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天治喘,用热不远热

 穷经 2010-08-31

                  王业龙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所谓“用热远热”也就是说治病必须因时制宜,气候炎热则阳气亢盛,阴精易损,再服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则助阳气亢盛之势而明精更受损伤,有违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规律,造成阴阳偏胜、失调,故为用药之所不宜。 用热远热,指使用热性药物应避开火热生令之时,即气候炎热之际不宜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

     用热远热系指通常情况而言,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或疾病性质与时分气候属性不相一致,则不拘此例,即有假者反常。因此,临床不宜胶柱鼓瑟,应视其病机,寒热机宜,有是证用是药,勿为经文所囿,放胆用之,往往收挽狂澜于既倒之功,若为经文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所囿,热天不敢用热,冷天不敢用寒,势必使有些疾病轻者重,重者变危,以致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下面是一例伏天所发的喘证,而其治法的使用是用热不远热,药到病除,收效甚好,特录出,供同道参考。

朱长江,男,50岁,20106 15日初诊,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小紧。询之,病前在外县从事建筑作业,白日高温,午夜凉卧,风寒外束,内合于肺,肺气上逆,故咳喘气急,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寒邪凝滞,经气不利,则头痛。肺气不宣,窍道不利,则鼻塞、喷嚏、流涕。舌苔薄白而滑,脉浮为风寒在表之证。治宜宣肺散寒,化饮解表。处以麻黄5g、杏仁10g、桂枝10g、法半夏10g、干姜5g、白芍12g、甘草10g、五味子5g、百合12g、紫苑10g、苏子10g、厚朴10g、枳壳8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温经散寒,透营达卫,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 杏仁降肺气、散风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平喘。枳壳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紫苑润肺下气,消痰止咳。苏子降气消痰,平喘。百合润肺、安神。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甘草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本方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二诊,述服药后二小时微汗,全身渐转舒适,喘促转轻,次日咳痰增多,痰易咯出,喘息减轻,至尽剂时,喘咳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达到根治,原方稍有出入再服三剂。临床治愈。出外务工。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清潭卫生所(2466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