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里探宗----古月斋

 放歌渔者 2010-09-01

                       梅里探宗

    梅里,江南吴地的一个古老地名,今属无锡新区。每当清明,梅里四方邻里,街头巷尾的男女老少,都会用糯米,裹着猪肉,豆沙,芝麻三种馅,做成清白团子作为祭祀的贡品,在泰伯墓前驻足燃香,叩首礼拜。

泰伯,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三让王位的记载,用三种馅做成青白团子祭奠泰伯,是梅里当地百姓千百年来的一种传统习俗。

泰伯,为吴地人世世代代所供奉敬仰,人们把泰伯当作心目中永存不灭的偶像。然而,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泰伯毕竟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数千年前的古人,何以让今天的人们如此顶礼膜拜?

公元前11世纪,泰伯来到江南,当时的江南还是一片水泽,老百姓以渔猎和水稻种植为生。泰伯来到江南以后,把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江南,与江南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灿烂的吴文化。所以,后人称泰伯是吴文化的开宗鼻祖。

当地的文化学者,从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以及历代史学家所著的各种典章史籍中,探究泰伯的生平佚事。他们根据史料,推断泰伯来到江南梅里的年代,应当是在商王朝趋于没落,周部落日益兴盛的两朝更替时期。

那么,泰伯是怎样来到吴地的呢?司马迁在《史记》上写得很清楚。在《史记》的世家第一篇《吴泰伯世家》中,司马迁说:吴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是王季季历的兄长。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非常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泰伯,和弟弟仲雍两个人就奔向荆蛮,把继承权让给了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就是文王,即周文王。

司马迁在《史记·泰伯篇》中,清晰地记载了泰伯世家以及泰伯让王奔吴,始建勾吴古国的史实。这里所说的荆蛮,就是指江南梅里,也就是今天无锡新区,梅村一带的梅里古迹区。这里所说的勾吴,就是泰伯在梅里建立的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史称勾吴国。

梅里至今,还有和荆蛮相关的地名。这是荆村,在梅里,姓荆的村很多,如荆心村,荆协村,荆同村等。从这往西不到两公里,就是蛮巷,现在叫万巷,为什么不用蛮字呢?因为村民觉得“蛮”字不太文明。在无锡当地,蛮和万这两个字,一个念me,一个念fe,读音差不多,后来就改成了万巷。

荆蛮和勾吴国,早已消失在尘封的岁月之中,如今无锡新区揣摩勾吴景象,所规划与建设的梅里古都,虽不能原原本本地复原古国昔日之风貌,却也反映了吴地人对泰伯古迹和泰伯人文精神的崇尚与弘扬。

(古迹区照片)

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至德,他三次把天下的王权让给了别人,老百姓没有不称赞的。泰伯为何让王?泰伯为何奔吴?要弄清缘由,还要追溯到商周时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变故。

泰伯的祖先,原定居在陕西渭水流域一带,始祖姓姬名弃,擅长农事,被尧命为农官。弃在舜时因与大禹一起治水有功,受封于邰(tai),即现在的陕西武功县。后又移居豳(bin)地,即现在的陕西彬县一带。商朝武丁年间,弃的曾孙周太王古公,即泰伯的父亲当上了姬姓部落的首领,族人安居乐业。泰伯和二弟仲雍也相继出生。不久,古公又娶羌族头领的女儿姜太氏为妻,生下季历。季历和泰伯,仲雍,是同父异母的三兄弟。

周太王统领的姬姓部落,是一个擅长农耕与种植的部落。它不同于游牧部落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追求一个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向往一个相对集中和隐定的生活栖息地。在姬姓部落发展壮大的同时,因为经常受到周围游牧部落的侵扰,于是,周太王决定放弃豳地。

古公亶(dan)父(即周太王)就带领民众大迁徒,在《史记·周本纪》上,有一段古公亶父的话,他说:人民拥立君主是要让他造福于人民,现在戎狄要来进攻我们,就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和人民。其实,土地归属于我,与归属于他们有什么区别呢?而人民为了我的缘故与他们去交战,大人和孩子都去拼命,我不忍心这样做。

为了避免战争,保存实力,周太王便率姬姓部落迁徒。他们告别了自己的家园,扶老携幼,跋山涉水,渡过漆河,翻越梁山,在岐山脚下扎下营盘。此时豳人基本上举国倾出,尽复归古公于岐山之下,这就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姬姓部落大迁徒。

岐山之下,土地肥沃,草木丰盛,是一块比豳地更加适合农牧业发展的好地方。时称岐周,又称周原。此时,泰伯已为少年,修《伏羲》,务农事,学骑射,制工具,无所不及。由于以农业为主,粮食和财富迅速积累,姬姓部落日益强大。

