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是思考的产物”——艾恩·兰德(Ayn?Rand)

 zergoling 2010-09-12

“财富是思考的产物”——艾恩·兰德(Ayn Rand)

(2010-07-28 14:19:24)
标签:

杂谈

 

  思考对聪明的投资至关重要。很多投资者的失败,其根源多半是不思考、不善于思考甚至不愿意思考,“做得太多,而想得太少。”

格雷厄姆曾言:“在华尔街成功有两个条件:第一、正确思考;第二、独立思考。”笔者相信学习研究最新的投资思想——“思维模式格栅”理论,将使投资者获得全新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投资者正确思考和独立思考,进而聪明地投资。

“思维模式格栅”表面上看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字眼。它是怎么一回事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思维模式格栅”的源头:“富兰克林提议” 

1749年夏天,本杰明·富兰克林散发了一份名为《宾夕法尼亚青年人的教育问题提议》的小册子。在小册子中,他提出“建立费城公共学院”,还建议学院不仅要在经典学科领域领先,也要重视实用课程。富兰克林说,“应该学习几乎所有古往今来的有用知识”。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上天赋予你的财富;你若读了宇宙历史,“你就会更加理解人类。” 富兰克林提议的费城公共学院就是如今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大理科学院的院长理查德·比曼曾作出高度评价,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多学科教育的创始人,他致力于培养人们养成思考习惯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富兰克林成功基于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写作、算术、体能教育和当众演讲这些基本技能。第二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最后通过教育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思维模式格栅”的核心是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进行综合思维。其思想源头是“富兰克林提议”。

“思维模式格栅”与“关联学说”

根据桑第克的刺激——反应模式建立的“关联学说”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新环境(刺激)的积极反应切实改变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即学习过程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使它们不断调节以辨别熟悉的类型并接纳这些信息。大脑能够将所学的东西串联成链,并输送到相应的区域中。因此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可以用他拥有多少思想链来衡量。“关联学说”被称为“人工中枢系统网”的信息技术新系统的核心。

建立思维模式格栅的过程与中枢网络的设计十分相似。

 “思维模式格栅”与创新思维

美国密根大学的约翰·H·霍兰德教授认为,创新思维要掌握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步,必须理解准备吸收知识的基本原理。将各种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到启发,确保你对格栅的每一种思维都有基本的理解。当然,你不必成为每个学科的专家,但一定要掌握其基本原理。第二步,就是找比喻,要了解比喻用法及其好处比喻不只是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还能帮我们将散乱的思绪归纳成型。比喻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借助于将一个概念和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联系起来,并用简单生动的方式来描述。

建立和使用思维模式格栅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而比喻是最常见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与此相关。如汽车的雾化器和香水瓶相似;很多仿生设计的过程也与建立思维模式格栅过程类似。

“思维模式格栅”与查理·芒格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躲在巴菲特光芒的背后,低调做人,但你绝对不可以小瞧他。他的很多见解称得上惊人,其中最令人振聋发聩的就是关于“投资与处世能力、投资与思维模式格栅”的论述。如:1、挑选股票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要将投资视为处世能力的一部分来理解。2、用宽广的视角就会发现每一学科都相互交叉,并在其中各自得到加强。一个爱思考的人能从每个学科总结出起特定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在一起,以求达到融会贯通。那些养成这样思考习惯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会非常成功,不具备这样坚实的心理素质的人,在股市上或其他地方的成功只是一时的运气。3、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取得最佳投资回报最有效的方法。当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式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时,这样的投资决策会更正确。这是最好的回报――理解越多越深会使我们成为更聪明的投资者。4、真正和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先是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而后学着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

思维模式格栅的超常力量

 “思维模式格栅”中的“格栅”本身是一个比喻。格栅是人们用来装饰篱笆、在院子里搭凉棚,用作攀援植物的支架。现在我们把格栅想象成一组思维模式的支撑框架,形象、简单。相信读到这里,投资者们都会明白了。

熟练运用“思维模式格栅”,善于挖掘不同思考方式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思维,就会产生查理·芒格所说的那种“超常力量”,它不是1+1等于2那么简单,而是产生临界物质爆炸似的巨大能量。

巴菲特的巨额财富和长盛不衰,充分印证了“思维模式格栅”理论的巨大威力。虽然巴菲特从未公开承认自己是“思维模式格栅”理论的拥趸者,但从他的一言一行和思考习惯可以断定,他也是“思维模式格栅”理论的实践者。例如,据巴菲特研究专家罗伯特介绍,巴菲特每天阅读四、五本书,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又如,他善于向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学习:从棒球超级击球手威廉姆斯的击球策略,发展了独特的“挥棒”的投资概念;从一个球童的赚钱故事,发展了“与赢家共事”的经营之道等等。这些都泄露了巴菲特是“思维模式格栅”理论的成功实践、巧妙运用者的天机。

正是居于对“思维模式格栅”理论的推崇,博客巴菲特特地推出“投资思维格栅”栏目,以投资为中心,对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各个领域的前沿观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物进行介绍。

万法归宗,百川归海。希望“投资思维格栅”栏目能够帮助投资者丰富知识,拓展思路,充实能力圈,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更加聪明地思考、聪明地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