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语研读(第16讲)
2018-12-18 | 阅:  转:  |  分享 
  
论语研读(第十六讲)教学内容:解读“卫灵公篇第十五”,本篇共42章,906字。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
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教学重点:本篇谈为国以礼,为人以仁,修身以道,为学以教。一
、为国以礼。尝闻“俎豆之事”,未闻“军旅之事”。“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皆是以礼治国。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最高
境界则是“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以礼乐文化教育人民,治理国家,反对战争,反对侵略,尚德不尚力,达到“我无为而天下正”的
境界。二、为人以仁。求仁而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仁而友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
仁者”;行仁而守仁,“知及”、“仁守”、“庄莅”、“礼善”;好仁而蹈仁,这种境界颇高,孔子“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当仁而不让仁,“当
仁,不让于师。”三、修身以道。求道:“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安贫乐道,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行一言之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名:道存名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病无能焉。”主张立德立功立言,声名远播后世;修道:修身以
道要“言忠信,行笃敬”,“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四、为学以教。为国以礼也好,为人以仁也罢,修身以道也可,必须施
行教化。为礼,为仁,为道,均因教而成,为学以教,有教无类,不论贤愚贵贱远近亲疏,皆在教之列,因材施教,可教则教之。博而能约,“一以
贯之”。要求学思结合,“终日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主张学问结合,鼓励提问,主张博学而审问。【原文】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①。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注释】①陈:通“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②俎
(zǔ)豆之事:俎和豆都是古代举行祭祀或举行礼仪时盛肉食的器皿,这里借指礼仪一类事情。【语译】卫灵公问孔子军队作战列阵之法。孔子回
答说:“关于宗庙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倒是听说过一些;军队作战方面的事情,我却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解读】本章记
载孔子答卫灵公兵阵之问。不答非不能答,乃不屑也不愿意答。卫灵公问兵阵战事于孔子,孔子不答,前人多以为孔子“贱兵而重礼”,甚至认为孔
子只能修文德而不具武备,重文轻武,犹如说孔子重德轻法一样不准确,或者说与事实完全相反,孔子正是一个文韬武略文武兼备的人才,从三个方
面可以证明。一、从孔子言论看,多次谈到教民于战:“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正面讲,教民即戎,“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从反面
讲,不教而战是弃民。二、从孔子的行动看,初任鲁国司寇,以“相礼”身份出使齐鲁夹谷之会,临行对鲁定公讲:“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
有文备。”幸好孔子文事武备,布置周详,不然,鲁定公难免遭受劫持胁迫之难。三、从孔子的弟子看,经过孔门学习,颇具军事才能;尤其是子贡
,虽未经兵事战阵,但游说诸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也足见其精通韬略。据此可知,孔子重文重德并非贱兵轻武。更不是“军旅
之事,未之学也。”“未之学也”是推托之词,是贤者避言之举,不愿答,不屑答,不能答。【原文】15.2在陈绝粮①,从者病②,莫能兴③。
子路愠见曰④:“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⑤,小人穷斯滥矣⑥。【注释】①在陈绝粮:孔子周游列国时,从陈国去蔡国的途中,因故
被陈国人包围,断绝粮食七天。②病:重病。这里指饿得很厉害,以至病得爬不起来。??③兴:兴起,这里指行走。??④愠(yùn
):恼怒,怨恨。??⑤固穷:固守,安守穷困。指虽穷困依然坚守节操。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⑥滥:泛滥。这里指胡作非为。【
语译】孔子在陈国被困断绝了粮食,随从弟子们都饿得病倒了,不能起来行走。子路有一膛怨气地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
君子固然免不了有穷困的时候,但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坚持操守),不像小人,穷困了就胡作非为。”【解读】本章孔子谈在穷困面前君子和小人的
区别。孔子一生推行仁道,周游列国,多次蒙难受困。定公十五年,匡地受困,孔子说:“天之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哀公三年,宋国遭凶,
桓魋欲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哀公四年,“在陈绝粮。”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尤其是陈蔡绝粮,七
日不食,从者病饿交加,难能站立,连穿着破旧棉袄,为人忠诚讲义气的子路都饿得牢骚满腹,“愠见”孔子,并说:“君子亦有穷乎?”所谓“君
子”,有道德修养一心为善的人,称为君子,子路的潜台词是“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子路所问,实际
