 个键可以做到将波形水平放大,水平缩小,垂直放大,垂直缩小,右对齐放大,左对齐放大以及还原到完整波形等。之所以有这种功能是因为当你打开一个音频文件时,整个文件的波形都显示在编辑窗中,但我们编辑的时候总要对细节的波形进行操作,所以放大以后就看的清楚啦。


当前时间窗 可以显示你所选定的位置。


选去查看窗 可以帮助你精确的选择位置,并可以显示关于音频文件的长度等的信息。


电平表 示用来显示声音强度的,非常形象。


状态栏 会显示一些属性信息。


肢解后的 Cool Edit pro2.1 是否清楚了很多呢?笔者需要提醒的是,玩软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受具体软件类型的限制能够自行摸索出方法。软件不同,但是文件、编辑、帮助、窗口等的功能和操作都是一样的。另外,一个软件的优劣程度不仅要看功能是否专业全面,而且要看是否方便用户使用。在工具栏等处的功能设置 Cool Edit pro2.1 表现不错,一目了然又不显累赘。大家慢慢就感觉出方便了哈。



[ 本帖最后由 鳳凰若然 于 2007-9-1 19:19 编辑 ]

 

三、小试牛刀 3.1 准备工作

现在大家开始 以练代学 啦。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做出一个有一段录音和一段音乐拼起来的音频文件。这段音乐来自花儿乐队的 嘻刷刷 中的开始的 18 秒。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你的电脑连接了健全的 音箱(耳机)和麦克 。大家自己录音不一定非要很讲究,有一个带小麦克的耳机就可以了。不过用音箱听的话效果更有现场感,广播台用的麦克也是很专业的,录制效果当然要好啦。如果大家想在自己的电脑上用广播台用的那种麦克,你必须买一个大转小的 转换器 (这种东西很好买哈,也不贵)。

接下来一定要调整麦克的音量。由于平时大家不录音,麦克音量设置可能很小,这样无论你怎样吼,也是录不好的。

调整麦克音量可以在菜单栏“选项”中的“ 录制调音台 ”中选中麦克风,然后调节音量。大家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 windows 内置的录音音量控制, windows 还有一个音量控制(图中列出供大家比较,注意最下面一个是“选择”另一个是“静音”噢,这两个控制大家可以在在 windows “调整音频属性”中找),必要时大家也要调节一下。大家还可以在“录音控制”的选项的属性中选择需要显示的音量设置。

Cool Edit pro2.1 可以实现从多种来源录音,包括麦克、 CD 唱机等等,当然要有相应的设备哈。如果大家用得着,那么就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录音控制了。如果你选中录音控制中 stereo mix 后,就可以通过电脑中的另一个播放器实现 内录 ,这一点以后有用。

还要注意的是,音量的调整要靠感觉和尝试,音量太小不行,音量太大就有可能录成方波。所谓方波就是分辨不出高低的噪音啦。

3.2 新建文件

开始录音要新建一个文件。单击工具栏中的“ 新建波形 ”(左数第二个,在文件菜单中也能找到,以后类似的我就不说了),选择采样率 44100 立体声 16 位 采样精度。这三个参数关系到音频的质量和音频之间的相容性,为了以后编辑方便,一般采用 Cool Edit pro2.1 默认的参数。点击确定。

点击走带按钮中的“ 录音 ”,可以看到编辑窗中的一条直线从左向右移动,直线上下分别有一个黄色三角形跟随移动,当前时间窗中时间在变化。这时可以开始录音了。可以看到随着你的声音强弱而显示的不同波幅的波形。录完后单击“录音”就可以了。

3.3 降噪处理

录音时,即使你不出声,也会有很多细微的噪音,可以从波形中看出来,所以降噪非常必要。降噪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做的好有利于下面进一步美化你的声音,做不好就会导致声音失真,彻底破坏原声。降噪的步骤大概就是选择一段噪音降噪至静音,保存噪音采样,这样电脑就会记住你所需要的降噪的程度,然后对整个音频文件进行降噪。

