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09月01日 - lindayml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十八小子 2010-09-05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推荐本文 



□ 于艳华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生动精辟的语言典范。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们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和修辞手段。一般来讲,习语用词简单,通俗易懂,但寓意颇深。如果没有习语,我们的语言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因为它们是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手段。我们知道,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说明一件事或描述一个形象,往往需要用大量的词汇,但有时还觉得表达得不尽如人意,而此时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一些习语,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知道习语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能够充分表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所以说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想使习语翻译得通畅、到位,就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下面就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习语,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解释的。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习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原典故的含义。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习语的内涵,应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英语当中的一些习语也含有历史文化背景。如“Homer sometimes nods” 直译为“荷马有时也打瞌睡 ”,荷马是古希腊著名诗人、智慧超人,可能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所以汉语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样利于理解、接受。再如“sour grapes”(酸葡萄则指可望而不可即,得不到就说不好的东西),“Hamlet”(优柔寡断的代名词),“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地理环境差异与习语翻译
  
  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 再如”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 汉语翻译过来是“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处英语借用mushroom(蘑菇), 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而且英国不产竹子,所以英国人就不可能以竹笋作形象比喻。相反,中国人一直不断地赞颂竹子,如画家画竹,诗人吟竹,而且竹笋是一种完全具备“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的植物。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英汉采用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形象的比喻。
  
  三、风俗习惯差异与习语翻译
  
  风俗习惯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联系则更紧密。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比较典型的是对某些动物的态度上。首先说一下“狗”,狗在两种文化中的意义是相差甚远的,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在此句中,英语用dog(狗),是因为西方人对狗有好感,他们不仅把它当作看家护院的动物,而且还把它当作忠实可靠的朋友。再如“a 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his) day”(人总有得意时),“topdog”(最重要的人物)。然而中国人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厌烦鄙视狗这种动物,狗在汉语习语中却常常含有贬义,被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同样中国人非常喜欢猫,在中国文化里,“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而在西方传说中,“cat” 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因而“She is a cat”若直译成“她是只猫”可谓词不达意,其实它的真正内涵是“她是位包藏祸心的女人”。再如英语说“as timid as a hare”,汉语则说“胆小如鼠”。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鼠是胆小的象征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信息传播尤为重要,翻译作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桥梁也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曾一度被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但事实上,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活动,形式上虽是语言字符的转换,内容上却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永远与文化脱不了干系,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思维方式的影响

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东方民族惯用具体性,由多到一的综合型思维方式,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横向铺叙,注重整体和谐。有时英语的一个长句需要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而汉语中一个意群的若干短句却可以合译为一个英语长句。英汉民族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等的不同。如此例句:“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如直接译成:“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树叶才慢慢的落下。”这种翻译显然受到了语言形式的拘束,译句结构混乱,呆板没有条理性且语言支离破碎。如将译文译成“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们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就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段精彩的翻译。再如奥运口号“北京欢迎您!”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们常见的译文为“welcome to Beijing!”翻译中句式的改变,使用英语祈使句,恰当的表达出中国人祈盼奥运的热情。如译为 “Beijing is welcome you”,则语气过于平淡,效果大打折扣。

2、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的影响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的许多圣经故事、文学作品等以及中国的神话、典故、诗词歌赋等也被各自接受和欣赏,翻译也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翻译就必须是历史典故和历史文化的翻译,而不单单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例如:在《旧约 创世纪》中,有这么一句话:“Can't you see it is an apple?”字面意思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苹果么?”根据历史典故,我们知道夏娃受到魔鬼的引诱吃了善恶树上的苹果,触怒了上帝。苹果(apple)一词也就成了陷阱的意思。所以,此处译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陷阱么?”更为贴切。风俗习惯更是如此,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精确性。如汉文化中,人们崇尚“民以食为天”,见面问一声“吃了吗?”,一则表示关心寒暄,二则也是正式交谈的开场白。但如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则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也不能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译要在双方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3、宗教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信仰佛教,相信佛主主宰一切,而欧美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汉语中有“借花献佛”、“缘木求鱼”等成语,英语中也存在“God bless you”、“God be with you”(上帝保佑)等习语。中西宗教传统的差异使得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语中的:“end of the world”,从字面上很容易译为“世界末日”。但在基督教的教义中,“end of the world”意为“judgment day”,是上帝审判人类的日子,那一天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魔鬼被投入硫磺湖里。此时翻译要达到精准,就必须受宗教文化的局限。

4、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造就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翻译时必须顾及双方不同的价值观,才能被对方理解接受。如:英国主要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也有深厚的情感,因此英美人的价值观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英语中就有“as strong as a horse”的说法。而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中国人对牛热爱和赞誉因为牛秉性勤劳忠厚。所以英语的“as strong as a horse”,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译为“力大如牛”才精准。另外,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翻译的过程中如不注意,就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白色象征肃穆、哀悼,而红色则是传统的喜庆色彩,因而中国婚嫁称为“红事”,丧事则称“白事”。但多数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感到费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审美观中,白色象征着纯洁、素雅、坦率、单纯、快乐和明亮。西方人婚宴多为白色,而丧葬则为黑色。所以翻译时,最好不要把“红”、“白”两种颜色译出,只说weddings and funerals(婚礼和葬礼)。因为把白色和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而把funerals(丧事)说成是happy occasions(喜事),会让西方人吃惊。

5、地域环境的影响

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等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不仅影响着各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理解、语义联想和情感,这就对翻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李白《江上咏》的诗句中有“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此处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西北流”。我国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李白用“西北流”喻指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可能与江河永流。这一比喻是基于我国的地理特征,但由于英美国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相异,如采用直译法,很多英美人可能并不解其真正含义,这就要求翻译“西北流”时应做适当的变通,于是译成“But sooner could flow backward to is fountains; This stream, than wealth and honor can remain.”这样译文中用flow backward(倒流)的方式表达了原文中“西北流”所蕴含的“不可能”之意,但却不能体现原文的工整对仗及中国的地域特征。

总之,翻译不仅是语言表面上的问题,更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翻译的实质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最终目的除了传递原信息外,更要传递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语篇中不同民族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所包含的文化语义,分析隐含在原文背后的文化因素,在不违背原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的文化蕴意。因为只有在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翻译,才是精准有效的翻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