上是一个千古的哲学话题。【原文】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语
译】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学习很广博的知识而又能记在心里的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又不是这样的吗?”孔子说:“不是的,我
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贯彻始终的。”【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子贡讲“一以贯之”之道。孔子语子贡的一贯之道,是从为学的角度去谈,“多学而识
之“,孔子一生好古敏求,学而不厌,博学多识,从表面现象看孔子只是博学,记忆力好,事实上有更深更重要的方法,由博而能返约,由深而能返
易,由繁而能返简,从为师的标准角度看,“记诵之学,不足以为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贡闻一以知二,颜回闻一以知十,皆有举
一反三之能,是由少而知多,由约而返博,反过来,博而约,繁而简,深而易,闻十以知一,闻二以知一,老子说:“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神
得一则灵,谷得一则盈,万物得一以生。”“一”虽为道,但也含有“约”“简”“易”之义。【原文】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语
译】孔子说:“仲由呀,懂得德的人太少了。”【解读】本章孔子谈知德之难。巧言令色者鲜德,好色者鲜德,好利者鲜德,好名者鲜德,罔之生者
鲜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林林总总,知德者鲜矣,德乃立身之本。“夫子不言,言必有中。”言语之德。视听言动以礼为准
,好色之德。“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好利之德。临名取之有道,好名之德。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之德。【原文】15.5子曰:“无
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①。”【注释】①恭己:使自己庄重。正:坐端正。南面: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帝王之位南向
,所以称居帝位者为“南面”。【语译】孔子说:“不用亲自操劳,却能把天下治理好的,大概只有舜吧?他具体做了些了些什么呢?他只是庄重地
端坐在王位上罢了。”【解读】本章孔子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大多数人认为儒家和道家区别颇大,我们认为儒道在“无为而治”的问题
上本质是一致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很高的管理境界,儒家的无为强调上无为而下有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为什么舜能做到“无为而
治”呢?“舜有五人而天下治。”“下有为”就是善于运用人才。“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其次儒家的“无为”是从“有为”开始,“恭己
正南面”,“恭己”,“修己以敬”,恭敬待人,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德盛而民化。“正南面”然后端正王位而南面天下,而后达到“无为”的境界
。道家的“无为”,以“无为”为起点,又以“无为”为终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一切顺乎自然,以自然为最高境界。【
原文】15.6子张问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笃敬②,虽蛮貊之邦行矣③;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④!立则见其参于前也⑤。在舆
则见其倚于衡也⑥;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⑦。【注释】①行:通达,即行得通。?②笃:忠实,一心一意。?③蛮貊(mò):这是古代对
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南蛮。貊,北狄。?④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里的州里指本乡本土。?⑤
参:列,显现。其:代词。指代前面说的“忠信笃敬”几个字。?⑥倚:靠。这里指呈现在,刻在。衡:车辕前平衡把式的横木。?⑦绅:束在
腰间的宽带子。【语译】子张向孔子问为官处世通达之道。孔子说:“说话忠诚,能取信于民;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到了边鄙荒漠之地也能亨通无阻
;如果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又怎能行得通呢?要做到站着,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就在眼前;坐在车上,仿佛
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就刻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自然无往而不亨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解读】本章记载子张问政,孔
子答以忠信笃敬。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小孔子48岁,才高意广,性格偏激。他向孔子“问行”,如何行通走远。他“意在得行于外,夫子
反于身而言之。”孔子告诉他“忠信笃敬”四个字,犹如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何以为身?”“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孔子也是四字以告,“恭
敬忠信。”“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孔子不仅
从正面阐述,而且又从反面予以强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不能做到“忠信笃敬”则寸步难行,连邻里乡间都走不出去,何况
