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坛纪实2) 浅谈农村学校 勤工俭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老屋深情 2010-09-02
(教坛纪实2)

勤学工俭论文

 

 

                                                                                        浅谈农村学校

                      勤工俭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勤工俭学工作全面推动。到了八十年代走上了最鼎盛的时期:八七年全省3700多所各类学校兴办的900多个校办工厂、2500余个小型农林场总产值达到了8760余万元;九二年,我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年纯收入达到了一亿多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勤工俭学创收活动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改善了办学条件。勤工俭学活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十年中,勤工俭学工作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方针在执行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经费有了可靠保证,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一时期,国家把教育的基本点放在了普及“两基”工作方面,勤工俭学工作叫得不响了;教育主管部门抓的不紧了;教师的劳动意识淡化了;创收活动不搞了;学农基地荒芜了;校办工厂停办了。在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加快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育网点的调整方面。学校工作是“安全重于泰山”;校容校貌是学校的“门面”;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育方针的导向和学校中心工作的转移直接影响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教育部门在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上,没有完全统筹兼顾、全面指导。所以,党的领导部门执行政策的导向,是制约勤工俭学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对勤工俭学工作认识上的导向作用

随着普六和普九工作的完成,农村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校里不再是破房子、土台子、苦孩子。现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环境最美的地方是校园。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设施也逐步现代化,山里的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校经费有了保障,教师待遇显著提高。所以,学校的办学经费不再需要搞各种创收去补充;教学条件也不再需要教师吃苦受累动手去改善;学校领导、教师更不愿再冒风险去搞各种勤工俭学活动搞创收。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勤工俭学的深层次含义——劳动教育。勤工俭学不仅仅是为了创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待遇,更重要的是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劳动观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勤工俭学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发展教育事业为宗旨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教育活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对象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富了,孩子少了,生活条件优越了。家庭成员对孩子特别宠爱,从小就很少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远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缺乏劳动理念的培养和技能训练,缺少搞勤工俭学的能力。加上家长对学生教育成效的过高期望,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轻视劳动锻炼,不理解不支持勤工俭学工作。所以,学校搞勤工俭学活动是:一怕冒“安全”的风险;二怕影响教学工作;三怕家长有意见;四怕教师受苦受累。

四、农村教育网点的调整制约了村办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学生来源的减少,农村教育网点进行了全面调整。村办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寄宿制中心小学,村办学校变成了初小,学生只有七、八、九岁;多则二、三十名;少册只有八九名。同时教师也随之减少。勤工俭学的力量小了,连搞一些正常的课余活动都很困难,更难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了。

五、教师素质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师基本上是以民办教师为主体。他们是知识性和劳动型人才,有较强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学校的落后面貌和经济困境,他们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一片忠心,用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洒尽浑身汗水,进行艰苦的创业活动。现在,这一代教师都已进入了老年,大多数已经退休了,没退休的都已进入了天命之年。而极具活力的知识型大中专毕业生已成了教育战线的主力军。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将。但他们的劳动意识、实践经验、劳动技能比不上当年的教师。同时学校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学条件不再需要他们“穷则思变”,勤俭办学搞创收,改变办学条件。现在的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劳动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制约勤工俭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其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环境内部的原因。如何克服制约勤工俭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恢复和发展勤工俭学工作,。笔者认为:

一、政策是根本。

狠抓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政、教育主管部要做好政策的指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勤工俭学活动之所以发展迅猛,根本原因是党和国家对勤工俭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政策、优惠办法,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奖励制度。这些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在全社会引起重视,取得了全社会的支持,提高了教育工作者参与勤工俭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勤工俭学工作的快速发展。所以,政策导向是发展勤工俭学的根本。

二、教师是关键。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有潜力、最具生命力的资源。拥有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对于山区学校,更是如此。一所落后的农村学校,只要有了好的校长、好的教师,这所学校就有了生命力,就发展。八八年我省荣获全国勤工俭学工作先进个人的二十名教师中,有一半是山区学校的教师:王思明、于长荣、张才学、周文澜、房振平…她们都有相同的经历,他们都是靠坚定的信念、勤劳灵巧的双手,坚持走勤工俭的道路,改变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他们不但是农村教育的专家,还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更是勤工俭学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乐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精神,把一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名声。所以教师是办学的关键,校长更是关键的关键。有了热心于勤工俭学工作的教师,就一定能搞好勤工俭学工作,发展教育事业。

三、管理是保障。

勤工俭学有了政策的根本保证,有了教师这个关键力量,还应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勤工俭学的领导机构,应常抓不懈。不但要发文件、制政策,讲方法、定任务;更要实事求是的深入基层作指导,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同时抓好网点管理,对原来的校办产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恢复,加强管理。要设置勤工俭学的主管人员,层层抓好这项工作。

四、探索勤工俭学的新路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变化,现在勤工俭学工作不仅仅是以创收为主的增效活动,而应该是以劳动教育为主的教育活动和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活动。应该由原先的分散型转向集中型,就是学校应有稳定的产业场地和劳动试验基地。所以,管理部门应根据城乡学校实际不同类别建立项目。农村大中型学校应以校办工厂、农场为主;山区学校应以农林基地为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同时应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五、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勤工俭学工作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接班人,进行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意识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一要有政策引导;二要有家长理解;三要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四要有学校的齐抓共管。这样,才能使勤工俭学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有党的教育方针指引,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勤工俭学活动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于2006.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