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潜规则’?就是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而且暗中还有不可告人的交易。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潜规则的现实之中。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暗伤。 潜规则 — 对腐败及社会不端行为的群体性默认和沿袭 演员张钰向媒体表示,“用性换戏份”是娱乐圈的“潜规则”,只是大家没说出来,并表示自己宁愿离开娱乐圈也要“揭露黑幕”。消息一出,社会上沸沸扬扬,抛开事件本身的是非不论,“潜规则”一词却因其陡然间成为当年的热点词汇。 “潜规则”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l 学校不准乱收费,但是迫于无奈的“自愿捐助”不在此列; l 医生不准收红包,但是患者家属不送红包是不能安心把亲人送进手术室的; l 警察办案、法官判案是不能收钱的,但当事人去报案、去诉讼,尤其是经济类案件,不托人、不打点警察、法官心里是不会塌实的; l 工程说是公开公正招标的,但真想拿下项目的,谁敢真的坐在家里等结果而不去各显神通,影响或者干脆“攻下”招标负责人? l 按照劳动法,打工是要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哪个农民工敢抖搂着法律规定要求签合同? ....... 无处不在的“潜规则”对社会最大的伤害是造成社会上对腐败及种种社会不端行为的群体性默认和沿袭,说‘潜规则’是腐败的温床一定不为过!如果人们都按‘潜规则’去办事、做人,一切摆在明面上的规章、制度、秩序就成了摆设,这对建设和谐社会贻害无穷。“潜规则”的存在多少和人们对其的态度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基本状态。 “资本可以对抗制度,权利可以藐视制度,感情能够淹没制度”,在初级阶段,潜规则实在是太多了。 |
|
来自: 平和的面对人生 > 《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性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