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编导应具备超常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绿茶清清 2010-09-13
提要:一名好的舞蹈编导必须具备形象、逻辑、灵感三种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把科学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舞蹈创作的观察、编排、调度排练等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名好的舞蹈编导

关键词:思维方式 观察   调度   排练

  

被誉为舞的海洋、歌的故乡—云南,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民族舞蹈,在跨世纪的今天,正面临兴衰的严峻考验。一个人、一种事物乃至一门艺术,只有顺应时代前进的趋势,发挥舞蹈编导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掌握技巧,超常想象,才能在竞争中居于前列,不被历史和社会所淘汰。

一舞蹈编导的思维能力

    舞蹈编导的思维能力,指的是舞蹈编导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编导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概括的、问接的反映过程。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舞蹈编导应在上述三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创造性思维,才能提高思维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向编导者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因此,舞蹈编导必须通向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去努力尽职,在自主思维,连动思维,多向思维和综合思维四个方面多加探讨研究。编导必须明确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于将它运用到舞蹈创作的实践。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舞蹈作品,创造性思维就是通常说的求异思维,即在舞蹈作品中发前人之所未发。舞蹈编导懂不懂思维,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思维能力是创作能力中最主要的一种能力,编导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舞蹈编导的思维能力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编导创作中赖以生存的重要过程,思维能力它既依赖作品而存在,反过来又推动作品的发展。不论在于i‘么情况下,舞蹈编导的思维活动都必须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无论意念、形象的物质化,定型化,最终都要通过舞蹈语汇,队形调度,具体排练来实现。离开了思维能力,再好的内容也无从表达编导的思维能力。所以,编导者的思维能力就是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正确地运用创作技巧,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其创作意图的能力。这是舞蹈编导进行创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通过观察获取材料后,在编导头脑中融汇升华,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未曾知觉或未曾存在过的新视觉、新形象,或者根据民问传说,文字描述而产生的相应的形象思维这样一种心理能力。思维的过程是一种温故创新的心理过程,舞蹈编导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甚至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并在舞蹈编导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这便是思维活动。

    对舞蹈编导来说,思维能力如同鸟之“双翼”,给编导插上这“双翼”,便可海阔天空任意翱翔。可以说,没有思维能力就没有编导的一切创作。思维可以使无形的变成有形的形象(再造形象)。思维能力不只是简单地复现生活中备种事物的形象和图像,它应该是根据舞蹈编导所体验过的事物,创造出编导未曾体验过的事物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随主体的爱与恨,对生活的图像进行加工改造,成美化或丑化,成强化或弱化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创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力度,可以使舞蹈作

品的内容更深刻,形式更活泼。

    思维能力的基本特点是个体性、创造性、综合性、实践性,舞蹈编导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是编导的又一个突出的特点。所有的舞蹈编导都包括一种新的表达的“起源”,“发展”形成的过程。既使在创作中用的是“旧”的思维方式和第二手材料,舞蹈编导也在为它们创造着一种新的,而且是唯一的艺术表达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完全表达出编导的性格和才能的东西。创造性思维贯穿于舞蹈编导创作的全过程,选材、结构、音乐要求、灯光的形成等等。都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脱套去陈,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所已用之辞;取其新,舍其旧”;以上的话,告诉我们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舞蹈语汇的运用,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舞台调度的处理等等,都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发现新的材料,提炼新的主题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只有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富有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最为本质的美,在舞蹈创作中如果没

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出现雷同现象。例如:民间有一个故事,全省、全国的舞蹈编导都去收集,都在创作同一个题材,又无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技巧,那么舞蹈作品就会出现大众化、常见化,这是一种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做为一个跨世纪的舞蹈编导应该重视思维能力这个特点,并按这个特点去从事艰苦的舞蹈创作。

二、观察技巧

    观察是舞蹈编导搜集创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观察对舞蹈创作具有特殊的意义。编导只有到生活中去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才能获得大量的创作材料。大型舞蹈诗画《她从画中来》的整体结构是我多次乘坐飞机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对云南新的认识,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从观察、认识中获得的。就连作品之问的连接也是从观察中构想的,比如雾这种自然现象,要认识它就必须对它认真的观察,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雾是灰白色的。可是19世纪英国印象派风景画大师透纳却在描绘雾景中,第一次告诉人们,雾是紫红色的,雾为什么是紫红色的?是因为英国曼彻斯特林立的烟窗喷出大量带有火星的煤烟和新建楼房的红砖相辉映的结果,人们

