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方案

 昵称3221681 2010-09-08
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表中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该课程在学分结构表中,占最低必修学分(116个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144个学分)的16%。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一、实施原则
1、遵循《高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及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3、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5、每学期每个学生开展1-2个综合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构成
1、研究性学习活动:必修学分15分。分两年学习,其中高一年级5分,高二、高三年级10学分。
2、社会实践活动:必修学分6分。分二年学习,其中高一年级军训2学分,高二年级2分学。其它活动如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打扫包干区、值周等)、郊游、社团活动等三年合计至少有一周时间,计2个学分。
3、社区服务:必修学分2分。分二年学习,其中高二年级1学分(5个工作日),高三年级1学分(5个工作日)。
三、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课程委员会领导,教务处、教科室具体管理,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相互协调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
(一)教务处职责:
1、成立校课程指导中心,负责学生课程学习指导。
2、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和教师选课、制定课题,安排课时和教学场所。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与相关部门协作,编制学生《社区活动记录卡》和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二)教科室职责: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教务处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参与。
2、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向教务部门提供修正建议。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改进意见,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4、建立课程资源库,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三)政教处职责:
1、与教务处合作,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
2、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3、对校外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四)年级组、班主任: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配合教务处、德育处做好协调教学的工作。
2、协助教务处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并对此进行管理。
3、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非智力因素评定。
4、成立班级学术管理委员会。
5、成立年级教师学术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终认定。
(五)科任教师:
1、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3、编辑教学案例,提交给教务处,作为教学成果评定的重要参考。
四、课程内容
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⑴自然科学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方面的应用。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纳米技术、粮食问题、动植物保护问题、灾害预报等。
      ⑵人文科学类:学习人类相关的人文科学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包括法规的研究、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发展的研究、政治制度的研究、宗教研究、历史发展的研究、文化演变与文明冲突的研究等。
      ⑶跨领域综合类:从综合角度研究科学发展与人类进步的相互关系,从正反两个角度研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⑷经济生活类: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研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贸易与市场、产品认证、知识产权保护、WTO规则、经济全球化、世界区域经济等。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实施地点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其宗旨在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着重构建一个更为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
      ⑴军训:学习军事知识,接受国防教育,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和组织纪律教育。
      ⑵校内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学习生活技能,培养自理能力,形成自立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格。通过绿地承包活动使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职业学习实践,学习职业技能,初步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志向。
      ⑷社团活动: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了解社会、了解社团活动的方式和社团的社会功能、价值。
      ⑸社会调查:通过社会热点调查,认识现实社会,培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在调查过程中进行环保、国情、乡情的宣传与自主学习。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活动,以获取直接经济、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社区服务,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⑴社区文化与环境建设: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进行宣传、教育、科普、文化、环保等活动。
      ⑵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社会、扶贫济穷、拥军挥属、参与社会必需的各种义务工作,培养对社会的关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⑶捐助活动、见义勇为行动:积极参加各种捐助活动,组织捐助活动,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爱心。遇到危难时,见义勇为,取于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
五、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2个课题的研究。其中高一年级完成1个课题,学分5分;高二、高三年级完成1个课题,学分10分。每周安排2个课时,其余时间在课外进行。如果课题涉及范围较大,可以跨学期完成,第一个学期必须提交阶段性研究报告,则每个课题完成后可记相应的学分。
1、组织形式: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每小组成员3-10人,成员可以是班里的同学,也可以是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的学生;如果有适合个人研究的课题,也可以进行个人独立研究。
2、研修培训:对于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和教师,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指导,并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交流、管理等问题进行教育。
3、课题立项:课题可以由学生自行申报,并由学生自聘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由教师或学校提出,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课题管理采取申报立项方式:教师或学生将所选课题通过申报表的形式提交到校课程委员会,由校课程委员会进行研究后,最后确定立项并发回给相关学生或教师,由相关学生或教师组成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
4、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答辩、交流——成果评定。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要有课题名称、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调研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原始材料)、形成性的小论文或作品、参考文献等内容。
5、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构成为:学生自评占20%(家长评价作为参考),小组评价占20%,班级学术委员会评价占20%,指导教师评价占20%,答辩、交流评价占20%。
6、评价程序
      ⑴个人评价:个人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自评。
      ⑵课题评价:先小组自评,然后班级学术委员会初步审核,经指导教师认定和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及材料交教务处,由教务处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评定学分。
7、评价方法
      ⑴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袋、撰写活动实录,学期结束时班级学术委员会检查档案袋,评价学生个人研究情况;
      ⑵责任评价:班级学生学术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在课题组内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根据实际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记录在案,学期结束进行综合评价。
      ⑶民主评价:学习结束时在课题组内进行个人学习交流,让小组内最了解学生的同学全面、及时、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程度、学习热情。
8、有关规定
      ⑴在考评中凡发现不合格项目均由班级学术委员会和指导教师监督进行重修。 
      ⑵个人评价与课题评价有效联合方法:
      A、课题评价优秀,原则上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获得优秀;
      B、课题评价良好,原则上最多50%的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C、课题评价合格,原则上最多有一位成员可以获得优秀;
      D、课题评价不合格,原则上最多一位成员可以获得良好、50%的成员不合格;
      ⑶学生课题研究评价,按阶段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终期评价,其中,终期评价须报教师学术委员会评价审核。
      ⑷开题评价,主要是对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内容、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步骤和成果形式进行评价,并帮助课题组形成正确的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中期评价,主要检查课题组研究的进度,一般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和课题组协作研究的现状。终期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课题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过程、结果(创新和价值等)。
9、相关要求和说明
高一年级
⑴个人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Ø  每个学生交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个人小结;
Ø  每个学生提交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
Ø  组织小组交流,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⑵课题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Ø  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一个方案,有电子文本,不少于3000字;
Ø  归类整理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调查记录;
Ø  以课题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Ø  课题研究交流、展示至少要用PowerPoint,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网页演示,还可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展板、投影、录像、实物等);
    上述所有材料于学期学习结束前一周交给各班级指导老师检查,并由年级教师学术委员会审核。
高二、高三年级
⑴个人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Ø  每个学生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个人小结;
Ø  每个学生提交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
Ø  以课题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⑵课题评价相关内容和材料
Ø  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有电子文本,不少于6000字;
Ø  撰写研究成果英文摘要一份(200—300个单词);
Ø  归类整理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调查记录;
Ø  课题研究交流、展示至少要用PowerPoint,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网页演示,还可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展板、投影、录像、实物等);
   上述所有材料于学期学习结束前一周交给各班级指导老师检查,并由年级教师学术委员会审核。
说明:⑴为了保证过程评价的重要性,缺5课时则该学生必须重修;学生获得的成果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可认定获得研究性学习15学分。
⑵学生对班级学生学术委员会评价持不同意见,可报年级教师学术委员会复审和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终审。
 
