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1.国民技术之忧 ①银联和VISA的争端或将改变我国EMV迁移的进程,由此也将深刻影响13.56M和2.4G的标准之争;②平板电脑的横空出世将严重影响远程支付的展现方式; 2.国民技术之喜 ①超级网银的上线将加速U盾的普及进程;②U盾的使用方式可以迅速扩展到办公、商用等很多领域; 论述: 不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在现代IT领域发展过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很先进的技术仅仅是由于参与的厂商不多,或者缺乏某种看似可有可无的功能,或者是另外一种更先进技术的出现,就变成了少人问津,甚至是过眼云烟。 例如当年的IEEE 1394,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廉价、占用空间小、速度比USB快、开放式标准、支持热插拔、可扩展的数据传输速率、结构灵活多样、完全数字兼容、同时支持同步和异步数据传输模式”,但由于主流计算机很早就配备了USB接口,却通常都未配备IEEE 1394接口,直到现在IEEE 1394接口都像是一个少人问津的阳春白雪式的技术尽管事实上它很廉价;再如在无线传输领域的WiMax技术,曾经被大家寄予了厚望,因为它可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可达50公里,远超WIFi的100米传输距离)、更高速的宽带接入(最高接入速度70M/s,相比之下,Wifi的最大传输距离也不过11M/s)、可以作为DSL的无线扩展、可以提供多媒体服务,等等等等,然而仅仅由于它移动传输数据方面的表现不佳,最终既没有成为移动通信标准,也没有在无线传输方面战胜Wifi;最后一种如触摸屏技术,电阻式触摸屏的出现一度成为划时代的技术,将人脑中的想法第一时间传递给手指,用来操作电子产品,但是终归要渐渐让位于电容式触摸屏这种更先进的方式。 我们在前面分别提到的IEEE 1394、Wimax、电阻式触摸屏都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技术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事实上,对于国民技术而言,“EMV的迁移进程”、“平板电脑的出现”、“超级网银的上线”这些看似和它无直接关系的事件最终都会深刻地影响它,以下我们一一进行说明: ①EMV的迁移进程对国民技术的影响:负面如果没有银联和VISA的争端升级,也许2.4G最终会成为我国手机支付的国家标准之一。毕竟,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虽然它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不开手机不能进行支付,支付芯片不能没有电,而2.4G芯片本身又比较耗电),但总比技术标准在国外厂商手里的好(参考国家对于TD-SCDMA标准的支持)。 对于中移动来说,2.4G的意义就更大了,中移动可以垄断整条产业链,可以制定2.4G的支付标准,是无可争议的行业霸主;而如果反过来,中移动放弃2.4G,转而支持13.56M的话,在技术标准方面没有任何话语权,商业模式上也必须要与银联去合作,移动运营商、银联、银行、手机制造商,乃至独立的卡制造商都可以从事13.56M支付卡的生产和运营,中移动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参与者,能够分得其中20%的蛋糕就已经非常理想了,这对于中移动来说,不啻于一个难以下咽的鱼刺,也正因为此,今年5月12日,联通电信联合银联18家银行成立了移动支付联盟,中移动并没有参加(跟在别人背后,看人家脸色的滋味当然远没有自己出来做老大的滋味好)。 正是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始终坚持认为中移动不会放弃这个“老大”的位置(即使到今年6月份,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中移动放弃2.4G标准这样的“谣言”),不过,这一切,到今年8月份,发生了改变,我们的观点,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变化的起因在于“意外发生”的银联和VISA的争端,争端的过程我们在8月15号的《EMV迁移将会改变什么?》这篇报告中详细做了陈述,我们判断由于这场争端,银联会受到很大的震动,从而将会加快EMV的迁移进程,我们在报告中对于各地的推进进程和推进计划进行过仔细的梳理,事实表明,推进进程的确在加速,这样一来,各地的POS终端等设备很快将增加对13.56M的支持功能,而直到今年5月的对于PBOC2.0的修订版,都没有将2.4G的标准写入我国EMV的标准中,因此这将大大增加2.4G的沉没成本,这样一来,留给2.4G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当大部分的POS完成对13.56M的支持以后,再想统一切换成2.4G的标准,难度就会非常大了。 因此,我们观点是,EMV的迁移进程越快,对于2.4G的负面影响越大,对于国民技术的影响也越大。 ②平板电脑的出现对国民技术的影响:中性偏负面Ipad的甫一上市,很多人仅仅认为这是一个大号的MP5,或者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上网本,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将彻底改变电脑硬件的市场格局。 Intel忽视了移动互联网,从而被Arm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完全丢掉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CPU市场;微软忽略了移动互联网,从而被Android抢了先机,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电脑领域的占比可怜的低;事实上,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视和投入不仅仅是战术,而是重大的战略,苹果正是在这个战略中站在了制高点,我们认为,未来的平板电脑不仅将彻底驱逐上网本,更将逐渐打败笔记本,成为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下的移动办公、商务和游戏平台尽管目前ipad的硬件性能还不及主流的笔记本,但是性能的提升是指日 可待的事情,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现在各大PC厂商再也不敢怠慢,并不敢重蹈微软和intel的覆辙,都在奋力研发平板电脑,附录中我们给出一些正在研发的平板电脑的列表。 在这样的基础下,用不了几年,我们的工作、商务和娱乐平台将变成“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工作站”这样的形式,智能手机承担通信、定位、音乐娱乐、部分视频娱乐和部分游戏娱乐的功能;平板电脑承担个人办公、个人商务、视听娱乐、游戏娱乐的功能;而工作站承担图形处理、数据计算、家庭一体化娱乐等功能。