用鼠标拖动,选择一段噪音使其高亮显示。点击右键,选择“ 复制为新的 ”。这样就会有一个新的文件出现在资源管理窗中。

打开“ 效果 -- 噪声消除 -- 降噪器 ”进行噪声 采样 。点击保存采样,存在合适的位置。确定即可。你会发现你所做的噪音采样已经变成一条直线的静音。这时就可以关闭刚才复制的这个文件“无标题( 2 )”,并且不需要保存(因为我们要的只是刚才已经保存的采样)。回到你刚才录制的“无标题”文件,打开“效果 -- 噪声消除 -- 降噪器”,点击“ 加载采样 ”,选择你刚才保存的噪音采样,确定即可。当然你还可以先预览,防止声音失真。降噪一遍如果不行,还可以多次降噪。

噪音大小主要和录音环境有关系,所以在新的环境录音最好进行上面的操作。当然, Cool Edit pro2.1 可以用默认的参数进行降噪,广播台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效率,也经常用默认参数进行降噪哈。

3.4 编辑基本操作

单击工具栏“打开”,“ 文件类型 ”中默认为“ 所有文件 ”,选择文件“嘻刷刷 .mp 3 ” 。在这里 Cool Edit pro2.1 提供了播放功能,并可以显示文件的属性。“文件类型”也比较全面,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不同文件之间的转换只要双击资源管理窗中的文件名即可。编辑栏中的波形是在资源管理窗中选中的文件。

为了复制的方便和准确,可以通过缩放按钮将波形放大,其实滚轮也能做到这一点。播放音乐找出你要复制的一段,选中使其高亮显示,右键复制。转换到刚才录制的文件“无标题”,在波形尾部右键粘贴。

整个波形中有一些空白的静音,可以根据需要,选中使其高亮显示后 Del 删除。最后不要忘记了保存。单击工具栏“ 保存 ”,选择适合的音乐格式。其中 mp3 、 wma 、 wav 是大家常见的音乐格式。 mp3 和 wma 能够用较小的空间压缩品质较高的音乐,而 wav 是 CD 音质,当然听起来最爽,可是占用空间巨大。在广播台录音经常处理和保存的都是 mp3 文件。关于 mp3 ,位速是一个影响大小和质量的参数。广播台录制的文件统一要求是 128Kpbs 。可以通过“选项”选择 mp3 的位速和采样率。文件名“ 网技万岁 ”,保存即可。

你肯定可以看出来 Cool Edit pro2.1 新建、剪切、复制、粘贴、删除和保存等都很简单方便,因为它把抽象的声音用直观可视的波形表示出来。与其他软件的不同之处只是在格式方面稍稍讲究罢了。

在编辑菜单中还有撤销、重复操作、粘贴为新的、复制为新的等功能,因为很简单,我就不说了。还有一些精确定位的工具,比较简单,大家如果用得着就自己试试吧。

对于静音的删除,可以用编辑菜单中的“ 删除静音 ”功能,在其中可以设置静音的标准,以分贝为单位的哈。

Cool Edit pro2.1 提供了 5 个 剪贴板 ,加上 windows 自带的剪贴板,一共 6 个。这样你可以暂时保存 6 段需要粘贴的音频了。

编辑菜单中还有“ 混合粘贴” 。混合粘贴于粘贴的差别在于,混合粘贴将你要粘的和被粘的混合在一起,互相覆盖,粘贴着互不影响。选用什么粘贴方式就看你的需要了。

有时会出现不能粘贴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你要粘的东东与你所粘的地方的格式不符。特别是对于 mp3 文件,位速和采样率都会影响到粘贴。所以广播台的音频标准需要统一设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 内录 转换音频格式。

内录的方法是这样的,关掉麦克,或将麦克设置为静音。选中 录音控制中 stereo mix ,新建文件开始录音,同时用电脑中的一个播放器播放你要转换格式的音频,注意要在新建和保存的时候设置出你需要的音频格式。这样你的粘贴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其实在编辑菜单中本来有转换音频格式功能,但是由于汉化的缘故,这项功能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只好通过内录绕个圈了。

小试牛刀以后感觉怎么样?很简单吧!

