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一小区垃圾生化处理14年 变肥料居民抢着要

 农夫看事 2010-09-16

  给垃圾分分类,让申城的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减量,真的很难吗?

  “现在的垃圾四分类标准是在社会调查、业内外大讨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题研讨、专家论证、小区试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家里,我们鼓励市民尽量将可回收的垃圾纳入废品回收体系,同时对产生频率较低的废电池等有害垃圾、酱油瓶等玻璃可顺手投入小区设置的对应垃圾桶。家里没有必要设四个桶、每天拎四个袋子扔垃圾。”市废弃物管理部门认为,“上海有不少小区做得很好,居民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步养成好习惯,并不难”。

  梅岭园

  垃圾生化处理坚持14年

  1996年7月,普陀区曹杨五村梅岭园的居民惊奇地发现,有一台怪头怪脑的机器被“请”进了小区,没有人说得出这究竟是何方“神圣”?随后,当环卫工人把分类收集来的居民生活垃圾倒进这台机器后,令他们更为惊讶的事发生了:经过机器24小时不停粉碎、搅拌、发酵,300公斤有机垃圾变成了32公斤粉末状基本无臭的有机肥料,垃圾不仅减量率达到90%,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卖钱的好东西。许多居民或许还不知道,这个小型垃圾生化处理机的试点,竟然是上海市乃至全国首例。

  14年过去了,前不久,记者来到梅岭园,欣喜地发现,这台大家伙仍然在勤奋地工作着,“吃”进西瓜皮、菜皮、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吐”出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出来后,我就会用食品袋一袋袋分好,每次总被居民们一抢而空拿去种花什么的,从来没有一点余存,可吃香了。”从1996年“驻守”这台大家伙至今的陆秀明阿姨告诉记者。

  据了解,14年来,这台垃圾生化处理机基本没怎么生过病换过零件,只是可能考虑到成本问题,菌种从进口换成了国产,因此生产有机肥料的速度有所减缓。现在,它每3个月大概生产垃圾180到200公斤,减量垃圾至少三分之二。

  陆秀明告诉记者,1996年她刚开始“驻守”那会儿,大多数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什么是有机垃圾什么是无机垃圾根本搞不清。街道、居委会一直搞讲座等活动,大力宣传,还把居民拉到现场看菜皮“变”肥料的魔术,大家这才开始有了最初的概念。但到真的扔垃圾时,还是很少有人会记得分一下。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陆秀明回忆道,那个时候,她从上午8时一直到下午4时30分,每天都坐在垃圾箱房门口,从垃圾里慢慢地挑拣出菜皮、西瓜皮和厨余垃圾等。一有人过来扔未分的垃圾,她就搭讪道:“阿姨(爷叔),谢谢侬帮我把菜皮拣出来好?”之后她趁机 “灌输”垃圾分类的知识。一来二去,居民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分法,还尝到了有机肥料种花特别好的甜头。这样大约过了大半年,大家终于养成了习惯,她的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

  朗润园

  每家都有两只垃圾桶

  小区中放着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色垃圾桶;每幢楼的楼道内,放着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这在上海小区来说并不鲜见。但是,在居民家中,也都放置着由物业统一规格定制的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两个垃圾桶,这只有在闵行七宝镇的三个小区中有,朗润园就是其中之一。从今年2月开始,小区1000多户居民家中收到了容量各为11.5L的双色垃圾桶,一只为灰色,一只为蓝色。

  作为首批参与“垃圾减量”的试点小区,朗润园将分类桶派送到每家每户,还在楼道、单元门、公共区域处设置分类垃圾收集容器,使得居民对此从陌生到熟悉,从怕麻烦到逐渐接受。

  朗润园里的环保新招还不止这些。今年元宵节,小区内举行了“社区环保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为390户志愿者家庭发放“绿色存折”。志愿者凭着这本存折,每回收废旧电池10节,或者旧书报5公斤,或者饮料瓶20个,就能换取一个环保章,而当集得3个环保章时,还可以获得小礼品一份。

  即使业主没有正式报名成为志愿者,也可以在方便时分类投放垃圾,并在楼道内张贴的“垃圾分类履行承诺表”上打钩,一个月内打钩超过20次,便可从物业处领取垃圾袋作为对环保事业支持的奖励。记者看到,在88号楼7月的“承诺表”上,307室打了30个钩,说明每天都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704室则打了8个钩。据物业统计,目前小区1019户业主中,已有一半以上每月打钩超过20次。

  此外,小区还专门招募分类志愿者,每天安排两人早晚时分在小区内巡逻各1小时,守在垃圾桶前提醒业主分类投放,有时还要打开垃圾桶翻检,重新分类。起初也有些业主看也不看就随手乱扔进垃圾桶,这时,主要由退休老人担任的志愿者便会上前劝说。看着叔叔阿姨不顾脏不怕臭,把自己扔掉的垃圾拆开来,分成几类重新装进袋子里扔进分类垃圾桶,这些居民也惭愧不已,渐渐开始养成了准确分类投放的自觉性。

  保洁员沈阿姨说,最初她分捡完垃圾后,简直恶心得吃不下饭,差不多过了一周才渐渐习惯。大半年下来,居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随手之举带来的好处,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和准确度越来越高。62岁的居民沈先生的话颇具代表性:“只要不嫌麻烦,分分就养成习惯了。”

  本报记者 郭剑烽 孙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