那么,我们认为,目前大家比较热衷的手机远程支付的方式也将逐渐切换到平板电脑这个平台上,毕竟,依靠平板电脑进行网络购物,对于商品的查看和选择、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接驳、购物的安全性等方面都会有更好的体验和保证。 目前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安全的手机远程支付,很多技术厂商选择了使用Micro SD卡这样的方式,但是,市面上真正支持Micro SD卡的手机并不多,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也面临塞班、Android、黑莓、WindowsMobile、苹果OS等诸多选择,真正实现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单位统一采购一批,用作办公平台的方式是例外,这一点在后面我们会介绍),因此,中国银联虽然在2008年就开始和上海翰银合作开发手付通,但到目前为止,用户数依然寥寥。 如果这样的远程支付切换到平板电脑上,上面所说到的兼容、安全性等问题完全迎刃而解,使用普通电脑实现的远程支付已经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方式了,切换到平板电脑领域,一方面实现了移动购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兼容性、安全性都不是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远程支付的形式最终将以平板电脑的方式来展现。 目前国民技术的SD Key包括Micro SD、Mini SD和Standard SD三类,我们认为,平板电脑的出现将会大大压缩Micro SD、Mini SD的市场空间,但Standard SD将会逐渐切换到平板电脑上,因此,总体来说,平板电脑的出现对于国民技术来说是中性偏负面的作用。 ③超级网银的上线对国民技术的影响:强正面在《超级网银的上线将加速U盾的普及》和《超级网银上线,U盾需求大增》两篇报告中,我们详细地分析过超级网银的使用方式和超级网银对于U盾市场普及速度的影响,摘取部分内容如下: “截止2009年底,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0.66亿张,其中借记卡18.8亿张,信用卡1.86亿张,而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已达到22.7亿张,半年时间共增长了2亿张,粗略估计未来5年保持这样的增速的话,到2015年,我国发卡总量将达到40亿张以上(人均2.5-3张卡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人口人均持卡3张,上海目前人均持卡4张),如果40亿张卡中,四分之一的银行卡办理网银系统,二分之一的网银系统办理U盾的话,未来5年共需要U盾5亿个左右,平均每年新增U盾的需求为1亿个左右。 按照银行采购成本计算的话,目前通常市场上所见的8位式芯片U盾的成本在15元-20元左右,32位式芯片目前的成本在40元-50元左右,未来可能会降低到25元-30元左右,我们认为银行来承担部分乃至全部的U盾成本是未来的趋势,这既是银行出于提高自身网银安全性的考虑,也是出于要增加用户的黏性的考虑。 事实上,虽然目前各银行的U盾都有定价,但是用户已经可以用各种活动的形式免费获得,例如,在北京,目前,工行、建行、招行、光大银行等都有开通网银即送U盾或者用网银处理3笔业务即送U盾的活动,我们认为,以上这些银行的活动明确表明了目前银行业对于U盾的一种态度大力扶持并且愿意承担一定的成本。”④U盾和SD Key使用领域的拓展对国民技术的影响:正面目前,国民技术的U盾已经逐渐渗透到政府办公、警务工作、大型企业等多个领域,掌握某些权限的审核员无须使用繁琐的密码,也不必要一定在固定的机器上,只要携带好U盾,就能在不同的电脑、不同的场所甚至不同的地区进行公文的批复、审核、流转等,无论是给办公用户,还是商务用户,都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和自由度。 而国民技术的SD Key在行业的应用包括移动警务系统、中国联通移动办公系统等。按照公司的介绍,“警务系统应用于公安行业,并且针对该行业的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专门做了开发,该系统能够为一线警务人员提供即时查询、数据采集上报、实时输出以及沟通联络等功能内容,并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模块定义和功能设置;联通移动办公系统则是利用SD Key进行身份验证,实现加密解密传输,这样即使身处外地也可以访问公司的邮箱和内部数据,而不会被非法窃取信息”。我们认为,如果单位通过定制的方式采购一批支持Micro SD的手机,同时集中安装行业应用系统,可以解决兼容性的问题,因此,作为行业应用系统比作为远程支付系统要容易和可行的多。 结论: 综上来说,我们认为目前国民技术在EMV迁移、平板电脑上市、超级网银上线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存在着两喜两忧,但总体来说,市场已经消化了2.4G的忧虑,对于Micro SD,存在行业解决方案和切换到平板电脑的可能,而对于超级网银,则是一个正面的极大利好,将大大推进U盾的普及进度,因此,总体来说,喜大于忧。 我们认为,以目前U盾的发展速度,将超过本世纪初信用卡的发展速度,在过去的10年里,信用卡的年均增速为29.7%,我们认为这两种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比较大的相似性。而目前U盾(USBKey)的发展环境比当初信用卡最初发展时所面临的环境更乐观一点,因为现在大家对于网银的认知度很高,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度也很高,因此我们预料U盾的总市场规模(全部按照8位式U盾计算大约在80-100亿左右,全部按照32位式U盾计算大约在130亿-150亿左右)最快将在5-6年的时间就能完成,特别地,随着超级网银的上线和不断普及,用户对于U盾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那么U盾的年均增速将超过60%。 目前国民技术在我国U盾市场领域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0%了,行业的增长基本就意味着公司的增长,所以我们认为未来5年U盾的普及速度将会超过60%。同时,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宁愿多支付一部分费用,也不愿意在转账的安全性方面犯下错误,因此银行有很大的动力去推动8位加密芯片向32位芯片的迁移过程,随着32位芯片的逐渐迁移,国民收入的增长可能还会大于芯片销售数量的增长,因此,我们看好未来5年国民技术在U盾市场上的发展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