 

四、效傲江湖 4.1 效果概况

Cool Edit pro2.1 肯定不是像上面说的这么简单,利用 Cool Edit pro2.1 的还可以做很多操作,形成不同凡响的效果。这些效果不仅可以弥补原声的不足,而且可以锦上添花。很多演而优则唱的 STAR 的专辑都作过类似的处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Cool Edit pro2.1 的效果总的来说作的不错,基本的操作都具备了,操作也比较简单明了。不仅如此, Cool Edit pro2.1 有很多效果插件,对我们做广播来说已经足够了。这里我将介绍若干效果功能和插件。其他的东东还要大家自己去体会摸索。并且,不同节目组会有不同的制作要求,恕我难以面面俱到了哈。

大家从办公室拷贝的安装程序装完插件后 Cool Edit pro2.1 并不能在效果 DirectX 中显示,这时需要单击效果菜单最后一项“ 刷新效果列表 ”,这样就会有一大片插件了。

Cool Edit pro2.1 将自带的效果分为两类,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另外设置的三种效果分为一类: 反向,倒置,静音 ;比较强大的需要另外设置的若干种效果分为一类。

偏好 菜单中还会有近期使用过的效果列表,比较方便啦。

应用效果的第一步都是选中需要应用效果的部分,这里用鼠标拖动最为方便。需要全选时,双击鼠标左键。对于立体声的音频文件,如果要对其中一个声道应用效果,可以移动鼠标到编辑窗的上方或下方,当光标变为 R L 时单击,即选中右声道或左声道。也可以在工具栏中选择。

设置效果时,经常会遇到音量单位的问题。在这里音量单位有两种方式:相对的 百分比 和绝对的 分贝 。分贝实际上是一种 对数 ,所以 0 分贝代表原来的声音大小,负值减小音量,正值增加音量。

4.2 普通效果

这里所指的是 反向、倒置和静音 三个效果。操作都是选中需要应用效果的部分后单击效果相应项即可。

反向的作用是将波形在 垂直方向 上反置,就是将波峰变为波谷,波谷变为波峰。

倒置的作用是将波形在 水平方向 上反置,就是从后往前倒过来,效果极为诡异。

静音的作用是将波形抹成直线,效果死寂。

在这里我顺便将 生成 菜单中的功能进行说明。

生成静音 就是在指定位置的右面生成一段静音。

生成 DTMF 信号 会在指定位置的右面生成类似拨打电话时的声音,不同的数字会有不同的音高。同时可以设置节拍的长度和间隙的长度。它可以做出很多东西,比如说倒计时之类的。注意这里有一个“预置”选项,其中是 Cool Edit pro2.1 自带的东东,直接应用方便很多。

生成“音调” 中也有预置,大家可以通过预览试一试,如果没有自己想要的,可以通过调整频率成分选择满意的。

生成“噪波” 提供了褐色波,白波和粉波三种噪音,可以设置强度和风格。

4.3 高级效果 4.3.1 DirectX

DirectX 是专门存放插件的地方。在 Cool Edit 的文件夹中有相应的文件夹 DX ,这个文件夹是在我们安装插件时建立的。

这些插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 BBESonicMaximizer ,你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些软件预置,代表不同的效果修饰。中间的三个旋钮分别控制 低音、中音和高音 。平时录播节目可能会根据不同人声音的不同特点进行效果修饰(很多人有固定的设置,比如说某某师姐是低音 3 ,中音 6 哈),但一般用不到。在制作台花片花或宣传片时,由于要求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它处理一下。除此之外的其他插件就靠大家自己摸索了。常用的还有 WaveC4 Untrafukfx 。这些插件大都通过调整不同音高的部分突出重点,弥补不足。比如说笔者音域较窄,低音浑厚,所以高音部分就要加强(我们叫做高音激励),低音部分也要调整一下使其更为逼真。

