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暴力团:枪杀长崎市长的幕后黑手(组图)

 平淡的幸福人生 2010-09-16

 

  

日本暴力团:枪杀长崎市长的幕后黑手(组图)

 

  图为长崎市长伊藤一长

  

日本暴力团:枪杀长崎市长的幕后黑手(组图)

 

  4月17日,在日本长崎市,救援人员对长崎市市长伊藤一长进行急救

  4月17日,日本长崎市市长伊藤一长遭枪击身亡。据悉,当场被捕的袭击者城尾哲弥是日本最大黑社会组织“山口组”下属某帮派的重要头目。

  枪杀长崎市长伊藤一长的城尾哲弥,现年59岁,是“山口组”系水心会代理会长。据供述,他的行凶动机缘于城尾本人与长崎市政府的数起纠纷,但部分日本舆论认为,不能完全排除此案背后另有政治动机。

  伊藤遇刺案余波未平,4月20日,指定暴力团极东会系金原组组员金下佑司打死同伙,然后逃回住所与警方对峙,最后开枪自杀。

  在不断出现类似枪击事件后,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的黑社会组织到底现状如何,为何在现代社会还如此嚣张?

  残酷管理

  暴力团,本来不是法律用语,战前被叫做“流氓”或“无赖”集团,战后警察和媒体称之为暴力团,现在成为法律用语出现在警察法、警察厅组织法中,被广泛使用。按照定义,暴力团是指“团体的成员经常助长行使暴力等不法行为的团体”。

  暴力团内的上下级之间以绝对支配和绝对服从为原则,无论有理无理,是恶是善,下级要绝对照办,一旦背叛,将受残酷的私刑,如追杀、断指等。

  暴力团内部的社会地位,最后的决定因素常常是暴力。“男人”是暴力团成员用来美化自己的概念。成为男人、是男人、像男人,是一种夸奖,遇到敌对势力逃跑,蒙受耻辱无动于衷,就不是男人。与此有关的当然就是暴力团的攻击性,他们对与自己对立的人,不被自己认可的势力,会不断进行攻击。

  “面子”对暴力团成员来说很重要,面子与身份有直接关系,丢面子是最大的耻辱,如果认为面子上过不去,暴力团成员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在日本,暴力团以“父子”关系为中心构成,暴力团的首领是“父亲”,父亲的同辈被称为伯父,接下来是“子辈”,在“子辈”中先入暴力团者为兄贵,时间晚者被称为舍弟,接下来是若头,若头下面是若众。

  有些暴力团由一个家族控制,“父子”是真正的父子关系,有的不是家族控制,而是通过仪式认定的父子关系,但不管怎样都是严格实行封建时代的家长制统治。规模较大的暴力团,舍弟、若头、若众都分别是暴力团的组长。现在暴力团内部的名称也有一些变化,有的叫总裁、会长、董事、专务等。

  早在二战前,暴力团就一直存在,山口组就成立于191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暴力团被取缔,但很快又死灰复燃,主要在赛马、赛车、赛艇、爬金库等领域活动,为争夺地盘经常发生冲突。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暴力团势力扩大。1963年,日本暴力团团体发展到5200个,成员18万4000人,创历史纪录。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