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17:57:19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飞越扩展,内涵建设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毋庸置疑,职业学校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使职校健康长远的发展,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抓好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首先要看社会需求,设哪些专业,开设什么课程,招多少学生,学制多长,均须根据社会产业状况来决定;其次,要看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主要包括师资、实验设备以及实习场地等,不顾实际条件,看什么专业“吃香”就开设什么专业,盲目追风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反过来也必将危及职业学校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遇到社会紧缺专业,学校现有条件又开设不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学校在做好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对学校的专业发展有一个近期的和中远期的发展规划,要创造条件进行师资引进培养,设备改造增添,实习场地建设,办学计划的制订等,使不成熟的专业趋向成熟,使成熟专业成为示范专业、特色专业,进而使学校发展成为品牌学校。何为品牌学校、特色专业呢?宿迁教育局张用录同志言简意赅地说:“品牌学校就是学生要想学技能就来这里学。特色专业就是用人单位要用某一专业方面人才就来这里要。”在课程建设方面同样如此,应坚持以实用作为取舍之依据,反对“因人设课”。课程内容应体现地方性,要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其次,要把实习纳入课程计划,加强对实习的组织指导。另外,课程设置不宜规定得过死,要有弹性,宜多留伸缩之余地。 2.坚持服务原则,强调职业的地方特色和世界眼光。职业教育应本着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原则,职业学校的办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它不必有统一的办学模式,学制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专业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因时、因地制宜。宿迁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宿迁在重点加快玻璃建材、纺织服装、木材加工、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等支柱产生发展的同时要加快能源、医药、五金、航船、电子等新兴产业发展,建成纺织服装、人造板、水产品、粮油加工、包装材料、蓄电池、劳保用品、织带等八大生产制造基地。着力打造“玻璃城”、“板材城”和“纺织城”。于是要求宿迁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上要有新体现。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合乎地方产业的要求,坚持为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服务,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加入世贸组织即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动态,概言之,职业学校既要立足地方,又须放眼世界。 3.坚持技能优先,突出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之处即在于它的“职业性”,或者说是岗位针对性。首先对师资的要求上,应是知、能统一的“双师型”教师。坚持能者为师,“技能优先”的原则。其次,对学生的要求上,要强调技能训练的优先权,文化课的学习应该为实际技能的训练服务。 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破解招生难与就业难恐非一朝一夕所能为,又需要以观念转变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既要把握全局,更要抓住“急所”,即要治本也要治标,即要采取权宜之计,也要有长远策略。 宿迁技师学院 电子信息系 徐光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