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1)

 赵式太极 2010-09-07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1)

(2008-12-22 10:37:48)
标签:

文化

分类:太极拳

[第一篇]程序浅论

近年来,国人习太极拳者日众。海外之太极拳运动,亦已风起云涌,蔚然成风;澳大利亚有一位老外,自办太极拳班,一口气竟办了130多期。噫吁嘻,传世已百余年之太极拳,真乃中华民族之文化瑰宝、武术精华是也。

《太极拳谱》、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内,已在理论上总其大成,久为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以此论为圭臬,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各名家太极拳,以其系统科学化之内涵与外延,独领风骚,独步天下,决非偶然。但求得太极拳之真缔,却并非易事。太极拳名家李雅轩曾笔之于书曰:“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真传,就算一辈子,也是瞎捣鬼,那就不止十年而已。”

“真传”二字,核心在“真”字。故有志于太极拳之有心人,上下而求索者,惟“真”之一字耳。

        

程序浅论

甲乙丙丁,是一种程序,可谓之:“顺”。丙乙丁甲,是另一种程序,可谓之:“逆”、或“乱”。

学、练、用太极拳,程序要摆对,要求顺,而去逆、避乱,才有能量之存储,功夫之积聚。练拳架不过数月、年把,着数不热,僵力未化,懂动尚未阶及,就要上台出场去表演功架,找拳友同好来切磋推手,误人误已之外,更逆于程序,乱了拳理,全身上下硬邦邦,再也得不到太极拳之“真”矣。

程序之任意倒腾、颠三倒四,以致拳架走样、拙力缠身、舍人从已、不丢即顶,决非小事,而是学、练太极之一大弊。

学、练太极拳的大面上的程序,即《太极拳论》所述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此言中之“力”,当作“功”字解,决非硬力、拙力、僵力也。

“着熟”二字,包括了:拳架、阴阳、松软、轻柔,匀净,以及节节贯串,还包括:腰、腿、足、记、臂、肘、掌、指、目、颈……之体练,以及其间丝丝入扣之紧密融合,更包括练心、练意、练气与练神。气与神,便是内功,而不单是拳架外形动作。

“着熟”之各方面、各内容,都有各自的“程序”,只能求其“顺”,不能得其“逆”与“乱”。用一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循序渐进”这么四个字。急就章,是学不到、练不成太极拳真功夫的。

盘架子,当然自“起势”始。拳架也有其自在、自为的“程序”。先贤编得太极拳的拳架若干势,大有缘由,大有深意。“用意不用力”,仅有五个字,初学盘架子,常常就在“意”与“力”之程序上犯糊涂。全身松软、完全无力,拳架都摆不出来,哪有“太极拳”之影子,哪有什么“用意不用力”之可能?所以盘架子的正当或正确之程序,乃在用力、减力,求意、用意……这么个小小的渗透、转化的过程中,勤练而求索之,才是“正办”。

“循序渐进”,其中的“序” 字,就是“程序”。其先后排列,是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的。练体,练气,练神,这是一种程序;先练架子,再求着熟,更求懂劲,再阶及神明,这是另一种程序;练拳架,学推手,再散打,这又是一种程序;始自起势,而搅雀尾……终于收势,还原,这也是一种程序。而最重要的程序,在于外—内—外—内……而以内功为贯串始终之主线。

舍此种种程序,不足以言太极拳。

肢体松软,内气充盈,神意之灵静……亦程序也。无十年八年的由外而内,以内御外的练拳功夫,是达不到神意灵静之境界的。李雅轩将太极拳力的性质与内涵,分为五个等级:“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软劲。松软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这又是另外的一种程序。“太极拳功夫,其最高者,是找虚无的气势,有了虚无的气势,才能感应灵敏,才能融化万物,……所以首要在稳静安舒上着手,以养其虚灵也。练虚无气势的功夫,初步必先找柔软,再找轻灵,有了柔软轻灵之后,才可以找虚无,久而久之,便可有出手包罗万象的气势,如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即不专注意某一手、某一式、某一部,是要处处有照应,处处有感应,将神智烛照周身。”学练太极拳,由硬到软,由僵到柔,由重到轻,由滞到灵,由实到虚,此乃太极拳程序之精要所在也。知之为懂劲,而后身体力行之,谓之“运化”,渐至内外相合,开合相济,阴阳相生,处处、时时一阴阳,谓之“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所谓“从心所欲”,就是完整的、彻底的“舍己从人”,才能算是“阶及神明”。默识揣摩,是内功。时时处处默识揣摩,才能去僵硬而得柔韧,进而求得自然天成,才能取程序之“顺”,得着熟、懂劲、“阶及神明”之益也。        