古公亶父,带领民众大力发展农业和牧业,使得周原地区的经济十分发达,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于初。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城廓,建立宗庙,使得周原地区变成一个周王朝的雏形,为今后推翻腐朽的商王朝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这一次大迁徒,无疑给泰伯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大课,泰伯深受太王仁义爱民和开拓进取思想的影响。许多文化学者推想,泰伯让王奔吴的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在姬姓部落大迁徒的过程中,泰伯为救族人,与其他部落发生冲突,导致伤势过重,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后世为继。二是泰伯理想中的社会,应当没有王权纷争与战乱动荡,而当时的情况恰恰与此相反。三是周太王希望传位于季历,再由季历传位于姬昌。正如《史记》中记载周太王的话说:吾世当兴者,其在昌乎。

现伫立在陕西岐山周原广场上的,“文王礼贤”和“武王伐纣”两座大型石雕,左右并立,将文王姬昌,和武王姬发两代周王,以文治武功,推翻商朝的一段历史,化作永恒的记忆。

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推翻,新的时代开始了。目前史学界对泰伯三让王位的相关史实,和奔走吴地的详细经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中解开了诸多谜团。关于泰伯三让天下的事,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版本很多,颇有争议。有的认为,一让,二让,都是给他三弟季历,三让是给他的侄儿姬昌。有的认为,三让那个“三”字就是一个“多”的意思,就是多次让位的意思。

根据我们掌握的史料文献,有据可查的,一让是让给他的三弟季历,二让是季历死后,把侯位让给季历的儿子姬昌,三让是在建立勾吴国以后,泰伯把王位让给了他的二弟仲雍。这就是历史上说的“三让两家天下”。

先来说一说这第一让,公元前1127年,周太王崩,按世袭规定,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为长,仲雍次子,季历最幼。太王之位应由泰伯继承,但是,泰伯没有继位,而是让给了季历。

泰伯的第二让,让的也是周室天下,公元前1102年,季历在一次征战中,被商王文丁所杀。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继位前,姬昌因感念大伯父让王之恩德,派一支人马前往江南吴地,请泰伯回去即位,泰伯不从。因为在泰伯的心里,父亲的遗愿不可违。

而泰伯的第三次让王,则是在泰伯奔吴,建立勾吴之后。

有文史学者评说,正是泰伯的二让周室天下,才让出了日后历时800年的周王朝。

泰伯和仲雍,从陕西岐山南下,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呢?目前一些文史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或看法。原因是,从陕西岐山到江南梅里,用今天的距离来衡量,其直线就有1500公里,况且又有800里秦川横亘其间,众多江河湖泊阻隔其行。这对古代仅靠车马步行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关于泰伯奔吴的路线,我们查阅了好多历史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来看,泰伯首先是从陕西岐山的岐阳出发,至陕西岐山的高庙,在高庙待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了凤凰山,然后又到了吴山。在吴山他们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吴山他们施仁政,使当地的老百姓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所以,老百姓拥戴他为吴岳大帝。

正是因为老百姓拥戴他为吴岳大帝,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传到岐山,泰伯不得不后来又带兄弟仲雍,重新南奔。他们穿秦岭入四川,然后沿长江一路东行,来到梅里。他们为什么来到梅里就不走了呢?其实,在三千多年前,梅里是在东海之滨,到了梅里,就到了海边了。

泰伯奔吴的过程,说法不一,尚需考证为实,但是,泰伯和仲雍最终把梅里视为理想中所往的目的地,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在无锡新区梅里古迹区,有一个叫凤凰墩的地方,便是泰伯奔吴时留下的,一直是当地居民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梅里有一个传说,说泰伯奔吴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开满了梅花,景色优美,地势又高,是一个重叠的土墩,说话间,突然从土墩里飞出一只凤凰,引路指向,泰伯非常兴,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泰伯当即决定:留在此地。从此,这个土墩就叫凤凰墩了。

泰伯和仲雍来到梅里后,修水利,兴农桑,施教化,殷民实,数年之间强盛起来,为抵御外族侵扰,泰伯在梅里构筑周三里二百步,外廓三百余里的都城。此都城,在无锡地方志的记戴中,叫做泰伯城。泰伯城毁于历史上的战乱年代,其遗址的中心方位,就在今天新建的梅里古都。

勾吴国建立以后,泰伯只称伯,不称王,且让王于二弟仲雍。仲雍即位后,在泰伯生前也不称王,直到泰伯去世后方才称王。可见,仲雍对泰伯让王之举的敬重。公元前1098年,泰伯寿终,葬于梅里东五里开外的皇山。其后人吴郡太守糜豹,于东汉永兴二年,即公元154年,奉诏修建泰伯庙,泰伯墓。泰伯庙即宅为祠,庙址就是当年泰伯在梅里居住过的地方。现在,泰伯庙和泰伯墓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墓照片)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诞生日,梅里及周边地区数十公里开外的吴地百姓,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泰伯庙前,举行场面隆重声势浩大的集会活动。或香火祭拜,或商贾集市,或踏青访友,以庙会这一千古传承的民间习俗,来表达对泰伯的缅怀之情。更有海外华人华裔的吴氏宗亲,和至德宗亲,成群结队,接踵而至,寻根祭祖,以示海外赤子情怀。

后人对泰伯让王,和开创吴国基业的评说,多有仁人智者和文人雅士的诗赋题咏与碑文题记,而最能概括泰伯一生之功德的当属这副楹联: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pou万古江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