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护理
张素珍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5-1248(2010)03-0070-02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发生率5%~6%,是围产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凡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可引起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宫内窘迫,出生1min无呼吸、仅有心跳,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及一系列并发症[1]。因此,成功抢救窒息儿,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日后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出生1551名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3例;其中男婴10例,女婴7例。经复苏全部存活,未出现并发症。 1.2 急救方法 2 护 理 2.1 复苏方法 按ABCDE复苏方案。A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的根本。B是建立呼吸,是抢救的关键。C是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腧出量。D是药物治疗。E是评价。 2.2 分娩前抢救准备工作 由宫内窘迫所致窒息者,应在胎儿娩出前就抢救准备工作。抢救准备包括人员、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氧气、吸痰管、复苏器、喉镜、气管导管等仪器设备及复苏所需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及其他提示亦应贴在急救台旁,以供快速参考。抢救要及时,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损伤患儿,应熟悉急救药品的用法、浓度、剂量。 2.3 保暖 新生儿出生时室温比宫内温度低,体温明显下降,加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新生儿寒冷时通过增加氧耗来提高代谢,增加产热。最好把新生儿放入温箱中,使患儿体温维持在 2.4 观察病情 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出现烦躁 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者常提示颅内损伤;加之前囱饱满,瞳孔部等大,提示颅内出血。如出现哭声弱,呻吟状伴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应提示有心肺功能异常可能。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一同抢救。护士应细心观察,根据患儿哭声原因给予处理,常能挽救新生儿生命。 2.5 继续吸氧 新生儿复苏后24h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窒息,所以需专人护理,给氧至皮肤红润,呼吸平稳后30min。注意给氧时取侧卧位,防止口鼻粘液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并发肺炎。 2.6 预防颅内出血 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给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同时尽量避免搬动患儿,注意动作要轻柔,可在床上进行新生儿油浴或擦浴[4]。 2.7 喂养窒息患儿应酌情延迟开奶时间,重症患儿适当考虑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开始 胃肠内喂养以补充营养。复苏的新生儿应延期哺奶,以免呕吐。严密观察患儿输液滴速及入 量,同时对患儿母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2.8 预防院内感染 病室内定时做好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加强对患儿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苟文丽,昊连方.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3.378~383 [2] 刘陶,王以新,王惠.新生儿复苏进展.中国医刊,2002,37(5):29~31 [3] 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3.400~405 [4] 石树中.围产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新法复苏.中华围产医学杂志[J],1999,2(11):56~57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人民医院 (014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