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拳架有同有异。学一家,即精一家,不要杂学,是对习拳者最简单的要求。

各家太极拳皆武林奇芭,不可以高下论。惟拳架虽有异,其理应一:皆以《太极拳谱》为根本、为依据也。这恐怕还不能算是离经叛道之逆耳狂言罢。

练拳架,一式一式地学而时习之,以求“着熟”,这是外形,动作的程序。“逆”不得,也“乱”不得。由有力、而减力、而微力、而松软、而练意练神,以外养内,以内御外,这是外—内—外—内……的“顺”的程序;也“逆”不得,也“乱”不得。拳架未熟,拙力未除,火急火燎去熟读、苦练先贤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去我胸部。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进而练拳时无人却如有“敌”,程序就大大地颠倒了,搞乱了。“形似”、“神似”、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这些忠言,都被抛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矣。

“打好基础”这四个字至关紧要。“基础”这两个字,就还包含着多元的系统运动与运动的程序。每一动作、心意、内外,程序,都与现行日常生活的习惯大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不下功夫勤学苦练,是决然不成方圆,不成气候的。

学太极拳者苦恼颇多,其中之一,即来自通病——系统程序不对头,不“顺”反“逆”,在“乱”中走上岔路,几年、十几年,了无进展,徒然得个拳架子,不过相当于一种体操锻练,聊以自娱、哄人耳。

重要的程序是什么呢?那就是起自着熟,转而懂劲。

“ 懂劲”这两个字,就有先外渐内,由外而内,由内形外,以内御外……这样的永无终结的、辩证转化的程序在。只求“着熟”,拳架“形似”有余,施施然再练上十年八年,程序链就断裂了;这就失去了大极拳之真,仅得其皮毛、架子而已。当然,人皆有自由这么做、那么做,不求太极拳之“真”,谁能说什么话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第二篇]通体松软浅论

无论哪一家太极拳都要盘架子。外形动作之程序连接,乃定势也。学而练之,就是了,难在于由外而内,这个程序转换,颇为不易。

杨澄甫于《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中,指出:“……愿后之学者,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欲求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细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以致湮没昔贤之本意。”

杨氏此言,分明以“内”为重。“惟内之是求”、“必求意合”这两句,则为此言重中之重。不过,后人练拳怎样由外而内,由“形似”而“意合”,他却语焉不详了。

盘架子、练拳式,求形似,得“着熟”,是形体动作之锻练,还没有“惟内之是求”的门道在。求其门道,是先把盘架子而着熟的全过程,作为通体大松大软的求索之通道,否则,就一定做不到“惟内之是求”,做不到“意合”。

倒过来说,意之合,首在于练拳架之通体、全过程之大松大软,求其慢、匀、轻、松、软、柔,处处贯串、节节贯串。这些原则道理与现实生活,为人习惯,大相径庭,有时甚至完全相违背。如以卧、立、坐、行为例而察之,凡人日常用力,心意、精神皆专注于用力点,其力皆大于摆各种姿势、行各种动作所需之最小之力。所谓化去拙力、硬力,就是在吾人练太极拳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通体放松柔软,以意行气,只用最小的力去摆姿势、行动作。这就是由外而内的第一步。无此一步,是决然求不到、也得不到太极拳之真髓的。

举太极拳“起势”为例:双手由下向前往上徐徐提起,此“徐徐”二字,动作慢而匀之谓也。“提起 ”二字,即指动作。其要领有四:其一,用最小的力;其二,“一动无有不动”,膝、腿、腰、体、肩、肘、指、掌、呼吸都以“最小的力”开始动作,叫做:“周身一家”;其三,以肩为小轴,以腰为大轴,腰带肩,肩带肘,肘带掌,掌带指,而绝非相反;其四,“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心神内敛”、默识揣摩,此乃“ 由外及内”之正当通道。心神专一,来自心神内敛;内敛,才有练内功之一点苗头。