习惯用老眼光看雾,而作为画家的透纳,对光和色特别敏感,通过准确的观察,还了雾都的雾的本来面目。作为舞蹈编导者也要有透纳那种敏税的观察力,因为社会生活是舞蹈编导创作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通过观察激发了舞蹈编导创作欲望,人们在生活中,由于受到外物的刺激、触发,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对好的舞蹈编导将产生出创作欲望,促使编导把这种欲望通过创作表达出来不可。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自然界中的物与景都可能成为编导观察的对象,但必须从创作目的出发,确定相应的重点,然后一步步地细致观察,认真寻找观察对象与同类事物的差别,努力捕捉观察对象所独具的特点,只有这种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才可以提高观察的质量。观察目的不同,观察的范围重点也不尽相同。以观察江河为例,地理学家要观察它的发源、流域,农业学家则考察河水的贮藏量,而艺术家特别是舞蹈编导则从观察江河中寻找它的气质、气势,色彩和形象,进而发掘它所体现的精神,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编导的观察通常从比较中分辨“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例如:有两个舞蹈编导,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说出各自的感觉,当其中一个人感到为难时,另一个就启发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牛饿着肚了走平路有明显

的不同……。这一事例可供我们借鉴。因此,要求编导观察生活,一要准确。二要全面。三要精细。

    准确,这是对编导观察事物的起码要求。试想,事件的对与错,人物的喜与怒,形状的大与小尚且分辨不清,判断不准,又怎能去表现它,反映它?所以无论观察人还是事都要准确把握它的特性。

   全面,这是在准确前提下的进一步要求,即要观察事物的全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全面把握,舞蹈编导便不可能高屋建领地了解与认识各个构成部分的价值,同时,没有对事件各组成部分的正确、深刻的把握,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认识事物的全部。“知全海、再表现一岛”。这是经验之谈,编导们值得重视。

    精细,即观察事物要细致,深入,这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观察要细致入微,其二观察要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有将观察与编导特有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搜集到有用的创作材料。

三舞蹈创作技巧的重要性

    创作技巧就是表现的技巧、方法,是编导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创作技巧受制于编导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创作实践,为他的创作活动服务。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整个过程需要由客体事物转化为编导立体的情思与意象,再由主体的情思与意象转化为主体和客体相融和的作品本体。这种双重转化过程有着内在的连续性,从创作顺序去考察,舞蹈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积聚材料构思创作进入排练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与技巧相关。

    例如积聚材料阶段也就是编导者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中积累材料的阶段,编导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积累是为了给舞蹈作品做准备,就要对生活进行体验视察,研究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对舞蹈语汇进行选择,以使积累材料处于自觉化的境地。这从反映论角度讲,是编导进入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感知阶段,于是也就脱离不了技巧的范畴。构思和创作阶段尤其需要运用技巧,因此,有关技巧的运用必然落到创作的全过程。如果说积聚材料是创作的准备阶段,那么构思作品则是创作的启动阶段,由构思创作排练的过程也是编导者由内到外,化为作品的过程,这时编导进入了高度紧张活跃的心理意识活动状态,形成了一种心理张力,在心理张力的驱使

下,创作主体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完善构思,完善表达,使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统一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技巧就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所谓技巧是一种在艺术上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舞台调度技巧

    一般认为舞台调度不外乎就是变化队形,这样的概念是不够确切的。舞台调度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如同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一样,它是创作舞蹈作品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只有在与作品内容和表演艺术相结合的作品中才能完整地和出色地完成它的艺术功能。如果只从民问舞蹈中寻找队形的变化,不从创作者本身的创作需要来进行理性地运用调度学,那么舞台调度就失去它存在的价值。舞台调度在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中已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推波助澜探化主题、塑造人物的艺术功能,如果说,观众对舞蹈作品中主要角色的扮演者的注意力占整个舞蹈作品中40%,那未,观众对作品中的高度造型部分的注意力应该是60%,因为所有围绕作品的环境调度在整个作品中都被观众感受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调度造形部分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创作因素。舞台调度它以色彩、线条、光线等视觉形象构成有生命的图象与不同的环境情绪线,它时儿静止状态,时儿又是运动着,随着情绪的向前推移而不断地在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舞台调度。舞台调度基本可分两大部分:

1、随景物造型;2、随人物情绪路线调度,也就是用人体。景物调度靠绘景营造出环境,如山、水、大树下,靠布景对环境的营造手法是一目了然的,是容易被一般观众所承认的,由于它是物质的视觉因素,因此是实的,它把观众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实际上它是一个布景与人物的组合。人物营造环境部分所属的有服装、音响、空问三者问的关系密切和相生相

同,营造出特点环境与典型的人物,通过创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去揭示作品的主题,及其思想,成为调度部分的创作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人物营造环境的功能:1、可在同一时空构成不同环境的典型的视觉感受;2、调度能创造出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环境是指:富有生活气息、时代风貌、民族特色、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及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结合。3、表现作品情绪与气氛,同时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绪的揭示,包括人物性格,达到激化人物情绪行动线。