天下。孔子惟恐其年轻不能记牢,反复叮咛,殷殷告诫:“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站着要看到这四个字并排出现在眼前,坐
在车上也要看到这四个字靠在车前横木上。”起立坐卧不离“忠信笃敬”,内忠外信,内厚外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此方可行通走远,步履天
下。【原文】15.7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②。”【注释】
①史鱼:名鰌(qiū),字子鱼。卫国大夫。史鱼自以为生时不能做到进贤退不肖,死后继以尸谏,故人们赞扬他正直。②蘧伯玉:见14.25
章注。③卷:收。这里指不参与政事。怀:藏。【语译】孔子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的直;国家政治昏暗,他的
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昏暗,他就象把纸卷起来藏至怀中不示人一样。”【解读】本
章记载“勇者之直”和“智者之直”两类君子。史鱼、蘧伯玉,两人均是卫国大夫,这一章与其说是孔子对两人的称赞,还不如说是对两类君子人格
的评品。一类是君子之勇者,具有勇者之直的品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耿介独立,“治亦进,乱亦进”,以天下之任为己任。一类是君
子之智者,智者之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治则进,乱则退”,明哲保身。蘧伯玉有南容之智,“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孔子在勇者之直和智者之直之间,更倾向于智者之直。他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子路一向持批评态度,他希望子路应该是“临事而惧,好
谋而成”的人,学会保护自己。【原文】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语译
】孔子说:“值得同他交谈的人,却不同他谈,这是错失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的人,却同他谈,这是错说了话。聪明的人既不会错失人才,也不会
错说话。”【解读】本章记载孔子有关说话看对象并把握说话契机的语言观。“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即“言及之而不言”,因“隐”而“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即“言未及之而言”,因“躁”而“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即因做到了“见颜色而言”,不因“瞽”而“失人
”“失言”。“颜色”即对方的脸色气色,泛而言之,言语的环境、气氛、时机,言语的忌讳,均在“颜色”之内。言语者当察其言而观其色,把握
讲话的契机,犹如孔子教学生,愤则启之,悱则发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朱熹说:“心求通而未得”,心里欲求通晓明白而未能得
到;“悱”,“口欲言而未能”,口里想说却说不出来。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愤”是第一个层次,“悱”是第二个层次,前者不能明于心,后者不
能明于口,“愤”、“悱”是教育的契机,也是言语的契机。【原文】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语译】孔子
说:“有志之士、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求生命以至去违背仁,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解读】本章孔子谈成仁的最高境界――“杀身以
成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仁”即“圣”。“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第一,杀身
以成仁,是天地境界,仁圣所为;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第三,杀身而不成仁,(为仁而杀身)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勇圣
之所为;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
仁”的境界中,通常并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殷有三仁,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
“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
杀身。“杀身而不成仁”如“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孔子也是不赞成的。【原文】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①,
必先利其器②。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③。”【注释】①善:做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②利:磨锋利,形容词活用
作动词。??③友:交朋友。名词活用作动词。【语译】子贡问如何去践行仁道。孔子说:“工匠要把事做好,必须先使工具锋利。你住在这个
国家,就要侍奉那个国家大夫中有贤德的人,与那个国家中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解读】本章孔子谈事贤友士。“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
。子贡问为仁,孔子答为事。事贤友士,意在利其仁,人之才德,磨砺熏陶而成;工匠利其器,意在善其事,匠之器物,切磋琢磨而成。一则为仁,
一则为事,为事喻为仁。为事待其器,为仁待其贤;器利而事成,贤砺而仁成。曾子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原文】15.11颜渊问为邦
。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①,服周之冕,乐则韶舞②。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③。”【注释】①辂(lù):此指车。??②《
