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分类

 家有学子 2010-08-31

文言文分类

情趣篇

册数

篇名

作者、朝代

内容及主旨

七上

《童趣》

沈复  清代

作者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观察事物,写出了一种“物外之趣”。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八上

《三峡》

郦道元  北魏

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八上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

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八上

《观潮》

周密  南宋

本文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八上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末清初

记述了作者赏雪的具体经过,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

八上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南朝南齐南梁时

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将自己品味的山川之美及内心感受在信中与朋友交流,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八下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文章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八下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

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的写法,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吴均鄙弃名利的思想。本文是一篇骈体文。

八下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明代

这篇游记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志趣篇

册数

篇目

作者、朝代

中心内容

八上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

八上

《陋室铭》

刘禹锡  唐朝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八上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歌颂坚贞的气节,表现了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下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东晋

本文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和赞扬了他的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性格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八下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代

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

八下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九下

《庄子》故事两则

庄周及其后学所著     战国时期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主要内容是庄子与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

九下

《鱼我所欲也》

节选自《孟子》,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战国时人

劝喻世人舍生取义。

治国篇

册数

篇目

作者、朝代

中心内容

八上

大道之行也

节选自《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八下

《马说》

韩愈    唐代

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九上

《出师表》

诸葛亮,汉末

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尽的大业,表达诸葛亮报答先王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九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战国时期

讲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国家要有所发展也应有忧患意识。

九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节选自《孟子》,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战国时人

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

九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战争篇

册数

篇目

作者、朝代

中心

九上

《陈涉世家》

司马迁    西汉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九上

《唐睢不辱使命》

节选自《战国策》,此书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它通过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睢的形象,表现了唐睢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提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九上

《隆中对》

陈寿   晋朝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初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才能。

九下

《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旧传为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本文论述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故事,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九下

《鱼我所欲也》

节选自《孟子》,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战国时人

劝喻世人舍生取义。

故事篇

册数

篇名

 

内容及主旨

七上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南朝

《小》:表现了少年谢道韫的聪明机智。   《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七下

《狼》

蒲松龄   清代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七下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节选自《山海经》

反映我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知的可贵精神。

九下

《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周朝列御寇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介绍说明篇

册数

篇目

作者、朝代

中心

七上

《山市》

蒲松龄   清代

本文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楼的妙文。文章将变幻莫测又而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眼前,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

七下

《口技》

林嗣环  清代

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的生活画面,表现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八上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末

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学习篇

册数

篇名

作者、朝代

内容及主旨

七上

《论语十则》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言行的,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成书于战国初期

     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默而识之”。

七下

《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通过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七下

《孙权劝学》

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  北宋

   通过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学习后令人刮目相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八下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初

     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