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三不一缺乏”问题。 领导认识不足。少数领导不能很好地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真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唱起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空头戏”,或是唱起了生态文明的环保监管“空头戏”,生态文明在建设或环保监管上“谈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落实下来就不要”表现得较为突出。 资金投入不够。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资金紧缺,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资金投入不足成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监管无法与时俱进的一大瓶颈。 社会参与面不广。当前,相当多的公民还没有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没有养成自觉主动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的习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参与面很不广泛。 规章制度缺乏。有操作性、指导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规章制度不多,建设中有的表现出发展不科学,偏面追求高增长,盲目引入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有的表现出规划不合理,生态文明布局混乱,整体良好的生态体系难以搭建,生态环境大大受到破坏。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用四个“大”的对策来加以实施。 坚持用大战略的思想全面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只注重经济发展,不注重生态保护路子,必须树立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用大战略的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定生态建设规划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实际通盘考虑,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坚持用大作为的理念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资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大大改善人居环境,而且能拉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一件小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有可为,这一点绝不能含糊。因此,各级都应站在事关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用大作为的理念放心大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 坚持用大发展的观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严格惩处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自觉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全面掀起保护环境、美化城市、净化家园新热潮。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不断消除生态发展忧患,提高生态发展理念,转变生态发展观念,抢抓生态发展机遇,增强生态发展意识,自觉主动与政府科学投入、发展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合拍”,切实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反弹”问题。 坚持用大手笔的动作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高起点,立足高标准,谋求高质量,追求高效益,切实做到规划合理,建设得体,操作可行,既推进建设又控制污染,既美化环境又保护生态。努力促进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协调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