舞》:同《武》,周武王时的一种音乐。??③殆(dài):危险。【语译】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
,戴周朝的礼帽,乐舞就演奏《韶》和《武》,舍弃郑国的音乐,疏远奸佞的小人。因为郑国的音乐淫靡,奸佞小人危险。”【解读】本章孔子谈“
为邦”,意在告诉颜渊择善而从。颜渊颖悟聪慧,好学深思,清净无为,淡泊名利,迂讷谨厚,沉静寡言。《论语》一书中主动问话,仅两次。一次
问仁,一次即本章问为邦。颜渊尽管淡泊名利,但志存高远,身在江湖之远,心存庙堂之高,亦怀施仁政于天下的志向。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如何建立国家制度。孔子告诉他“颁一历,乘一车,戴一冠,奏一部乐。”大多研究家认为,夏历有利农业生产,殷辂质地简朴,周代礼服华美,
《韶》乐尽善尽美,告诉颜渊时令礼乐法度以及亲贤远佞的人事,或者说是一种标准。仅仅理解为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种时令礼乐的标准,是不够
的。与其说是一种标准,还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因革损益,世易时移,鼎故革新,与时俱进,择善而从的方法,一种“苟日新,日日新”的方法
。【原文】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解读】本章孔子
谈忧患意识。孔子文化的基调是强调快乐,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工作,快乐的修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无一日之忧
,有终身之乐。”“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儒学之忧是忧“道”,忧“祸”,忧“患”;不是忧愁,忧闷,忧得,忧失。忧
的前提要求是远虑,以忧强调远虑,是远虑之忧。【原文】15.13子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语译】孔子说:“罢了啊!我
都没有见过喜欢美德就像喜欢美色那样的人呀。”【解读】此章内容与9.18章相同,仅多“己矣乎”三字感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因此而感叹。【原文】15.14子曰:“臧文仲
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语译】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贪恋官位的人吧!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推举他做官。”【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嫉贤妒能者的批评。鲁国大夫臧文仲,历任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朝大司寇兼司空,柳下惠居下位,臧文仲多次向他请教,知其
贤而不举,卑琐暧昧,鄙陋促狭。孔子批评他“其窃位者与!”一个“窃位”,神来化工之笔,贬斥殆尽,公叔文子知贤荐贤,有谥“文”之誉。臧
文仲知贤却蔽贤,有“窃位”之贬,荐贤为贤,蔽贤为贼。古来多少荐贤之俊杰,又有多少蔽贤之窃贼。卫国大夫史鱼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生以言
荐,死以尸荐,卫灵公终于退弥子瑕,而进蘧伯玉。【原文】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①,则远怨矣。”【注释】①躬自厚:重责自己
即严于律己。【语译】孔子说;“严于自己的过失,而轻于别人的过失,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解读】本章孔子谈“远怨”的方法。“躬自厚
”蒙后省略一个“责”字,责己厚,责人薄。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格要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君
子责己求己攻恶则修身,身修则无人怨己。“怨”系双向动词,因“怨”的主语或宾语均蒙前省略,“谁”怨“谁”均省略,可两补,人怨我或我怨
人。故“怨”历来有两解,修身以减怨尤,我不怨人;薄责以免怨,人不怨我。【原文】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
何也已矣。【语译】孔子说:“从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对这种人怎么办才好。”【解读】本章孔子说对于不动脑筋不善提问的
人,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学习当思考,思而不明当问,学而不思则无疑,无疑则不问。既不学又不思也无疑,更不问,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学
而不思而不问,不学不思也不问,这两类人,均是孔子批评“不善提问之人”,不曰:“如之何,如之何,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把这种人也是
没有办法的呀!【原文】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语译】孔子说:“整天聚集在一起,从不谈及应当做的
正当事体,尽是玩弄些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成材的啊!”【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好玩小聪明人的描绘。群居终日当以善道相切磋,言语终日当以
道义相磨砺。言不及义,难以为人,亦难以为群。朱熹说:“言不及义,则放僻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则行险侥幸之机熟。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
德而将有患害也。”“小慧,”小智,小聪明,行“小慧”而失道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的性命。”难矣哉!以群居而无道义,三人成
党,党同则伐异,惑乱人心,亦难矣哉。【原文】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①,信以成之。君子哉!”【注释】①?
