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备好一堂课?》1怎样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

 昵称3224774 2010-09-09
《怎样备好一堂课?》1怎样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    

《怎样备好一堂课?》黄国才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老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P6  教育科学出版社)

 

《怎样备好一堂课?》1怎样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活动。同样,课堂教学也是教师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活动。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学校教育的质量、决定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还决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没有触及到课堂教学、没有研究课堂教学、没有改善课堂教学、没有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话,必定无果而终!那么,触及、研究、改善、提升课堂教学,从哪里着手呢?

从备课着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相对于课堂教学,“豫”就是备课——教师为课堂教学所做的准备。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如果以农民种地作比较,备课就是耕地、储备肥料、购买种子了;如果以家庭主妇做菜作比较,备课就是买菜、洗菜、择菜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课堂教学所作的准备越全面、越充分、越细致、越透彻,课堂教学就可能越生动、越有效、越精彩、越充满生命气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利其器”是“善其事”的必要条件。

备课又从哪里着手呢?

从解读课程标准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国家课程标准是“源”,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是“流”。你要操作“流”、研究“流”、清“流”导“流”,必先识“源”、察“源”、探“源”究“源”。这就像企业生产产品、工厂加工零件,如果不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一样。只是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发展变化的未成年人,不是固定的产品,所以,判断其“合格”、“不合格”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不能一时下结论,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复杂性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优秀教师(教育能手)是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

那么如何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呢?

一、了解课程标准的结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课程标准由三个部分和一个附录构成。在第一部分的《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与地位”,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语文要安排那么多的课时?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呗。所以能够承担语文学科教学的老师是了不起的、幸运的,如果你的水平不够,学校才不会安排你教语文呢!但是,承担语文学科教学又是特别辛苦的,这是与其重要性相称的,我们是“辛苦并幸运着”;提出了四大“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明确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协调发展。

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先以“三个维度整合”的思想提出十大“总目标”,如果谁问你“阅读到底要做些什么、要做得怎么样才算数呢?”你的回答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果谁问你“学生作文到底要写成什么样?”你说:“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当然,这是九年的学习和磨砺的结果。我们小学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分学段,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目标明确,我们行动才有方向、行动才有力量啊。

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啊。比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你就会摒弃教师“一言堂”、拒绝“串讲串问”,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直面文字、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比如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你就会放弃写作知识的灌输、统一标准的桎梏,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学生的作文也就会多一些“自我”、多一些“创意”了。

在“附录”部分,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目、课外阅读的书目和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背一背这些优秀诗文、去认真阅读这些优秀图书。

二、熟读课程标准。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直至熟读成诵、烂熟于胸。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比如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你熟悉了,备课中、教学中你就会下意识地受其支配,自觉地贯彻落实,就像电脑执行程序一样自然而然。

三、研究课程标准。

读熟了,就得思考,带着问题读。如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什么是“人文性”?“人文性”与“思想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一表述能不能说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等,思考不得,就找查阅资料,如课程标准研制的专家们分别撰写出版的课程标准解读,这是我们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抓手和参考资料。通过读这些参考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时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来,把课程标准读“厚”。

比如,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能不能表述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工具性”是第一位的、是核心,所以只能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前几年,一些公开课出现的“人文性”掩盖“工具性”的倾向,得到及时的纠正,这是务实的、适时的。

什么是“人文性”呢?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题中固有之意。什么是人文性?《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但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林润生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

显然,“人文性”比“思想性”更宽泛、更具包容性、也更有力量。老师们看过2007416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的报道吧。美国民众对待凶手赵承熙的态度和行为——如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举行的悼念遇难者仪式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对象。在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赵承熙的悼念碑旁边也“摆放着鲜花和蜡烛”。这是美国民众在“作秀”吗?不是!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自责。因为赵承熙“很早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倾向,学校老师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措施”,“以最大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以下这段话,我们应该铭记于心——

“在有仇恨的地方,我们要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我们要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我们要播种欢乐……因为尽管法制对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有爱与宽容,才是彻底医治创伤的最好药方。”(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的话《读者》原创版2007年第7期《为什么悼念枪杀32人的凶手?》)

教师本身是“爱与宽容”的传递者、是“人文性”的化身,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多鼓励学生,要特别关注、关爱后进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充满希望和梦想。

四、读“薄”课程标准。

前面的“熟读”和“研究”,在于把课程标准读“厚”,厚积薄发。读“薄”课程标准,则要求把课程标准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语言存在”,成为自己的“话语系统”或者话语习惯;把课程标准的思想精髓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思维习惯,这才是“自己的”。有人把语文课程标准“压缩”成几个词串,如“二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三维目标、四大基本理念、五个方面要求”、“六年课外阅读一百四十五万”,等等,把握精髓,方便记忆。

五、立根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是准则。老师弄清楚了、搞明白了,教学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飘忽不定,甚至南辕北辙。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做为 “教学指南”。老师经常翻看课程标准,“温故而知新”。他说,当看到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些话,就更坚定不移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背、写,而不至于偏离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当看到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就坚决地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当看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就更积极地思考、设计这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例如,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主要是三项——写字、读书和作文,这是对孩子终身都有益的作业。(于永正  《备课断想》)(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