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 (一)--图书搜索网

 和风谐雨里 2010-09-14
1.1998年夏淮河流域试验加密观测期间主要天气形势特点及其重要观测成果 丁 一汇 张雁 马强 曹性善 刘孝昌
2.1998年梅雨期区域边界“水汽流”特征及其对长江流域持续特大暴雨影响 徐祥德 张雪金 姚文清
3.1998年长江淮河流域梅雨锋持续降水背景初探 王亚非 沈文海 宋永加
4.CAME/HUBEX试验期的东亚夏季风 陆尔 丁一汇 陈仲良
5.中尺度干、湿涌激发的强暴雨 郑兰芝 李国杰 孔庆欣 翟武全 赵建勇 王曙东
6.淮河流域大气水汽汇的时空分布 简茂球 林文实 罗会邦
7.1991年江淮暴雨的能量和水汽分析 仪清菊 刘延英 周丽 徐祥德
8.1991年江淮地区三度梅期动能收支分析 彭京备 宋正山
9.造成1991年江淮暴雨的西南涡发生发展物理过程 王亚非 张雁
10.淮河流域大气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对旱涝形成的影响 高国栋 陆渝蓉 翟盘茂 高波 吴必文 陈勇进
11.暴雨回波反射率因子的变分同化风场反演 魏鸣 葛文忠
12.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在1998年江淮梅雨锋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徐晖 张卫平 郎需兴 郭霞 葛文忠
13.HUBEX-IOP暴雨降水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试验 朱民 魏鸣 葛文忠
14.淮河流域试验中尺度强暴雨系统的卫星微波遥感研究 张文建 卢乃锰 冉茂农
15.地基微波辐射计和静止气象卫星联合遥测大气水汽总量 李万彪 朱元竞 赵柏林 张晓青
16.TRMM和GMS-5卫星对淮河流域降水估计的对比研究 高慧琳 袁健 朱元竞 赵柏林
17.卫星降水估计结果与地面降水观测结果的融合技术 卢乃锰 师春香 张文建
18.SSM/I遥感中国1991年淮河流域降水 李万彪 朱元竞 赵柏林
19.HUBEX辐射观测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 石广玉 中鸟映至等
20.用微气象方法估算淮河流域能量平衡的实验研究 朱水 治林 孙晓敏 张仁华
21.微波矢量辐射传输模式的应用 陈勇 朱元竞 赵柏林
22.淮河史灌河流域水量平衡初步分析 徐时进 钱名 开 徐慧 杨民钦
23.IFO期间雨量加密观测资料的代表性——HUBEX气象观测站网布设的探讨 王相文 许桂芳 章晓今 李栋 吴可军
24.淮河史灌河流域加密观测主要水文要素初步分析 徐慧 钱名开 杨民钦
25.史灌河流域土壤含水量分析 彭顺风
26.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的改善对IAP PSSCA预测技巧的影响 林朝晖 李旭 赵彦 郭裕福 曾庆存
27.区域气候模式中积云对流方案的初步试验 刘一鸣 丁一汇
28.陆面物理过程模式IAP94简介 戴永久谢正辉 林朝晖 杨小松 郭裕福 曾庆存
29.大尺度水文模拟若干问题的讨论 刘新仁
30.史灌河流域数字水文模型研究 任立良 刘新仁
31.陆气耦合水文模式研究 郝振纯 任立良 刘新仁
32.有限元集中质量法在非饱和土壤水流中的应用 谢正辉 曾庆存 戴永久 王斌
33.雨量场的信息熵分析 张继国 刘新仁
34.HUBEX区域资料同化系统 朱宗申 郭肖容 马清云 郝民 陶士伟 刘致远 崔波 王建捷
35.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资料的收集、处理及试验数据集 李骥
36.HUBEX项目专家委员会及课题/专题设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