孙(xùn):通“逊”。恭顺,谦恭。【语译】孔子说:“君子应以符合道义为做人原则,按照礼仪规范去实行,同时要表现出谦逊的态度,坚持
用诚信的精神去成就。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呀!”【解读】本章孔子谈做君子的四项要求。“义”为主为内,“礼”“逊”“信”为辅为外。礼为
制中之器,使之不失偏颇。“孙”,为谦逊,行事出言当不得矜张傲慢。信,为诚信,恪守信实,使其表里一致。【原文】15.19子曰:“君子
病无能焉①,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注释】①病:怕,担忧。【语译】孔子说:“君子只担忧自己没有能力,不应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解
读】本章是孔子对健康心理的要求。君子病无能,不病不知,君子忧无德,不忧不用。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金子埋在土里也是金子,是千里马同行于众马之中也是千里马。孔子所说,孟子所说,当是一种健康心理的要求。是金子当主
动让他出土而发光,是千里马当驰骋于众马之前而自显威力,不能被动等人知,等人用。是千里马者自当奋蹄奔进,是人才者自当锥芒外露。【原文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注释】①疾:担心。没(mò)世:没同殁,没世指死亡。【语译】孔子说:“君子最感羞
耻的事,就是到死还没有一个好的名声被人称道。”【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忧“老而无闻”、“没世而名不称”。人之一生,好名、好利、好官均无
过错,尽管如司马迁贬斥名利时说:“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但是,不争名,天下无正义可言;
不争利,社会不能发展;不争官,国家没有管理人员。“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临财取之有道,临财无苟得,临难无
苟免。君子为官,取之有道,不能如小人一般,不择手段。“既得之,又患失之,无所不用其极。”【原文】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
求诸人。”【语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责求自己学问道德的进步,小人则一味向别人求取功名利禄。”【解读】本章孔子谈“君子”和“小人”对
人对己要求的区别。君子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君子修身以自求,虽然“人不知而不愠”,“不病人之不己知”,但也“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既然
疾美名不称扬,那么必须修身以自求。小人不修身而苛求于人,常患人之不己知,邀功求名而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终其一生则恶名昭彰。前人
多将以上三章合而观之。【原文】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语译】孔子说:“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共处而不
结党营私。”【解读】本章孔子谈与人竞争以及与人交往的规则。矜,竞进,竞取,比赛,而不是庄矜,矜持。“矜而不争”,竞进比赛而不争斗。
“而不”表示一种度,“而不”前后两项,同类而不同质,竞赛和争斗,形同实异,故用“而不”表示区别。“君子不争”,不是说君子没有进取心
,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发生正面冲突。“群而不党”,“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易结党营私。“君子不党”,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党”“比”均有勾结之意。【原文】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①,不以人废言。”【注释】①以:介词,表原因,可译
为“因为”。下句的“以”用法相同。【语译】孔子说:“君子(选拔人才,)不因为有些人的话说得好听而提拔他,也不因为有些人有缺点而不采
纳他正确的话。”【解读】本章是孔子的认识论或者说是孔子的识才观。人是一个复杂的高级动物,有的人能说又能做,有的人能说而不能做,有的
人能作不能说,有的人所说与所做相反,所以君子“以言举人”,可能致误,“以行举人”,可能致误。反之,“以言废人”,可误,“以行废人”
亦可误。人们习惯举偏以概全或举全以概偏。所以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最好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原文】15.