杨澄甫释太极拳起势曰:“……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成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谆谆数语,是由外及内、内外兼修之灌顶醍醐,金玉良言。

不明是理者,难得不忽而略之,抛而弃之;知之却非必得,其难惟在于行耳。知而行之,才能求太极拳之真,无知或不行,不足以论其真,行其道矣。

于此,学拳者便有了三条路:其一,全部学会,练完拳架再专求其大松大软,再求其意合,再“惟内之是求”;这是大多数教拳、学拳者惯走的道路;

其二、练一式,即求一式之大松大软。得其精要,再学下一式;这是张义敬力倡的办法:

其三,学几式,或几十式,再求自己通体大松大软;得其基本松软,再学后面的几式,或几十式;

其四,每学一式,即内外兼顾、兼修,不求其臻于至善,只是“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求其内外皆有三分、有五分、有八分……内外皆求,皆练,互相不断渗透转化。

上述的“其四”,为其一、其二两端之尽可能的充分的融合。

取其四,难上难,非一蹴可成,亦非旦夕之功也。

但倘若要求索太极拳之“真”,恐怕只有这条路好走一点。

用上述的“其一”,可能拳架尽数在外,难免失之于紧张僵硬,犯了“惟外之是鹜”的毛病,改之大不易。

用“其二”,人皆缺足够耐性,亦有失于节节贯串之意,而且后面几十招或十几招易犯生疏、僵直之病,搞得不好,“虎头蛇尾”之弊,恐在所难免。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大松大软,其阴阳相济在哪里?

愚意大松大软之阴阳相济,至少有:天地之坚实与自身通体大松大软,一也;“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二也。至于“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皆含阴影相济之道。但松柔则是其基础,是其灵魂。

求大松大软大柔,惟在意。大脑意识指挥微力动作,才能渐渐以松软为主,拳形为次。不用心、不用意,就一定会颠而倒之。内外颠倒,或有外无内,都不能算是真的太极拳。

各种太极拳之书籍文字,大抵详述动作,而独缺具体指导,如何意注松柔,教学者双方都难能“惟内之是求”。无全身大松大软之练意,则万难以柔克刚,更达不到“发劲须沉着松净”之境界与水平。

《太极拳论》有两句话:“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可见各个拳势见之于散手、实用,既可能很慢,也可以极快,完全随对手的拳或手的速度而定。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地随对方出手之速度,在不丢不顶这种灵敏触觉中或快或慢,才是正道。谬传“以慢胜快”之语,与“舍已从人”完全相背,一误也。

然而吾人要在实用时能够极灵敏极快速,则必须有大松大软练拳架之多年基础。正如钢琴、提琴、二胡、琵琶等乐器演奏,必自极放松、极缓慢的日常练习始,并持之以恒,才有异日之灵动快速之演奏技巧,才能借技巧而表达音乐之深厚感情。

松软轻柔,遍及全身内外,肌肉、骨骼、血管、筋络、心意、精神,莫不如此。肩、肘、腕、膝、足、腰、脊各关节,在掌势开时,皆须松开,拳势合时,各关节自然回收。初练拳架时,松开关节也得用最小之力,否则关节仍然如日常生活习惯紧缩如故。在松开关节之力,已臻极小,甚至几近于虚无之时日,则关节缩回,纯属自然,用力则拙,而且必致耸肩缩背之弊。双腿、双足,承全身之重,在虚步、移步时,以意引气,极轻极柔地伸展下肢各关节,便是此中精要。

[第三篇]腰为主宰浅沦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中第三项,曰:“松腰”;指明:“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这段话不长,却字字句句皆珠玑;与《太极拳论》中“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歌》中“刻刻留心在腰间”,《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气若车轮,腰如车轴”诸言皆相吻合,决不可等闲视之。

学、练太极拳常有之大弊,为腰不转、不活、不松,僵力、拙力、硬力遍布于手、臂、腿、脚,用力完全失却太极拳“腰为纛”,带动全身,大松大软之本意。习拳者就这么着练上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窥太极拳之门径,徒然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腰之僵硬,乃人之通病。因为在生活中,凡人皆大抵无转腰、松腰,以腰之转动带臂、腿而至手、脚之日常动作也。凡人练拳架多年,而无腰之转动、松软,就已背叛了太极之要旨。内家拳传诵之“太极腰、八卦步”,这六个字,当然就完全落空。

