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写一篇《美食美地》的文章了,但看了太多的精彩的视频,觉得自己的文字还真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展示那种超然的景观,根本不足以震撼每一个游走的心灵。如今的科技,精巧的拍摄和制作,完全就是带你直接走入胜地,身临其境。 那索性就闭嘴吧,但又总觉得似乎像欠了账一样的不安心:公众号文章没更新! 海明威有一句著名的话是,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去学闭嘴。 也可能还真的是年龄还没有足够的老,还没到沉默是金的火候?! 烈日当空,三、四只鸟儿鸣叫着飞过窗前,时光走在这刹那 ,正是正午时分。 窗外的鸟叫声一片,叽叽喳喳,真不知道它们的世界是不是也有热搜啥的,怎么能如此能聊? 毛豆已经煮好。老公昨来电说今日飞回,一早赶紧跑到早市买了他爱吃的毛豆,豆角,桃子,没让超市送货,那不新鲜,表达不出我足够的心情! ·HAPPY· ·EVERYDAY· ![]() 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悠闲、纤细,符合我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安静的且是苏醒着的。 其实说苏醒这个词,有点奢侈,很多的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其实就在我们的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慢慢地被我们遗忘了。 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小文: 非洲的一个部落里,如果一个女人知道自己怀孕了,她就会找几个朋友一起到旷野里去祈祷和冥想,直到听到胎儿唱歌为止。她们知道,每一个灵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它的喜好和目的。当她们听到那首歌时,就一起大声地唱出来。唱完后,她们会回到部落里把那首歌教给部落里所有的人。 接下来,在孩子出生后、上学、成年、结婚,直至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时,部落里的人都会聚到一起郑重地唱那首歌给他听。 在这个部落里,还有另外一种习俗。如果某人犯了罪或做出了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部落里的人就会把这个人围在中间,然后,要这个人为大家唱他的那首歌。这个部落的人都认为,对犯了错误的人不要惩罚,要用爱帮他回忆和恢复他的纯真本质。当他记起了他自己的那首歌,他就不会有伤害别人的欲望了。
不知道如今的非洲是不是还有这样的部落,是不是还有这样的习俗。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生命之初,认知之初。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这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即使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他在教育他的子女时也是一定要做个好人。 而如今呢?物质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否有影响到我们人性自身的成长呢?在大家普遍的你争我赶的日常里,你的琐碎焦躁又是如何释放的呢? 我们都不是生长在非洲的那个部落,在生命的每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没有人唱歌给我们听,但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总会知道:什么时候合拍,什么时候走调。 当我们做事顺遂时,所做的事就是与我们的歌合拍;当我们感到做事不顺时,所做的事就跟我们的那首歌不合拍。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并唱好自己的歌,无论前路如何,请在心里记得我们心里有歌,属于自己的歌。 这样我们就不会遗忘,不会迷路。 PS:尽管没写游记,但做了个小视频我的亭台楼阁,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洞庭湖的橘子,滕王阁的鸭子,黄鹤楼的古树,古琴台的芳草,阅江楼的海棠,天心阁的落日,望江亭的灯火,北固楼的风烟,岳麓山的白云深处斯文正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