(二)社会实践活动
1、组织形式:由学校统一安排,以行政班、学习小组(每个小组8-10人)为单位进行学习。
具体安排:
序号
实践活动内容
学时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1
军训(不少于5天)
1周
2
承包学校绿地(2-4人小组,面积50平方米左右)
一学年
3
职业学习实践
(不少于5天)
1周
4
社会调查
1周
自愿参加
 
 
 
 
 
 
 
 
 
说明:参与校学生会、团委工作属于社团活动。以上活动每一项学习完成后都可获得2学分,军训由学校统一安排(除特殊情况未能参加军训的),其它由学生自由选取。
2、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活动由德育处、年级组或班主任记录在《学生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校外实践活动要有相关单位的认证材料或证书、聘书等,学校对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要认真进行调查,确认活动成效,作为评定学生学分的重要依据。
3、学分评定:由教务处组织、年级组配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答辩,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成员做为评委进行评定;学生自评;班主任、指导教师、年级组对学生学分进行初步评定;由学校教务处确认,经公示后无异议由教务处记录成绩(获奖情况可折算为课时量)。
(三)社区服务
由学校规划,年级组、班主任组织安排,学生不能自行安排社区活动。
1、活动场所:由学校建议,年级组可安排由教师指导,以行政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时间安排: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开展活动。
3、活动记录:《社区活动记录卡》由学生自行保管,在完成社区活动后,交由社区单位进行记录,并交回班主任放在《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中。
4、学分评定:由教务处组织、年级组配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答辩,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程指导部成员做为评委进行评定;学生自评,班主任、年级组评议,社区评议,最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获得2学分:服务总时间数不少于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记录完整;班主任、年级长或社区负责人签名;经调查、公示后无异议。(凡有见义勇为行动者经相关单位确认后可获得2学分。)
对以上综合实践活动的评定结果如有异议,由学生本人申请,经学校学分认定小组进行重新评议,评议结果为最终评定。
所有学分记录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和家政活动,学校运动会、文化周、艺术节等活动不属于社会活动的考评内容。
六、课程评价
根据表中各项内容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1、学生评价
姓名:     性别:  年级:   日期
评价
主体
评价内容
描述性评价
学生自 评
1、你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怎样?
 
2、你对自己选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真的感兴趣?
 
3、你掌握和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4、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与你的同伴友好地互动合作吗?
 
5、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是怎样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的?
 
6、你对自己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满意不满意?
 
7、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今后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家 长
评 价
1、你的孩子是否同你们讨论过他的综合实践活动选题?
 
2、你认为,你的孩子对他所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感兴趣?
 
3、你的孩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外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程度?
 
4、你对你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吗?
 
5、你的孩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后,你观察他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6、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指导教师评 价
1、你的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2、你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能否持久?
 
3、你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是否呈现多样性的变化?
 
4、你的学生是否经常向你提出一些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5、你认为,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情况如何?
 
6、你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2、教师评价:
指导者姓名:             日期:
评价
主体
评价内容
描述性评价
学 生
评 价
1、你感觉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策划吗?
 
2、你的指导教师是否很热情地指导你们的综合实践活动?
 
3、你的指导教师是否主动询问过你们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
 
4、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你的指导教师在哪些方面曾经帮助过你?
 
5、你认为,指导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有创意?
 
6、你能对你的指导教师说点自己最想说想的心里话吗?
 
7、综合指导教师的组织、策划、管理和指导的过程,给他(她)评定一个等级。
 
教 师
自 评
1、你对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投入了多大的热情和精力?
 
2、为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你是否主动去阅读这方面的相关书籍?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设计的?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是否与其他教师不定期地进行研讨和交流?
 
5、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是否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
 
6、简单描述一下你对学生的指导中最具创造性的表现。
 
7、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8、如果学校继续安排你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你还乐于接受吗?
 
学 校
评 价
1、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
 
2、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的领悟能力如何?
 
3、指导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怎样?
 
4、指导教师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的意愿和能力如何?
 
5、指导教师是否与学生家长经常进行交流沟通?
 
6、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精神有什么具体体现?
 
7、综合指导教师的组织、策划、管理和指导,给他(她)作出一个等级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