松腰既然与日常习惯相背,学拳式、盘架子的过程中,就不能不专而注之,习而练之,时时牢记并实践“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之言,才能有所得、有所进也。

可惜得很,大多数学练太极拳者,腰部均不转动或少转动,多多少少皆得僵死之病。

如有志于求太极拳之“真”的有心人,无论年龄大小,均宜在练拳架之起始、之全过程中,苦练腰转动、松软、轻灵之辅助动作。其法乃端坐椅凳上,全身放松,虚领顶劲,腰自然松直,闭目舐舌,七分意守丹田,三分意用在左右转动腰际。冥想“腰为车轮”,则左右转动腰部,自感如横划阿拉伯的“八”字;以意行气转腰,始则十数度、数十度,而后约一百八十度。数分钟后,如有疲累感,便是有僵力在腰,于是再求其沉着松软,再求自己的手、臂、肩、腿、脚、体……无任何硬力在,再转挤腰,便是正途,可臻佳境。

这种练习法,乃舍却所有的手、脚、肩、腿的动作,而专注于腰部之松软、转动也。腰不松软,就转不灵、转不动;不转腰,就得不到腰部之松软,一而二,二而一也。

以杨式太极拳之“预备式”为例,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两臂下垂,全身放松,颈宜直,膝微曲,此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之起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句中的“无极”势。习练太极拳者取站立之“预备式”,维持此式不变,在上述之坐式转腰若干年月后,再练立式转腰,还是七分意守丹田腰际,三分意渐布全身至手脚端部,求其大松大软之中,微有鼓荡之意。

久练此二式之外,按此要领,随时随地皆可练松腰、转腰。惟意守丹田腰际,松、软、匀、慢,转腰,此二“要点”得须守,理解与做到腰转动幅度不大,亦可得其益,或其功也。

“腰为主宰”这四个字,实为极难;但不得不练,不得不求,否则上下肢体决然不通,身心必然散乱。“主宰”两个字的意思,在于腰转动在先,再带动肩、腿。臂、掌、脚,皆无分毫之僵力。上肢之动,有点像老人晨练之甩手活动;下肢之动,有点像八封掌之趟泥步,而其松软尤为过之。

这种以腰转动来带动全身四肢,是“周身一家”之体现,亦太极拳之精髓所在。而学练起来又极难,因为这样以腰为主宰的“周身一家”,与人们日常用力的习惯完全相反,与常识完全相反。

学、练太极拳之通病在于“形似”而缺“神似”。在于以手、足练拳,而腰部僵硬,更无腰转动而带肩、腿之可能。腰不松软,什么“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什么“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就都成了空话。

以腰转动,带动四肢,或坐或立,皆可分练。练上肢,是上肢完全松弛无力,七分意守丹田腰际,匀松缓缓转动,三分意先注于肩部,求其大松大软,两臂便有前后曲线摆动。这种摆动的自我感觉,积而蓄之,其后,便可在盘架子时候,时刻用之于不同上肢之拳式。

转腰而动腿、脚,更是难上难。但不学会、练熟,却又是决然不行的。其法在于上身、上肢完全松软,七分意守丹田腰际,三分意注髋骨之灵活松软,被腰转动带动之左腿脚或右腿脚,被转动的腰带动,自然前移或后退。完全无力之脚掌,可任其在地面上极轻极软地被拖动,不必人为地提举离地。此谓之真虚步。练习者亦须留神积聚这种先转腰,以转腰带动大腿动作,小腿与掌则完全松弛无力之自我感觉。如此练习日久,才能略得“腰如车轴”、“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之意。

腰部的整体运动,可分为四:前后、左右,形成孤形运动;旋转,形成圆形运动;沉降与提升,形成上下运动。有学拳教拳者,把腰部运动定位、定势于一个平面上,就取消了腰与体之起伏动作,既消灭了沉降力,也根除了提升力与腿足的软弹力。