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①?”子曰:“其‘恕’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释】①一言:这里指一个字。?②恕:
宽恕。孔子主张的“恕”道,就是要求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大概就是
‘恕’吧!自己不想干的事,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解读】本章是孔子给恕道下的定义。孔子善教,子贡善学,孔子以“一以贯之”之
道语子贡,子贡以“一言行之”问孔子。子贡善问,孔子善答;一言之问,一恕之答;子贡问得新颖怪僻,孔子答得简洁明了。恕者“如心”,己心
如彼心,彼心如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心不喜欢,切勿施于人,心心相印,心心相通,推己及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千
年圣训,黄金格言,道德底线,不可违戾。恕当是生活之恕,大是大非,纲纪原则皆不在宽恕之列,依法律办事,依纲纪而行。【原文】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①?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②。斯民也③,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④。”【注释】①谁毁谁誉:这是两个小分句
,因是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故前置。誉:赞美,颂扬。②试:试用,考验。??③斯民也:那些三代的老百姓(都能按“直道而行”)啊
。这句语译时放在了后边。??④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直道而行:遵循正道办事。【语译】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
?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实践考验的。之所以夏、商、周三代都能按正道行事,是因为三代的人都能这样做啊。”【解读】本章孔子谈直道事人
。全章贯穿一个“直”字,圣人之心,光明正大,至公无私,称物平施,直道贬毁,直道赞誉,直道而行。荀子在《不苟篇》中说:“君子崇人之德
,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朱熹说:“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真。”孔子赞扬虞舜说:
圣人“隐恶而扬善”。君子当是扬恶亦扬善,褒贬是非,谁誉谁毁,正义直指,不苟且,不乡愿,直道而行。“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亦是直
而谨,谨而信,非妄誉也,文中当省略。“如有所毁者,其有所试矣”一句,誉之需“试”,毁之欲信,自在不言之中。“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褒誉贬损是非功过昭彰天下。【原文】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①。有马者借人乘之②,今亡矣夫③!”【注释】①阙(què)
文:没有字的空缺之处。这些地方都是存疑之处。阙,通“缺”。??②有马者借人乘之:这句话和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很难理解,可能是错简所
致。??③亡:通“无”。【语译】孔子说:“我还能赶上看到有缺文的原本史册。至于有马的人肯借马给别人骑,今天就没有这种事了。”【
解读】“史阙文”,“马借人”两事不相关连,异解纷呈,多不可信。杨伯峻《论语译注》说:“史之阙文”和“有马借人乘之”,其间有什么关连
,很难理解。包咸的《论语章句》和皇侃的《义疏》都把它们看成两件不相关的事。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却根据《汉书?艺文志》的引文无“有马
”等七个字,因疑这七个字是衍文。其他穿凿的解释很多,依我看来,还是把它看为两件事较妥当。【原文】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
,则乱大谋①。”【注释】①大谋:大的谋画。这里指大事情。【语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德行。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解读】“巧言乱德,不忍乱谋”,“忍”亦为德,为容德,不忍即不德,不德即乱德,巧言则乱德,不忍则乱谋,成就一件事,谋画一件事,第一
,需要有仁德;第二,需要有容德,仁德和容德之间有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仁”为“全德”之称,也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乱德亦乱谋,不忍乱谋亦乱德。【原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语译】孔子说:“大家都讨厌他,一定
要考察一番;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番。”【解读】本章孔子谈识才的方法。孔子说“才难”,人才难得,又说:“举直错诸枉”,又说:
“远佞人。”诸葛亮也说:“亲贤臣远小人。”不论是“举直远佞”,还是“亲贤远小”,都涉及人才难得,佞小难去。人才难得,又涉及识才选才
,佞小难去又涉及识奸去诈,奸佞小人与忠直君子又难分难辨,奸佞之人常以忠诚之貌出现,忠直君子迫于环境又难免有奸诈之举。忠奸难辨,千古
难题。孔子在本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亲贤远佞”的方法,“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原文】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
人。”【语译】孔子说:“人的才能能够使道发扬光大,而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解读】本章孔子谈“人”与“道”的关系。儒家之道与道家
