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名师成长之路”论坛侧记

 燕儿飞1126 2010-09-04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名师成长之路”论坛侧记

  在英雄教师横空出世的2008年,第24个教师节幸福地降临了。祝福、感恩、关切……教师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又一次成为大众情感的交集。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我们看到,在社会期望指数节节攀高的今天,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众望所归之下,教师已不能满足成为一个合格者,而要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近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教师节系列论坛开坛,研讨“名师成长之路——‘百课万人’现象再透视”这一主题。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方展画介绍说,由该院策划组织的“百课万人”活动已历经8年,执教的82位教师中有5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6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8人在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金奖或一等奖,12人担任校长(或副校长)职务,形成了独特的“百课万人”现象。“通过透视这一现象,我们期待能寻找出名师成长的规律,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更多的启示,这就是我们举办论坛的初衷。”方展画说。

  名师自述:我们曾经的足迹

     当天的讨论现场来了4位曾经参加过“百课万人”的嘉宾,几年之前还是草根教师的他们,如今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小有名气。回忆过去的点滴,嘉宾们讲述了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名师的“四商”指数
  自述者:
项海刚(杭州时代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
  从草根到名师,关键看你的“四商”指数。
  这第一商是智商。虽然做教师已经很辛苦了,但我想说,咱们还得再勤奋点。上班的8小时之外,多学点专业知识,给自己充充电。这样,你的学科功底扎实了,教学的生命力也会更加长久。到了一定阶段,还能进行专题性的教学研究,丰厚个人的理论造诣。
  第二商是灵商。教师可不是操作工,咱们从事的是灵性的、艺术的职业,所以悟性是少不了的。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感悟教育的真谛,反思课堂的点滴,有一天灵感就会光顾你。
  还有就是情商。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受到学生和同行的喜欢。所以教师要关注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教育艺术。
     最后,教师还要有“意商”。要向奥运冠军看齐,以坚强的意志力去铸就事业的辉煌。

  把握成长的“关键”
  自述者:
汤春燕(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省特级教师)
  2001年参加“百课万人”活动时,我是县级学科带头人,如今已经是特级教师了。这7年变化很快,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时期、关键人物、关键事件三个要素。
  关键事件“百课万人”是我教育生涯的一个转折,对我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记得第一次我自信满满地上交个人的教学设计时,指导老师的提问让我猝不及防:“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体现什么教学思想,与其他人的设计有何不同?”之后,方展画院长的一番话更是点醒了我,他说:“设计课时,多问自己为什么,要知其所以然。否则连自己都不知为什么,怎么让学生去领会呢?”一直凭感觉去教学的我意识到,不能只做执行教案的行动者,而要做教育的思想者。于是我写下了《思想有多深,就能走多远》的宣言书。
  此后的三年,我攀上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巅峰。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如饥似渴地补充着课堂的养分,个人教学实现了从省内到省外的跨越,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记得在金华一所小学上完课后,全体学生写了一封感谢信,有学生还特意制作了明信片,希望能经常听我的课。学生的认可给了我莫大的自信,为实现个人的超越注入了强心剂。
     更为重要的还是教师要练好内功。我认为名师离不开:1.磨课。不断积淀实践的智慧,在研究中创新,在否定中成熟,提升专业素养。2.读书。教师工作繁忙,读书的时间就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先保证去读“不得不读的书”,比如教案设计、教育理论等,在书中找到灵感。3.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是肤浅的,只有思考才能突破教书匠的角色。4.读懂儿童。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育工作才能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寻找适合自己的跳板
  自述者
严丽萍(衢州市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处主任,省特级教师)
  参加“百课万人”活动后,我的视野豁然开朗,主攻方向从上课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如果没有“百课万人”,我可能会一直在低层次的教育实践中迂回,难以觅得事业的跳板。
  “百课万人”对我的冲击很大。记得那时,我的导师卢真金教授亲自跑到衢州来听我的课,上完课后,我们还为一些教学细节争论,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我慢慢地懂得,教师在上课之外还要思考,除了备课,还要写教学反思,从而形成个人最初的教学理念。
  今年我当上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处的主任,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我建议他们慢慢来,首先在自己的岗位上站稳脚跟,不要强求在理念上有多大的造诣。工作3~5年后,有了实践的积淀,可以再更进一步。

  成就学生,才能成就自己
  自述者:
陈耀(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起初在农村工作时我教语文,之后也教过数学,不过最终还是与科学结了缘。虽然那时候科学学科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不高,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兴趣。学校没有实验室,我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做实验。那期间,每个双休日我都和学生泡在一起,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很快一些学生开始崭露头角,我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来到温州市实验小学任教。在校长的支持下,我创建了学校首个少年科学院,后来还建立了家庭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了全校学生。
  感谢“百课万人”,它带给我的启示是“理念先行、成事在人”。我认为,教师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的所有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成就学生,才能成就自己。不要把优质课评比放在第一位,重过程轻结果,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假期时间,可以多出去走走,感受各地不同的教育文化,开阔个人视野。

  专家指路:我们离名师有多远

     普通教师距离名师有多远?方展画首先提出,当前有三个问题困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规范重于创新,学校对教师规范的要求远高于创新。其次,行动重于理念,教师对教案、板书、情境等投入太多,没有形成教育观和质量观。最后,结果大于过程,以分数为核心,缺乏对学生情感和体验的关注。
  当我们的教师遭遇这些瓶颈,又该如何突破重围呢?与会的专家认为,内驱力和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内驱力:做最好的自己
  名师的特征是什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王健敏的观点是,名师是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催生思想,用新的理念设计课堂教学,上的是“有理念指导的课”;名师是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能把握住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地去反思和打磨,产生个人的教育智慧;名师还应该是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心灵,形成并展示出个人的风采和优势。“教师可以据此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驱动个人的发展。”王健敏说。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认为,内驱力是可持续的动力,是成就名师的关键。教师要不断锤炼个人的职业精神,关爱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还要时刻反思自己,在各阶段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教师要达到真爱的境界。”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董惠铭说,爱教育、爱学生、爱专业、爱上课应该成为教师的情怀,不能把教师只当成谋生的职业,更要当成育人的事业,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外环境:名师要有“孵化器”
  “百课万人”活动的成功给予人们很多的启示。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顾玮认为,“百课万人”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创立了全新的教师培养范式,为现行的教师培训机制带来新的思考。同时,这批教师为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典型,今后他们将发挥辐射作用,影响更多的教师。
蒋莉倡导为教师树立高标,用名师的力量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行政部门要搭建各类平台,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同时,尊重、包容、理解、欣赏教师,宣传优秀和先进,为年轻教师树立学习的典范。
  董惠铭呼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他说,全社会要真正尊重教师,不要因为个别的害群之马而否定整个教师群体。要宣传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作用和名师的历史作用,挖掘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比如“百课万人”活动。他说:“这项活动面向年轻教师,与课改紧密联系,有许多教师成功的个案,应加以宣传和推广,扩大知名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