身、臂、腿、脚得完全松柔,才能做到以沉劲为主。每一拳式,俱有起有沉,时日既久,脚可全盘松柔,双腿才能有自然的软弹力。腰部的转动,圆形、弧形的轨迹,便会有不同角度平面之倾斜度。如此,松胯、开挡就自然而得矣。

太极拳式中,以转腰而带动四肢之原则,须贯串始终。练此较难之拳式如:“左右倒撵猴”、“左右分脚”、“转身左蹬脚”、“左右打虎势”、“回身右蹬脚”等,则须勤练、久练,按上述要领,重复几十遍,几百遍,尤须“默识揣摩”,方能得其精要。“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撵猴”四式,都要转腰一百八十度;求其始终匀净与松软,乃其难处,乃其要旨也。

习拳者于此渐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积蓄,得其自然,则其手掌走极细小的弧形,皆腰走弧形之转动,带而动之者也。当然,有时小臂亦有弧形动作,可能略快于、或略慢于腰之转动,并兼有左旋右转之小动作,这才能形成腰有螺旋力,而小臂与掌同时有缠丝劲。这样的太极拳,才能“以心行气”,才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才能登堂入室也。

注:本文已发表在《武林》杂志

[第四篇]“气宜鼓荡”论

 

中华民族有两大历史文化瑰宝:中医和中华武术。

在传统武术中,太极拳与中医理论最为相近、相通;二者皆得人体生命规律之精粹,可以说是哥俩好、一家子。中华武林丛中,太极拳独具搏击、医疗、健身、长寿之理、之利于一身,良有以也。

数百年来,在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有着几乎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弄不懂的“气”在。

“ 气宜鼓荡,神以内敛”,“虚领项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陷忽现”,《太极拳论》之句也;“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求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气宜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腹松气沉入骨”、“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乃《十三势行动心解》之摘句也;“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净气腾然”、“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之话语也;“以心行气——意到气亦到”、“务令沉着,久则内劲增长,但非格外运气”、“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自能从心所欲,毫无阻滞”、“以气运身——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行气宜鼓荡”诸句,见之于《太极拳体用解》;“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见之于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

非武术之经典古籍论述“气”者,亦多矣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等等,等等。太极拳理论、实践中的“气”,大抵是中华文化“气”论之中的一个小小板块。

不过,千百年来古书、诗词、医籍、拳谱……中所述及之“气”,包括前引之太极拳论述中的“气”,到底是什么,今人恐怕还是不太明白,不大清楚的。仅以太极拳论述之“气”而言,究竟如何“直养”,又如何“鼓荡”?“气沉入骨”,怎样“沉”法?“气贴背”,怎样“贴”法?“以心行气,……收敛入骨”,怎么解释,怎么做?……凡此种种,对众多拳家,恐怕还都是问题。加之以拳谱里缺少文字、难有义释,就难免使若干教学太极拳者,拙于言辞、难以譬解。这么一来,以“气宜鼓荡”这四个字打头的太极拳“气”的理论和实践,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化为一团混沌,不知其可,或缺陷,或落空。不少太极拳习练者,于所谓之“气”也者,就只好失之交臂,遗恨人间了。

其实,以最简单的话来释义,所谓人之“气”、体之“气”、拳之“气”,乃人的思维、人体的功能、能力、能量、粒子流及能量场之总称之谓。“气”也者,在现代科学理论中,即是生物能或生物能量及其能量场。此中包括: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力、生物光、生物微波、生物电磁粒子流,等等。

太极拳是内家拳之一种,要练“气”。此“练”,包括:养气、蓄气、沉气、运气、用气、平衡气……,分而合,合而分,由局部而总体,由总体而局部,由气入血,由血行气,由气而拳,由拳而气,拳架技能、武术动作与意气之交互运作,生物能量之存取储用相结合,相交融,相渗透,相转化。这就是太极拳“内功”之所在。

中医理论和实践,有气血论。此论与太极拳道理大抵相通。气为功能,属阳,血为器质,属阴。人体经络,乃生物能之大通道;人身穴位,乃能量收放、转换之枢纽点。在太极拳功夫中,拳式、功架、动作概属形体活动,在外,属阳,“气”存蓄于丹田,引随自心意,行之经络,鼓荡于周身,与动作相配对,属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时时处处皆有一阴阳,阴阳相生,虚实相济,这样的太极拳,才能是真正的内家拳,才能马马虎虎算是“懂劲”。“懂劲”之后,略窥“阶及神明”之门径,进而登堂入室,也就顺理成章,不算难事了。

