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经典版“柏拉图之恋”

 李灏 2010-09-11
22岁的那个秋天,是个收获爱情的季节。波丽娜跟随歌剧团来到圣彼得堡演出,将自己的那份美丽展现到国际舞台上。清丽的身影,绝伦的面容,如夜莺鸣啼的清脆嗓音,深深地打动了25岁的屠格涅夫。也就是在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两人四十余年的情感纠缠、生生不息。

 

  在当时的圣彼得堡,爱慕波丽娜的男子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王公贵族绅士公子。可爱情就是这么奇怪,众多追求者当中她惟独对满腹经纶的屠格涅夫看好,并把自己的橄榄枝抛向了对方。

  他第一次亲吻她时,便想起了猪笼草,那种生长在亚马逊森林的食肉植物,一种轻启探牢后的诱惑之美,浸满整个身心。她是他的天使,两年后离别在即的忧伤化作一首首情诗,让人感怀泪下。为了再次见到她,他甚至辞去了“金饭碗”,长途跋涉前往巴黎追寻未尽的爱情。没了爱情就如没了笔纸的作者,始终写不完自己的人生。

  时间在旅途的路上显得有些长,但两人终归是在巴黎东南的小镇庄园里,相见了。只不过,这种重逢,多少有点间隔的时光感。

 

  那段岁月里,是屠格涅夫的创作高峰期。白天在家写作,晚上去波丽娜家拜访,基本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爱情的滋润下,屠格涅夫的写作热情分外高涨,一部部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小说相继问世。不久,屠格涅夫便在文学领域名声大噪,而他的第一位读者和评论人都是波丽娜。

  有时候波丽娜会离开家乡几天,屠格涅夫的书信便如洪海一般绵绵不绝,感情的河水和创作的瓶颈需要在此刻疗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二十年,他们像两只鸟儿偶尔聚聚,又匆匆分开。仿佛藕断丝连的感觉,便是两人最好的诠释,也是促成生活的全部。

  奇怪的是,这样相恋的情侣却未能走到一起,而是将心灵的相通直接替代掉肉体的纠缠。屠格涅夫看着已婚的波丽娜,心里有份失落却又急切地希望看到她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

 

  于是,当波丽娜一家搬到德国居住时,屠格涅夫也义无返顾地跟随。值得称道的是,波丽娜的丈夫法国著名文学家路易?维亚多不但没有嫉妒妻子的“红杏出墙”,还允许屠格涅夫住在自家的隔壁。

  屠格涅夫每年都要回俄罗斯一次,但他一定会在7月18号那天守侯在波丽娜的身边给她庆祝生日,唱祝福歌。路易?维亚多早已见怪不怪,三人在准备好的佳肴和美酒中畅所欲言。普法战争结束后,波丽娜一家返回了巴黎。这一次,屠格涅夫更是直接住到了他们家里。他们把那幢乡村别墅称为“棕树别墅”,在那度过了宁静悠闲的暮年时光。

  1883年,屠格涅夫躺在波丽娜为他铺好的床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这场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故事。两人的奇特恋情,为一个文学巨匠和聪明女人的传说续写给后人揣摩。

 

  当民国的金岳霖“明恋”林徽因终身不娶时,百年前的浪漫法国早就有了那些柏拉图的爱情故事。想来,这些将现实抛却到生活之外的文人墨客,用一种超脱俗的清净修为方式,祭奠着心目中最完美的爱情神话和自我梦想。脱俗的人,脱俗的物,构建了一个脱俗的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