注意,这些插件只能对 wav 进行效果编辑,所以如果保存的 mp3 文件就不能应用了。

4.3.2 变速 / 变调

效果菜单中的 “变速 / 变调” 中有三个效果类别: 变调器,变速器和多普勒效应 变调器 中的五个预置代表五种不同的音调变化方式。你也可以直接用鼠标拖动改变音调变化方式,满意后可以选择增加保存成为预置。

变速器 中有恒定速度和速度渐变两个标签,并可以通过变速模式的选择产生保持音高的变速或保持速度的变调,而重采样则音高和速度都会改变。拖动滑块可以改变速度或音高。在速度渐变标签下可以使起始速度与终止速度不同并规律变化,或者使起始音高与终止音高不同并规律变化,或者使波形拉伸或压缩(这时音高和速度都发生变化)。变速器预置了八种效果,分别改变音高速度波形等,如果不需要精确录音,可以直接应用预置。

多普勒效应 是用来营造声音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效果的。其中有一个坐标轴,坐标轴的原点就是听者所处的位置,图形代表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距离。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直线和圆环两种。直线的感觉就是一去不回,圆环时会循环的。多普勒效应预置了很多种效果,也可以自己设置参数,通过坐标轴直观的表现出来进行选择。

4.3.3 波形振幅

波形振幅 是对振幅的调整,它并不改变音高和速度,只是改变 音量

动态调整 ”中的“ 图形化 ”表示的是每一个波形单位上的振幅(就是音量)的变化。坐标轴上的曲线可以用鼠标改变形状,如果变化曲折,则可以在预览中听到断断续续的声音。这里本来预置了很多种效果。第二个标签“ 传统式 ”只是将图形量化,更为精确,但似乎没什么用,也不够直观可感。“ 触发 / 结束缓冲 ”可以是指每一个波形单位变化过程前后的缓冲时间和音量变化的程度,比较精细。“ 频段限制 ”只是限制一个可供设置的范围。笔者认为关于动态处理,广播台仅仅需要通过“图形化”感性的控制即可,无需过于精致,所以大家对“图形化”中怎样控制音量就可以了。

如果想改变整段音频的音量,就要用到“波形振幅”中的“ 渐变 ”了。这里给出了两种百变音量的方式:“ 恒量改变 ”和“ 淡 / 入出 ”。在恒量改变中,可以通过拖动滑块来改变左右声道的音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拖动左声道滑块之前,右声道是灰色的,既不能改变的。拖动左声道滑块以后,可以看到右声道滑块一起移动。如果想使左右声道改变程度不同,可以用鼠标右键拖动右声道滑块,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 滚动至此 ”就好啦。对于恒量改变有很多预置,我觉得不如自己设置的满意。

淡 / 入出 ”是录制音频是经常用到的。在这一项中有六种预置方式, Fade In (淡入) , Fade Out (淡出) , Pan L-R (左声道淡出,右声道淡入) , Pan R-L (右声道淡出,左声道淡入) , 左声道淡入 右声道淡入 。当然也可以通过拖动滑块作精确设置,直到满足要求。

“波形振幅”中的“ 空间回旋 ”可以使声音在左右声道之间来回摇摆,其作用似乎和“淡 / 入出”中对左右声道的设置有点类似,但实际上“空间回旋”可以实现的左右声道间的回旋要复杂的多,可以回旋很多次,直到头晕为止。