现代生物医学理论对人的大脑研究,至今尚处于启蒙起始阶段。但已有明确的理论和实验证明:在心身沉静超过一个界限后,人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此物质是人的语言感觉信息之一种载体,也确实能推动人的思想感情、生命健康向良性平衡状态转化。1994年2月18日美国《科学》杂志为此物质定名为Agmatine,可暂译为“精胺”。此“精胺”,就当仁不让地和太极拳之理论与实践有了那么一点不大不小的关系了。其枢纽,即在于“心身沉静”这四个字。

习练太极拳之要旨之一,在于松柔沉静。所谓先天之气,即大脑、器官在适度沉静时候所衍生之“精胺”、信息以及诸般生物能量、粒子流等等,得以重重积聚,生生不息;蓄之于内,为气为劲,形之于外,为太极拳式、功法。以心意领引徐缓动作而养松柔沉静,以松柔沉静而练气;蓄之于内,存储于丹田;收敛入骨,则鼓荡于全身。源远流长的太极拳功夫,就在这样的反复渗透、转化的过程中,日渐增长,进而与日月同辉矣。

那么,习练太极拳,到底是“气宜鼓荡”,是“收敛入骨”,还是“气守丹田”呢?

答曰:皆是。

概要而言之,意守丹田,即气守丹田,是习练太极拳贯穿始终之根本。虽曰贯穿、曰根本,却不是像气功静坐或直立练气那般的全心全意,而是守其大部;八成、七成、六成,皆无不可。余下二成、三成,留由意引;其中,二成转腰,一成贯于手掌,或手足各半。意聚丹田为主,意分而注于腰、手、足之动为辅,“气”就随之鼓荡并贯穿其间。

这是第一层次的“气”之分布。

杨澄甫《太极拳练习谈》论踢腿与蹬脚曰:“踢腿时则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脚)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此段中之“注意”二字,在心在意而不在力,即“鼓荡”真气之意。此时的“注意”,不妨碍沉到丹田深处之整体含神养气。肺之呼吸,身之开合,动作之收放……心意沉着,兼以气之鼓荡,如此就能渐得周身一家,身心泰然的真功夫。

丹田七、动腰二、收放手足各五分云云,似有比例,其实彼此却是无界限、不固定的。其间有种种之变。练不同拳式、功架,以及盘架子时、定步推手、散手……意气之分布与其间之比例,皆有不同,但意守丹田却应始终占其大头,大抵在七、八成之间,甚而至九成,只留一成转腰、动手足。这一成、半成,意在腰手足之动,随拳招之熟练而沉静自然,还可能递减,但总归还在。“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就是这个意思。

得此意,练拳便能轻柔,继而松软,再而轻灵,最后就可能到达周身一家、动静内外合一的虚无境界。发之于力,即得轻柔劲、松软劲、轻灵劲、虚无劲。

这是第二层次的“气”之分布;是动态的分布。

存守丹田之气,得气之静,属阴;转腰、动手足之意引气,得气之动,属阳;意引气行在内,属阴;功架形体动作在外,属阳。此皆阴阳合一、虚实相济。动作、意气自左而右,又自右而左,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骨节松开又自然回缩,回缩又松开……凡此种种,皆阴阳互易、虚实转换是也。《太极拳论》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循此以内御外,以意引气,约四、五年后,盘架子时,可能有骨节辟拍作响之声。这是好现象;不过不能刻意求之,即使求之,恐亦未必能得耳。

意引气行,周身节节贯穿而不断,是阴;守中有动,是阴中有阳;周身轻灵,全部动作也要贯串而不断,是阳;动以意引,是阳中有阴。左足实,右足虚时,七分意贯右肩、臂、手、掌、指,三分意留左肩、臂手掌、指,手足之虚实正好相反。拳式变,左足实,右手亦实,手足之虚实还是相反。此“实”皆不是力,而是意,是意所导引的气。种种实与虚,于是构成一种上下交叉的不断变动的动态平衡。气的鼓荡,造就了这一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则体现了气的鼓荡。