    为了能进一步认识调度在舞蹈作品中的地位,在这里介绍一下舞台调度的三个特性:首先:舞蹈作品是以表现来完成它的内容。离开了表现,就不是

艺术创作,因此,它必须依赖舞台调度来完成它。舞蹈作品中的调度,对环境的营造和人物描写,不象小说那样可用较大的篇幅去细致地刻划,而仅仅是一个画面,就说明人物的所处环境和当时的思想情绪,因此设计调度不能脱离作品的基本要求而任意地去臆造。要以作品为内容,创作与内容相适应的外部形式。舞台调度是时问艺术和空问艺术的综合,以及绘画、雕塑等空问艺术的介入,它们不可以简单的形式上的是拼揍,而是有机的综合后形成的新的艺术种类,使舞台具有艺术生命,成为一幅幅活的图画。对于调度在创作中究竞要完成于什么任务,它有什么特殊的创作规律,由于作品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以及由于设计者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发展,而有所区别。1、形象性—是指舞台调度的创作必须与人物的性格,动作紧密相连,处处都要思考虑到人物在环境中的活动和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果离开了活动的人物形象、设计方案,必然会脱离调度的最高任务,所以说:要表现森林时,肯先考虑在这森林有怎样活动的人。2、交代性一舞台调度的创作必须向观众交代(通过画面的刻划)作品所要表现的环境等。3有机性一调度不仅具有造型和流动作用,而目_具有直接推动作品情绪发展的功能。关于“三性“在作品调度中的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有目的地去探索,从作品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才能达到最佳艺术效果,才能为观众所观赏,所以说,

整个舞台调度形象,就是一幅织在时问问空问上的活的图画。

五舞蹈编导的排练技巧

    排练是一种很复杂的脑力与精神相结合的劳动,排练的基本特点是个体性,创造性与实践性,是编导的主体与群体的精神劳动的相结合,任何一个舞蹈作品都必须先经过创作者头脑的整理,加工后才能通过排练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任何排练活动都要受到编导者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支配,正因为如此,才有“见其作品如见其人,人高则作品亦高,人俗则作品亦俗”之说。()个体性一创作中的个体性贯穿在整个排练过程之中。编导在排练的准备阶段首先要深入准备,分析排练对象(演员)与作品的关系。观察排练对象是编导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是编导获得排练信息的主要途径。十儿年来我在排练场里,总是按照我对生活的感受,对排练对象的理解,然后按照我的创作要求进入排练的,并目_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说明了在排练的准备阶段中是离不开“我”这个个体的。()群体性一刊一同一件事,同一情感的处理,由于感知因人而异,也就会产生千差万别的反映,不同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感知结果,编导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化到感知各异的群体(演员、舞美、音乐、灯光)当中,这是由于个体性转化到群体性这个特点决定的。进入排练场前,编导需要积累丰富的材料与情感,提炼主题、观点。如果主题、观点提炼得正确深刻,就有可能让群体很快进入到编导所规定的情绪环境中,每一个编导都带有主观个性色彩,这是因为群体的感知并不是作品艺术。()创造性一排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即使你用的是叫口”的创作手法,在排练中你也为它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情绪和唯一的表达方式。在排练中编导会产生一些思维以外的视觉感受,一些新认识。创造性贯穿于排练的全过程,只有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富有创造的编导,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更美的,不同于一般的东西,而且将会有不同的处理,这就具体表现了编导各自不同的创造性。()实践性一排练是一种精神与体力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实践性是排练的一个重

要的特点。1、心中有“数”,编导进排练场要心中有数,就是对作品思想、情绪、动作语汇、画面、构图、调度。当然是编导自己想把作品排成于1‘么样的“数”。首先要对演员的技巧、感觉、表现能力如何、性格脾气也要有“数”。编导者心中有数就主动,没数则被动,甚至会排不下去,因此,编导进排练场之前要多思考、多准备。2、讲与动相结合,编导在排练场喜欢“讲”,讲得很多,占用的时问也很长,讲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动。你动,演员动,这才是舞蹈排练场,讲要讲得简明,动要动得明确,讲和动结合起来。3,改一有的编导喜欢“改“,无时不改,上场!几排,下场!!

改,昨天改今天再改,“改”是好事,说明编导有了新的认识,但也不能老“改”,应该有个相对的稳定期。4、启发一要启发,编导的职责就是引导和启发。启发能把你编导的思想、作品内容“生长”在演员身上,变为演员的,只有启发才能引起演员再创造的欲望。5、要严一严;师出高徒,舞蹈演员容易产生“惰性”,因为是体力的原因,在极度的紧张状态下需要提醒,严和成功是紧密相连的,严常‘常是演员和作品匕跃的翅膀。6、排出兴趣一要排出学问,排出兴趣,动作一次次作,一次次连。这样会排“疲”的,不要让演员做无效的劳动,通过排练要让演员有所收获,如:表现力或技巧上的突破,总之只有对排练满怀兴趣,作品才能成功。

   作为舞蹈编导会有烦恼,会有苦闷,事又那么多,那么杂,但它是舞蹈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你绞尽脑汁,用尽心思把作品立在舞台上,可给你一效效的乐趣,那就是观众的掌声,但你会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这就是舞蹈编导们所热爱的事业一编导艺术。

   为了这个事业,每一个舞蹈编导都应具备超常的思维能力与创作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