之道,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道家之道是一个客观世界,客观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之道是一个主观世界,主
观之道。《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至德凝至道,道随德行,德存道存,德大道大。非有大德,大道不凝,所以孔子说:“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原文】15.30子曰:“过而不改①,是谓过矣。”【注释】①过:犯错误。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句的“过”为名词。【语译
】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才真叫错误了。”【解读】本章是孔子给过错下的定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
二年》)“君子见善是迁,有过则改。”(《易传?益卦?象辞》)有过改过,不算过错。“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孔子有关过错定义确有
深意,今人当深思慎取。【原文】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①,无益,不如学也。”【注释】①以:连词,表示目的。
可译为“来”或“以便”。【语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冥思苦想,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心想还不如去实际地学习哩。”【
解读】本章孔子是对“思而不学“者的批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不食不寝以思,极度夸张,描绘冥思苦索空想之状。孔子一向强调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而不思则糊涂,空思而不学则危险。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
修行,思知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汗无边的学;思,不是漫无涯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
谛。【原文】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①;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注释】①馁(něi):饥
饿。在其中:指在耕田中。下面的“其”指代“学”。孔子主张君子应该把眼光、精力放在学习、推行仁道上。【语译】孔子说:“君子只谋求明道
和行道,并不谋求衣食。因为耕田,难免不饿肚子;而学道,就可以做官拿到俸禄。所以只君子担心道不能明、不能行,而不担心贫穷。”【解读】
本章孔子谈君子之忧。孔子一向“重民食、丧、祭。”何以轻食轻耕。孔子在本章中强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强调的是社会分工,“君子劳心,小人
劳力。”君子当以学道为主,百姓当以农耕为主,正如樊迟学稼学圃,孔子斥为“小人哉!樊须也”。斥其为“小人”,并不能说明孔子轻视劳动人
民,轻视稼穑耕种,强调分工,不能理解为轻耕轻食。孔子一边强调社会分工,一边劝君子勉力为学。学礼,学义,学信,一言以蔽之,学道。“君
子学道则爱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原文】15.33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
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②,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注释】①知:
同“智”。这个“知”和下句的“仁”,都在句中作状语,表示凭借,依靠。之:泛指,无定代词??②庄以:即“以庄”,用严肃的态度。介
词宾语由于强调而前置。莅:到,临。这里指任职,在位。【语译】孔子说:“才智足以担当政任的职位,若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即使得到了,一
定还会丧失;用才智取得了官职,又能够用仁德去保持它,但如果不能用庄严的威仪去临政驭民,那么百姓也不会敬服你;用才智取得了官职,既能
用仁德去保持它,又能用庄严的威仪去临政驭民,但是一举一动不合于礼仪,那也是不完善的。”【解读】治国治民是一体两面,治国即治民,治民
即治国,治国与治民,莅官与莅民不可两分。广而言之,官位,江山,社稷,财产,民众,事业,无不如此。文中十一个“之”字,均为不定指代词
,并非指“道”,而是指民指国或指位。知及,仁守,庄临,三者必须以礼限制。礼者,制中之器。孔子在《阳货篇》所谈到的六言六蔽,其中“好
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学亦指学礼。仁而无礼则愚,知而无礼则荡,皆以礼为制中之器。礼者,中也;中者,宜也,度
也。【原文】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注释】①小知:小作为。也即做些小事情。大受:
接受、承受重大任务。【语译】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智慧小事情去考验他,却可以让他承担重大的任务;小人虽然不可以让他承担重大的任务
,却可以做一些发挥小聪明事情。”【解读】小知,即小技能;大受,即任重之大才。朱熹说:“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
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此解的“小人”,不是无德之小人,仅仅是“无位”之布衣。【原文】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②,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注释】①甚于水火:比对水火更需要。于:介词,表比较。??②蹈:蹈践。【语译】
孔子说:“民众对于仁的需要,比对水火的需要还要迫切。水和火,我见到过蹈践水火而死的人,却没有见过蹈践仁而死的人。”【解读】本章是孔