左右足虚实互换,左右手实虚、即意引气行之注处亦互换。在互换的进程中,意气之收敛,与动作之回合一致,在感觉上,自己的全身心似乎缩小到脊骨、丹田,接近于一无所有即虚无之极;此为合、为阴。继而意引气行,转腰、注手、伸脊、虚领、拔背、骨节松开,如伸足懒腰,如拥天接地,此为开、为阳。一合一开,亦为阴阳;如此连绵不断,还是阴阳相济。这便是意气收敛于骨,存守丹田,再伸展拳势,行之于腰际手足动作之巅项,进而顶天立地的过程,也就是意气鼓荡的过程。此过程自起势而至收势,一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毫无缺陷,凹凸、断续处,即《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气宜鼓荡”之真实道理是也。

如此,太极拳才能算是:“长江大海”,才可说是:“气遍全身”。

得此理,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而用之,亦可大得其益。

在日常动作中时时处处意守丹田,即或仅有其三成、五成、七成,周身松软、轻灵,难得僵硬,难得疲累,有长劲,有灵性,周身舒适,心情愉悦,常得事半功倍之益。久而久之,就为自己积蓄了能量,延长了自我生命,保证了心身健康,好处无穷。当然,这也是一种虚实、一种阴阳、一种习练、一种修行。

“气若车轮,腰为车轴”,“气宜鼓荡”,十二个字而已,知之易,行之亦不难,无论于太极拳、或于日常生活,惟贵在坚持,重在坚持耳。

注:本文已发表在《武林》杂志

[第五篇]阴阳相济论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动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相济。知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一段话,出自明朝王宗岳之《太极拳论》。

有其它书籍转载此文,多了几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文中间的“粘即是走……阳不离阴”十六个字,对“阴阳相济”这四个字加了一番解释,意思就更加清楚了。

太极精髓,首分阴阳。

阴阳体现于拳,就是明内外,分虚实、辨开合、析柔刚。阴阳相济,或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时时刻刻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渐变而互换,就是太极的圆象。圆象乃太极本相,本相始终有阴阳并存、共生,有二者之相济相长;其变,就是太极之旋转。这种旋转,如环如球,无端无隙,节节贯串,周流不断,所谓:“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这就是:周身一家,处处皆有阴阳在。

太极拳盘架子、推手、散手、技击……概无直线动作,更无空隙间断。整套拳,始终以腰为轴,头、手、臂、肩、身、腿、脚的动作,皆走或圆或扁的弧线;其转折处,还是走大大小小、正正斜斜的圆形弧线。所谓走弧线,就是身手永远阴阳相依,互生互变之谓。

足掌与地自然相接为根基,并无动作,为静,属阴,周身如太极旋转,为动,属阳。进身退步,虚脚渐实,实脚渐虚,就是以阴生阳,以阳引阴。无论由实而虚,或由虚到实,都无骤变、突变,而是缓慢而均匀的虚实转换,此虚一分,彼实一分,身躯重心,随腰轴之螺旋形旋转运动而前移或后退,始终在虚实分明、同时又虚实交替的腿、脚之旋转活动范围内。如此乃能稳定整个身躯,并蕴蓄无尽无休的圆转柔和之意、气、劲。

一脚实、一脚虚,容易做到;但此一脚由实缓慢均匀变虚,另一脚反之,时时处处如此,却颇为艰难。这样的动作,必须松软轻灵。而其虚实阴阳始终似有似无,就更是难上难矣。

“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乃由内而外,用意不用力而练就的“周身一家”。此“周身一家”,还是“一处有一处虚实”。譬如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此实为意,而不是力。左手为虚,与左脚之实相配合,左侧为上虚下实,而右侧则为上实下虚;于进步、退步之间,进而柔和、缓慢、逐渐转化为右脚实,左脚虚;同时随腰之旋转,上下进退,左手转为实,注以七分意念,而右手则转为虚,只留一分意念。此时则是右侧为上虚下实,左侧为上实下虚。

