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备好一堂课》3怎样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昵称3224774 2010-09-09

《怎样备好一堂课》3怎样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黄国才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材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一、为什么要分析学生?

走讲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预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试想,如果老师讲的都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学生还有多少兴趣来听老师讲呢?他不做小动作、不打瞌睡,又能做什么呢?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我们都要求学生在家里预习课文,朗读三遍、读生字、给生字组词等等,还要家长签字,而上课时,又当学生什么也没做,从教读生字开始教学。

二、怎么分析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实际的教学过程看,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原始状况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已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

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教师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备课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分析、了解学生的途径有哪些?

一是从教育心理学中了解,相同年龄的孩子,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二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比如描写农村题材的课文对城市孩子来说就比较陌生,反之亦然;描写古代的、外国的课文,对现代的、中国的孩子来说就比较陌生,就此我们就能确定孩子的学习困难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从课前预习和预习反馈中,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我们在教学开始,一般都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兴趣点、兴奋点;同时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

四是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的课文(内容),即旧知识、原有经验来判断学生对新知识、新经验的熟悉程度。

三、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

备课时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考虑少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切实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同样一篇课文,学困生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提供什么帮助;同样一篇作文,学困生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写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提供什么帮助;同样一个练习,学困生要分几个步骤(分成几个小题进行铺垫)、要给予怎样的辅导;课堂提问,哪些问题是针对学困生而提的;课堂教学,哪些时间为学困生安排,个别辅导,等等,备课时都要思考、设计。学困生不断地得到个性化辅导,不断进步,不断增强信心,久而久之,就迈进了优秀行列。

案例:《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人教社第十二册)

我在200563日,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学观摩活动上执教的课文(借班上课,没有预习)。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先引发学生对进行思考,并写下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一是了解诗作者臧克家在诗歌中表达的生死观、二是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

最后要求学生对进行再思考,并写下来,目的是检验学习的效果,看看通过学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没有,学生表达能力提高了没有,即思维增量智慧增量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书写两个大字,说道:同学们,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你是怎样思考的?你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思考写在纸上。

写好后,请几位同学朗读,第一位同学读:

人的生是为了人民,在生的时间里造福人类,这是我的思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是《为人民服务》一课中学到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告诉我们的。

第二位同学读:

我记起一些诗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应该承认,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能从零起点来实施教学。你看这些孩子对生与死的思考多么不简单!学生一读,我心里有底了。立即抛出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看看作者臧克家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死观、他是怎样表达的?

学完课文后,我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对生与死有什么新的思考吗?如果有,请你写下来。如果没有,请你把感受特别深的诗句抄下来——这是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准备的。

我又请了几位同学朗读,一位同学读道:

有的人,/为了利益爆发战争。/有的人,/为了人民献出了青春。/爆发战争的,/人民咒骂他,充满怨与恨。/献出青春的,/人民爱戴他,充满恩与爱。/

另一位同学朗读道:

我认为一个人活着,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要真正把人活着的概念牢记于心,真正做到,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总之,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分析学生、吃透学生是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了解学生,就难以因材施教、顺学而导,就容易陷入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导致教学效益低下。分析学生、吃透学生又是备课的难点,我们要知难而进、知难而上、知人善教。(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