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你对浮漂知道多少呢?-经典转贴-[户外垂钓网]

 为侬而生 2010-09-14
 对浮标的认知  

  浮标作为鱼讯的载体,是钓鱼人与对象鱼“直接”沟通的桥梁纽带,也可戏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先不管“眼睛的视力”如何如何,我们先来认知一下“眼睛”的组成。

  一支浮标,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由上往下分别为:标尾、标体与标脚。这三个部分即独立又是一个整体。说它们独立是因为它们的材质、形状、长短可以不尽相同;说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标尾。

  标尾是浮标的灵性所在,也是直接反应鱼讯的“载体”部分。它的材质随著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从早期的粗空心塑胶制品,到现在的实心玻璃纤维标尾以及制作精良的细软尾,不但在长度上增加了很多、色彩上也亮丽了很多,目数也由早期的五、六目变成了十几目。

  标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其灵敏度来讲取决于标尾的粗细、长短。

  (一)一般的硬质标尾都比较细,软尾相对来讲就略显粗了些。虽说现在的软尾已经能够做得比较细,但坚实程度又令人堪忧。标尾纤细对浮标整体的浮力影响小,且受风力的影响不大,有利于讯号体现,也就是说灵敏度会很高。硬质标尾自重大于水,软质标尾自重轻于水,故条件相同的两支浮标,软尾要比硬尾吃铅——配重要大一些。相对来讲,硬质标尾作为一个沉体(本身没有浮力)对讯息的反应能力,幅度要大些;而软尾作为一个浮体,它对讯息的反应能力就有些滞后、幅度轻微(这是与硬尾相比较而言的)。

  (二)标尾越长,讯号就越明显、越稳定;标尾越短,讯号越多、越急促。

  (三)标尾对浮标的影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浮标的站立速度。依据杠杆的原理,标尾在整支浮标上所占的比率会对浮标站立的速度有直接的影响。标尾长的浮标站立的速度比较慢、均匀、稳定性强,标尾短的浮标站立速度就较快、迅急、稳定性差。

  因此我们在依据鱼情选择浮标的时候,标尾的软、硬、长短、粗细是首先要确定的。简单的归纳一下:

  硬标尾,讯息幅度大、动作多、灵敏。

  软标尾,讯息幅度小、动作沉稳、真实。

  标尾细,讯息灵敏、抗风性强。

  标尾粗,讯息弱、抗风性差。

  标尾长,翻身慢、下降均匀、讯息沉稳。

  标尾短,翻身快、下降快捷、讯息灵活、复杂。

  其次,再来看看标体部分。

  浮标的标体,它是浮标整体浮力的主要提供者,是浮标自身价值的承载者,是浮标的灵魂所在。

  (一)标体的材质方面(我只列举芦苇、孔雀羽、巴尔沙木三种常见的制标材料)。

  芦苇 顾名思义就是用芦苇杆制成的标体。也就是在实心的芦苇杆中间插入一支长碳纤维棒,再将芦苇杆削成所需的浮标形状,涂上防水漆和保护漆之后,即成为一支苇标。然而,芦苇由于材料的采集不易,损耗率大且制造的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功,所以,它的价格还无法大众化。不过,苇标的材质轻、浮力大、灵敏度高、能准确捕捉微弱鱼讯的特点是其它材质的浮标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贼”标。但其易开裂、耐用度底的缺陷也无疑是它谋求“生存”的致命伤。如果经济能力许可的话,可以买个1~2支备用。

  孔雀羽 这恐怕是广大钓鱼爱好者,尤其是竞技钓手最最钟爱的,它良好的稳定性与灵敏度也常常为钓友们所津津乐道。孔雀羽是高级浮标材料的一种,制作过程繁复、技术要求高。其又分为去壳和不去壳;单根(由单只的孔雀羽毛根制成)和多根(由多只羽毛拼成)等多种制作方式。其中尤以去壳单根为上选——稳定、灵敏、浮力适中。孔雀羽浮标的缺点: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去壳孔雀羽柔软——频频起竿时易开裂;如果粘接的技术与涂装不够精密时,浮标就会吸水而影响灵敏度。

  巴尔沙木 又称洋梧桐木,是现在使用的最最普遍的浮标材料。由于它的浮力很大,可以用机器来加工,成本低、能大量生产,就连手工涂装都可用机器来完成。因此,许多制标名家,都投入到巴尔沙木浮标的制造和研究当中。巴尔沙木标——高、中、低档的都有,已成为浮标市场的主流产品。