子对本末倒置现象的批评。“水”“火”,是人类进入文明之后必须的物质,尤其是“火”。“水”“火”于人类而言,须臾不可或离,离之则死,
就之则生。民众于“仁”,犹如民众于“水”“火”,须臾不可或离,离之则不成其为“人”,仁者,人也。有“仁”方是“人”,无“仁”则不是
“人”,“仁”是“人”的基本属性。“水”“火”,则有两面性,一是养生,一是伤生。人却有置伤生之害于不顾,赴汤蹈火而死者。仁有养生之
益,却无伤生之害,人却没有赴养生之益,去“蹈仁而死者也”。一则伤生,却蹈而不顾;一则养生,却避而不蹈。【原文】15.36子曰:“当
仁,不让于师。”【语译】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解读】本章孔子谈追求仁道,不必谦让。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两者相较,何其相似,说的都是追求真理,不必谦让于师。“当仁不让”
,含义更为深广。【原文】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注释】①贞:正。这里指言行固守正道。谅:信,守信用。【语译】孔子说:
“君子坚守正道,而不守小信而妨碍大道。”【解读】本章孔子谈执守正道而不拘泥。贞者,正也。谅者,小信也,小义也。坚守真理正义,不必拘
守小信小义。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也比。”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符合道义,符合当时的环境
条件背景即可,一切以“义”为标准。“义”高于“信”,高于“贞”,高于“正”。信有大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有小信,“言必
信,信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信需符合道义,“信近于义,言可复(实行)也。”管仲弃公子纠,而任桓公之相,弃小信而就大义。【原文】15
.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语译】孔子说:“侍奉君主,首先要认真履行职守,而把俸禄的高低摆在其次。”【解读】本章孔子谈
先劳而后获。没有春耕,岂有秋获,樊迟问崇德,孔子答曰:“先事后得。”《礼记?儒行篇》曰:“先劳而后禄”,均是“敬其事而后其食”。宋
?邢疏曰:“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朱熹说:“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
有求禄之必也。”以上诸说均是“敬事后食”,与历代不劳而获者相比,相去天壤。【原文】15.39子曰:“有教无类。”【语译】孔子说:“
我对愿受教育的都加以教诲,没有贫富、等级等的限制。”【解读】本章孔子谈施教的对象。人先天的资质禀赋,出身,地域不同,亦各有别,又如
贵贱,贫富,贤愚,善恶不同,品类万千。孔子一律施之以教化。有教无类,虽“上智下愚不移”,但教化之功不可少,“下愚不移”,当指不愿受
教之愚,不是教愚而不移。有教无类,“无类”是就教育对象而言,就教育方法而言,当是因材施教。【原文】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译】孔子说:“德业主张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谋画事情。”【解读】本章孔子告诉告诉我们谋划大事当寻找志同道合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包含甚广。学不同,识不同,志不同,性不同,品不同,人不同,均难能与之共谋。能志同道合者,能与之谋,但必须有一位明达善断之人,否则断无成事之可能。【原文】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语译】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解读】本章是孔子的语言观。“辞达”即通情达意,是孔子的语言观,不尚文饰辞藻,朴实无华,唯达意即可,说话说得准确,说到点子上去,一语中的。如孔安国《集解》说:“凡事莫过于实,适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又如朱熹说:“辞取其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原文】15.42师冕见①,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②?”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③。”【注释】①师冕:乐师,冕是他的名字。上古一般人无姓氏,名字前可加上他的职业。??②师:乐师。因古代乐师多是盲人,故这里泛指盲人。道:这里指方式,方法。??③相:帮助。【语译】盲者师冕进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定后,孔子告诉师冕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这里。”师冕走了后,子张问道:“这就是同盲人讲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法。”【解读】本章记载孔子“相师”之道。乐师前来会见孔子,孔子闻声出门,降阶而迎,扶助前行,遇到台阶,说:小心,抬脚,这里是台阶。入席则说:请坐,这里是座席。然后环座介绍,张三在这里,李四在那里,“某在斯,某在斯”,一一介绍完毕,孔子落座。接待完毕,乐师离去。紧接着师生又展开一场讨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这就是同乐师盲人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乐师的方法。”一则问“言”,一则答“相”,子张问“与师言之道”,孔子答曰:“固相师之道也”。问与“师言之道”,所问甚小,答“相师之道”,所答甚宽。问的是“与师言”,答的是“与师行”,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良多趣味。孔子的一言一行,均是弟子模仿学习的典范。孔子在文章典籍中教人做人,在生活中教人做人,弟子们在文章典籍中学做人,在生活中学做人。圣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献花(0)
+1
(本文系凌云悟道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