“波形振幅”中的“ 强制限制 ”就使用菜刀把振幅切到合适的位置,比较粗鲁,一般用不到。

声道重混缩 ”功能比较强大,首先需要你了解一下左右声道的真正意思。录音制作中普遍运用物理上所称的“ 双耳效应 ”是声音达到现场效果。“双耳效应”是因为人的两只耳朵与声源的距离不一样,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比如说在交响乐的现场,有些声音从左边传来,有些声音从右边传来,于是产生了左右耳在微小时间内感受的不同效果,因而形成了和谐完美动听的超爽境界。音箱通常是成对出现就是这个原因。录音时我们只是用一只麦克录制的声音左声道和右声道基本相同,但可以通过编辑来改变。听音乐时感到声音从右边传来,并不是说左边没有声音,只是右边的声音比左边大罢了。

“声道重混缩”的预置从初始状态到各种常用效果都包含在内,也可以自己调试。左右声道的音量的改变大有学问,效果非凡阿。在这里我隆重推出 Vocal cut ,它的效果一般是将音乐变为伴奏带,是否成功要看当时录制音乐时人声是在哪个声道,是否作了混音等效果,如果当时录音师没做什么处理,那就是纯粹的伴奏带了哈。这是我们自己录歌找伴奏带的捷径阿。

声相 / 声场 ”模仿的是声音传播的环境的大小变化时的效果,并且组合了声音左右声道之间的变化。

音量包络 ”是控制播放过程音量的变化范围,很简单,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音量标准化 ”比较常用,特别是由于麦克设置或录音的人的声音而造成的录音声音过高或过低。这里有分贝( dB )和百分比两种单位,注意变化范围不要太大,否则会造成声音失真等情况。

4.3.4 常用效果器、滤波器、特殊和噪音消除

对于常用效果器,建议大家用 预置 。 Cool Edit pro2.1 的预置做出的效果非常逼真,况且虽然并未汉化完全,但这点英文大家应该认识的。在这 11 种常用效果器中,有一些是相关的,比如说“ 多重延迟 ”是更为复杂的“ 动态延迟 ”,“ 房间回声 ”是“ 回声 ”的特殊情况,“ 简易混响 ”是“ 完美混响 ”的简单版,等等。而且所有设置都非常人性化,比如说“房间回声”中需要设置房间的大小,“ 合唱 ”中需要设定合唱的人数等。大家如果这些预置都试过,就可以感觉到很多流行歌曲中的效果都可以用 Cool Edit pro2.1 来实现,不论这种声音多么诡异。可能大家对某些概念不明白,比如为什么叫“ 相位仪 ”。笔者的理解是这和刚才的声相有关系,并且它设置的是包括声相在内的几种参数,产生的效果当然不一般拉。

滤波器 ”的主要原理是对限定音高(也就是频率)的声波进行音量(也就是振幅)的设置。预置效果足够我们用。“ 特殊 ”中的“ 脑波同步 ”、“ 失真 ”和“ 数字回旋 ”相对无趣,就不说了。

噪音消除 ”中的降噪由于非常重要和常用,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其他的“ 破声修复 ”、“ 嘶声消除 ”、“ 咔嗒声 / 噗声消除 ”主要是通过减小你认为需要改动的地方的音量来达到修复消除的目的,所以在做类似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先听一遍,选择需要修复的地方修复,否则它会把不需要修复的地方也减小音量。

好啦,有关效果就介绍这些。要了解一种效果的真正含义,首先应该从预置了解,然后需要了解设置的参数或图标的意义,以求能够自己改变参数达到想要的效果,最后要记住如果想要某种效果需要到哪里去找。还有,如果有了好的效果设置,别忘了告诉 网络技术部!

