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药在身边】食药两用话茶叶

 仙人掌艾灸养生 2010-09-03
  茶叶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而传说中茶的

利用更为久远,《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

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得是神农为了解除人们被疾病

折磨的痛苦,遍尝百草,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

一种开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突感腹内上下翻动,好似绿

叶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似的,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

“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

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当发生草中毒时,全靠茶来解救。

这就是茶叶的来历。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等功效

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目前全球有20多亿人钟情于茶

饮。

  “品茗”为饮茶的雅称。清代顾炎武所著《日知

录》记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唐代文人

墨客品茶做诗成为风气,李白、白居易、颜真卿等诗文中

都有对品茶的描述。都城茶肆、茶坊林立,饮茶逐渐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茶

礼仪、茶俗和茶文化。


  茶叶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

白茶和花茶等几大类。同时,随着茶产品的不断拓展,袋泡

茶、紧压茶、速溶茶、保健茶和各种罐装茶饮料应运而

生,更加扩大了饮茶的范畴。茶叶还可食用,《晏子春秋》

中曾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茗菜而已。”

其中所说的“茗菜”,就是用茶叶烹制的菜肴。目前有些

少数民族仍有食茶的习俗,用生姜、生米、生茶叶制作

“三生汤”食之;也有的将新鲜茶叶和姜、蒜、辣椒、盐

等调料拌合之后,做成凉拌菜或羹,其味道鲜爽可口,风味独

特。
  茶叶除供冲饮、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茶叶,

又称苦茶、茗、茶芽,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性凉,味苦

甘,入心、肺、胃经。据测定,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可可豆

碱、茶碱等生物碱和多元酚类、鞣酸;还含有较多的挥发

油及茶叶皂苷、茶皂醇E、维生素C、胡萝卜素、黄酮类

槲皮素、山柰酚、锌、硒、锰等成分,具有清头目、除烦

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

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疾和痢疾等

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

,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若少壮胃

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

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

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东汉华佗《食论》

中也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代陈藏器称茶叶为“万病之药”。以茶叶为原料制成

的中成药和传统方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已经发现500多种茶叶的化学成分,经过分离和鉴

定的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这些成分中绝大部分具有促

进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茶

叶中所含的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振奋精神,消除疲

劳;茶碱可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松弛平滑肌,加强横纹

肌的收缩能力,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胆绞痛等症。研

究还证实,茶叶对各型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

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茶叶还具有收敛、利尿和维生素P

样作用,能保持和恢复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而茶制剂

新品种也频频问世,如从茶叶煎剂中提炼出茶色素,制成口

服液,可治疗动脉硬化;用茶叶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速溶片

剂,可治疗肿瘤放疗后白细胞下降,有较好的“升白”作用;

用茶叶与大蒜配伍,制成“大蒜茶”,可用于治疗胃癌、乳

腺癌和食道癌等。


  茶叶已和人类结成不解之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

步,茶叶在保健和医疗领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

  1.午时茶(清·恬素《拔萃良方》)

  方药:茶叶320克,柴胡、前胡、川芎各20克,防风、藿

香、羌活、白芷、苏叶、连翘、厚朴、桔梗、麦芽各15

克,六神曲155克,山楂、陈皮、枳实、苍术、甘草各10

克。


  制法:将茶叶粉碎成粗末,六神曲单另研成细末备用,上

述诸药共研细末。制作时先将茶叶粗末用温开水浸润与

诸药粉混匀,过筛,再将六神曲粉末制成浆糊,与上述混合粉

末搅拌均匀,轧制成长方形小块,每块重9克。

  功效:散风祛寒、消食健胃。

  主治:受风感冒、发热怕冷、头痛鼻塞、胸满腹胀、

消化不良、食积吐泻等症。适用于外感风寒兼见脾胃失

司所致食积吐泻、发热发冷等症,同时还适用于水土不

服、饮食不下、脘腹不适者服用。

  服法:口服,1次2块,1日1次,水煎或开水冲泡代茶饮。

  2.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方药:川芎、荆芥、薄荷各12克,白芷、羌活、甘草各

6克,细辛3克,防风4.5克,共为细末。

  功效与主治:解表止痛,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无

汗、头痛鼻塞等症。

  服法:饭后浓茶冲服,1次3~6克,1日2次。

  3.茶柏散(《万氏家抄方》)

  方药:明前茶、黄柏、薄荷叶各9克,煅硼砂6克,加冰片

0.9克,共研极细末。

  功效与主治:清喉利咽,治诸般喉症。

  用法:将药末放入纸管(或塑料管)吹入喉中,每日1~2

次。

  4.姜茶散(《圣济总录》)

  方药:炮干姜1.5克,茶叶1克,共为细末。

  主治:霍乱、烦躁不安。

  服法:先将茶叶加水煎两开后,调入炮姜末服之。

  5.羊癫风丸(《周益生家宝方》)

  方药:经霜老茶叶30克,明矾15克,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上朱砂衣。

  主治:羊癫风。

  服法: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