  不过,巴尔沙木浮标也有它本身的缺点:毛细孔间隙较大,材质不均匀,在打防水底漆时,易涂装不当(以机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现象;材质易碎,应用不当会破损、折断。因此,钓友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的挑选。

  简单的总结一下:

  苇标体:浮力大、灵敏度高、耐用度底。

  孔雀羽毛体:浮力适中、灵敏度高、温度影响大。

  巴尔沙木体:浮力大、灵敏度中、温度影响不大、耐用度中。

  (二)从形状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常用的):

  楔型。也就是头部较大而逐渐向下变细的标体。其又可分为长、中长、短身三种。特点是:愈细愈长,水阻愈小、浮力越小;翻身慢、下降平稳;讯息稳定、顿感十足。

  椭圆流线型。有点类似梭型(俗称溜肩膀),两头尖、中间粗的标体。一般浮体都不太长。特点是:翻身快、有较高的灵敏度、能侦测较小的鱼口讯息。

水滴型。类似枣核型。多用于钓水皮鱼。特点:翻身极快、鱼讯灵敏;下顿短促、上送稳健。

  简单的总结一下:

  楔型:翻身慢、讯号稳、顿口清晰、适于打底和底浮。

  椭圆流线型:翻身适中、讯息灵敏、利于接口、全水层搜鱼。

  水滴型:翻身极快、讯息灵活、利于浮皮、送口清晰。

  最后就是标脚。浮标主体以下的部分都可称为标脚,是整支浮标的根基所在,它所使用的材料大都与浮体不同。标脚所使用的材料,大致上分为四种,即玻璃纤维脚、竹脚、碳素纤维脚、钢脚。

  玻璃纤维脚比重较轻、质地较软,现在已不多见,就不再讨论。

  竹脚比重略轻、有一定的浮力,能与浮标浑然一体并很好的加快浮标的翻身速度。

  碳素纤维脚的水阻小、比重大,可以使浮标的重心降低而变得稳定,利于快速的传递微弱鱼讯。

  钢脚水阻小、比重大、稳定性好、抗风和水流能力好、讯息表现的幅度大?br />
  浮标的标脚,看起来好像作用不大,其实,它对浮标灵敏性与稳定性却有不小的影响:

  竹脚:翻身快、水阻大、鱼讯幅度小、顿口清晰。

  长碳脚:翻身慢、水阻小、鱼讯准确、清晰。

  短碳脚:翻身适中、水阻小、鱼讯敏捷、清晰。

  钢脚:翻身极快、水阻小、鱼讯幅度大。

  ①调目越高——配铅越少-系统自重越小,入水体积越小,系统较易启动而浮标较不易“下行”;

  ②调目越低——配铅越多-系统自重越大,入水体积越大,系统较不易启动而浮标却较易“下行”……

  不同标号的浮标,有与上相近的原理。

  ①小号标-标体小-浮力小-配铅少、系统轻、体积小、水阻小,较容易启动——“灵敏”;

  ②大号标-标体大-浮力大-配铅多-线组张度大-信号传导真实,系统排水体积大,较不易启动——稳定。

  尾直径相同的同款1号和5号两支浮标,组成两系统后,调钓同一目数,浮标静态剩余浮力相等,底钓钩饵状态基本相同。但鱼拉动两支不同号数的浮标所组成的两个不同系统,所付出的力量肯定是不同的。因素有——

  两标体积不同-水阻不同;

  两标承载力不同-配重不同;

  两系统自重和排水体积不同,启动和惯性力不同;

  两线组粗细若同-张紧度不同-信号传导效率不同-利用场合不同,等等。

  举几个例子

  ①小标配细线,众所多知:为什么小标不配粗线呢?原因很简单,标小坠轻,拉不紧粗线组,信号易衰减。当然,鱼口大开的时候怎么配置无所谓,小标用粗线也许照样“扑扑”的口儿。但鱼口较弱或风浪水流特异条件下,母线如果丧失传递功能,等“口”难矣。

  ②轻弱口用小标:为什么用小标?小标配铅少,系统水阻小、“灵敏度”高容易启动,能尽量放大信号。若用重坠大标,鱼入口拉不动系统,那只有等“吐口”“喷口”或“死口”了。

  ③鱼口大而乱时用大标:大标重坠到位快,抗干扰、系统排水体积大、信号相对稳定,可减少空竿或加快钓速,且便于控层。

  ④深水调高目或用大标:水深线长信号易衰减,若用标较小可适当提高调目,不行换大标……

  ⑤高密度猾鱼:钓法不同,系统配置也不同。即可凭经验用一般线组精于认口。也可用大标重坠快速穿层只关注近底实口。当然还有许多其它招法,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