五、荷枪实弹 5.1 单轨与多轨

开始的时候我已经介绍了 单轨 多轨 的区别,并且介绍了 Cool Edit pro2.1 是一款能在单轨与多轨之间自由转换的功能全面的录音软件。 声轨 声道 的划分是不同的,每个声轨都有两条声道,左右声道的声音基本是相同的,区别细微,而多轨之间的声音基本是不同的,差别很大。

Cool Edit pro2.1 的单轨与多轨之间的转换只需要单击工具栏最左边的 转换键 。如果想将单轨的音频文件插入到多轨中去,也可以通过资源管理窗中的一个叫做“ 插入多轨中 ”的键来实现。如果想从多轨切到单轨,除了电击转换键之外,还可以双击你想编辑的声轨。

多轨的界面和单轨的界面差不多。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编辑窗中分了很多轨(废话), Cool Edit pro2.1 最多有 128 轨 ,不知道还能不能多。在同一屏幕中查看更多轨(默认为 4 轨)可以用 Alt+ 向下 ,恢复就不说了。另外的不同点就是由于多轨录音的特殊特点而多出来的一些快捷方式,主要出现在菜单和工具栏中。这些快捷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在单轨模式中都能实现,可见单轨与多轨是相通的。我们录制多轨音频时,往往用单规模式编辑,在多轨中只是用来 混缩 。但是多轨有 实时性 ,这是单轨所不能替代的,另外,由于多轨模式有 音量包络 声相 等设置的快捷键,操作比较形象简单直观,所以有些操作在多轨中比在单轨中来的方便。

多轨模式将波形进一步形象化,因为你可以用将音频波形拖来拖去,切碎又拼起来。可以从资源管理窗中将文件直接拖到某一轨,也可以用右键拖动音频块在某一轨或几轨之间移动。我们录制片花和自己录歌的方法差不多,就是将音乐放在一轨,将人的录音放在一轨,然后随心所欲的编一编,最后混缩保存就可以了。不同的地方在于,片花可能不止这两轨,不同轨之间的音量也需要设置,常常用到淡入淡出等。录歌则在时间上有严格要求,需要边听伴奏带边录音。所以我一个一个说。

5.2 录制片花

我以早间新闻的片花为例。早新的片花是一段典型的严肃新闻的音乐。由于是早晨播放,所以开始的时候声音要渐增至高亢,然后由于有一段人声的录音(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真实准确的校园报道,一切尽在人大早间新闻),后来又有直播时的播音员的导语,所以中间一段声音需要渐降至平缓,最后音量升高至结束。

首先我们用单轨模式录制人声。还记得怎么做吧?

将早间新闻音乐导入至多规模式的音轨 1 ,将刚刚录制的人声导入至音轨 2 ,如果想将人声导入至早间新闻音乐开始的第 12 秒,可以用鼠标拖动编辑窗中的直线寻找,当前是健康中会有显示。如果感觉早间新闻音乐太长,剪下一段并不影响效果的话,可以用工具栏中的“ 分割音频块 ”来进行裁减,编辑窗中的直线会将音频块分成两块,选中不要的,直接 Del 。

然后的工作是要调整音乐过程中的音量。在工具栏的右数第 2 组按钮中,最左边是“ 显示音量包络 ”,右边第 2 个是“ 编辑包络 ”,两个都按下,当鼠标光标变成一只手时就可以拖动包络线改变音量变化趋势。听一听,看看是否满意。满意就可以保存了。这里的保存要麻烦一点,在第三轨上“ 右键 - 混缩为音轨 - 全部波形 ”,这样在第三轨上就会有最终的音频,双击第三轨,在单轨模式中稍稍编辑后即可保存(这一步就和以前一样了)。

这样一个简单的片花就做好了。如果想做出音乐组那样的片花,就需要很多轨,方法基本一样了哈。

5.3 教你录歌

首先将伴奏带音乐导入第一轨,然后点击第二轨左边的红色的 R 键(就是说这一轨要 Record 了),然后单击录音,这时你可以边听音乐边唱歌,直到最后。录完后双击第二轨进入单轨模式进行编辑,一般要去去 ,混混 激励激励高音 ,加加 效果 等等。然后再多轨模式中听一听,如果觉得音乐声音太大,还可以像录片花那样做一做 音量包络 。最后 混缩保存 就可以了哈。如果你设备好,声音还行,那么录出来的水平应该听起来很专业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