明乎此意、此变,才能算是略窥“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之门墙。

左右掌、拳、指之旋转上下进退,也是虚实分明、阴阳分明。

常人练拳比较熟悉的双手如抱球,进退旋转而交换双手位置,就是比较形象的阴阳合一,虚实互换的动作。

在盘架子或推手过程中,骨节伸展为阳,其自然回缩则为阴;全身躯伸展开放为阳,缩卷阖收则为阴;习练拳架,上起为阳,下沉为阴;自然呼吸,吸气为阳,呼气为阴……阴阳交替,无所不在。

《十三势行动行解》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亦是阴阳相依存,相生发,相转化的规律表现。不过,习练太极拳者须以正确的方式方法,经多年苦练,才能得到这种转化。

“ 阴阳相济”,是太极拳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非人力所能强求,也非教条所能制约者也。《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气宜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气宜直养,本意即是“鼓荡”。以最小的力盘架子,意引气行,由阳而阴,由阴而阳,就是“直养”和“鼓荡”。没有意引气行,仅仅意守丹田,四肢就极易用上拙力,亦无阴阳、虚实、开阖……之分别、之转化。

“劲以曲蓄而有余”者,要点亦在阴阳相济之道和阴阳互易之理。

李雅轩论“劲”,有五种:硬劲、僵柔劲、松软劲、轻灵劲、虚无劲。后三种劲,都须贯串阴阳并存、阴阳转化之拳理,才能清除硬劲而臻其松软、轻灵、虚无。得轻灵劲,才可入神明之门;得虚无劲,方能阶及神明。曲蓄二字中,曲为动,属阳,蓄为静,属阴,阴消阳长,阳消阴生,曲蓄交替如车轮转动,进而积蓄能量而为内功;外形动作皆柔性曲线,行而为拳。功和拳,亦有阴阳相生、阴阳并存的基本道理在。

道家的《阴符经》下篇有两句话:“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自然之道”,即自然天成的动态系统平衡震荡态是也。凡动态系统平衡,无论大小,其能量场必定最大,效益亦最大。所谓之“天地万物生”,当然亦包括内功与外拳之生。陆潜虚注释上述之文曰:“浸者,渐渍不骤之意……夫阴之胜阳与阴之胜阴,皆自渐进。”如此无断续的渐进状态之阴阳转化,乃是动态系统平衡的自然之道。

学练太极拳,阴阳相依相生,其过程就是“浸”与“渐”,即“运劲如抽丝”之谓也。不松、不软、不轻、不灵、不匀,就不能体会阴阳之道,当然也就没有可能练得什么内劲、内功。

中医古论曰:“阴阳离决,其人乃绝。”太极拳亦如是:有阴无阳,就不是太极拳;有阳无阴,有外而无内,有动而无静,有形而无神,僵硬挂帅,拙力当家,学上十年八年,当然也算不上是太极拳。

拳理是道,为虚,拳架是形,为实。偏于练拳架而舍拳理于十万八千里外,就叫做:有阳无阴。此拳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举一个很小的实例来说:学拳者大抵却十分熟悉的搅雀尾式中的按,为双臂由曲而直,双掌向前推出,右腿逐渐弯曲,成为实步,左腿渐直,变为虚步。如以阴阳界分,自左腿弯曲为实的后坐式,向前推掌时,乃以自右向左的极轻微的转腰,带动右肩、臂、肘、掌前行、上行、意气鼓荡在右上肢,偏实为阳,左上肢则虚随为阴,除小臂有转动外,左右两掌尚须微微外分,为开,属阳,只此一瞬间,右上肢由虚变实,即阴消阳长,左下肢则由实转虚,即阳尽阴生。此时双掌再内移,则由开转向合,意引气行,由右掌收敛,经过丹田及腰脊,而转向左掌,腰部即改为自左而右轻微转动,带动意气所注之左掌向前,右掌虚随之。

凡此种种动作,皆为弧形,皆以最小之力为之。从力角度而言,左右上肢皆因最轻微之力而动,不同者,惟在意气始终在全身、四肢圆转运动,自左而右,又自右而左,似有似无,鼓荡不息,从而分阴阳,并匀静轻灵地交互转化耳。

练此搅雀尾式“按”之动作的通弊,在于:周身僵硬,无转腰,无虚实,双掌平行同力推出,右脚用力后蹬,而弃绝圆转如意、周身一家之道,失却阴阳之理。这就大大违背了杨澄甫“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的本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