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 系
董俊曾祖徽,祖哲,父昕。子九人,以次曰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忠、文义。文振、文义早卒,文毅、文进,後世不详。 李撰《董俊碑》:“公讳俊……,曾祖徽,祖哲,父昕,皆不仕……。夫人五,李氏、王氏、张氏、王氏、杜氏。子九人,长丈炳,河南等路副统军使,佩金虎符。次文蔚,武卫军万户,佩金符。次文直,藁城令。次文毅,邓州行军千军。文振早卒,次文进,次文忠,符宝郎,次文义早逝。” 文炳三子,以次曰士元、士选、士秀。养子一,曰士龙。 元撰《家传》:“子士元,刚不下人以气,为武节将军,侍卫亲军千户……,战于扬州,被十七创而卒。士选今为资政大夫,御史中丞、领侍仪司事。士秀……侍裕宗柬宫……,终明威将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元文类.故宋勇胜军统制官詹侯墓表》:“侯之妻子在军中,俱北徙,子生始四岁,时世祖以亲王总兵柄河此,董忠献公从世祖,具佑侯在蜀力战降状,命公曰:佳文必生佳儿,汝其善护视,公鞠养同己子,名之曰士龙。” 士元四子,长早卒,次日守仁、守礼、守谦。 王撰《士元夫人碑》:“生子男四人,长早世,次即守仁、守礼、守谦。” 士选七子,日守恕、守愚、守愿、守悫、守中、守思、守惠。孙九人,曰监、缪(金字旁)、钦,余皆幼。 士秀无出,以守惠为后。 吴撰《士选碑》:“子男七,守恕、怀远大将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守愚先卒,守愿、守悫,守中,大夫、太常礼仪院判官。守思,奉训大夫、保定路遂州知州。守惠,命为弟士秀后……。孙男九,监,缪,钦,其六幼。” 文用八子,以次曰士贞,士亨、士楷、士英、士昌、士恒、士廉、士方,孙男守约等十六人,曾孙七人皆幼。文蔚无出,以士享为后,又早卒。 吴撰《文用碑》:“子男八,长士贞,次士亨,后仲兄右卫君,官至昭勇大将军、佩金符、侍卫亲军副都指挥史,旱卒。三士楷,四士荚,五士昌,六士恒,初以特旨授承务郎、真定路总管舟判官……,今授中大夫、南康路总管。七士廉,国子助教、翰林编修,季士方。女四……,孙男十七,守约知亳州事,守口右都卫副指挥使……,曾孙男七。” 文直子士表,孙守义,曾孙钧、钊。 文忠五子,以次曰士珍、土良、士恭、士能、士信。士信早卒,士能未仕。唯士恭据黄撰碑谓仍文忠幼子,未知孰是? 姚撰《文忠碑》:“男五人,士珍资政大夫、御史中丞,士良同知开州,士恭正议大夫,典瑞太监,士信蚤卒,士能未仕……。” 黄撰《士恭碑》:“正献五子,公最幼。” 士珍三子,曰守中,守庸,守简。 揭撰《守中碑》:“公讳守中……大父……讳文忠,父……讳士珍……终制二年,以弟守庸为御史,舍浙柬……。” 黄撰《守简碑》:“……守简……祖讳文忠……考讳士珍……年甫弱冠,入备宿卫。” 守中四子,曰鎋、钥、锫、遂(左加金字旁)。 黄撰《守中碑》:“公夫人名翰林承旨王文康公鹗之孙……。生三男子,一女。子男廿(‘廿’下添‘二’)、锫、钥也。姬子女各一人,男燧,竺由武备库使,五迁而俭群玉内司事。” 守简二子,曰镕、铠。 黄撰《守简碑》:“子男二人,长钺、内供奉,见谓能称其家,不幸前卒,次即铠。” 士恭二子,日守让、守训。守让二子,曰錞、鍷。 黄撰《士恭碑》:“娶张氏,增大傅忠宣公文谦之女……。子男二人,长守让、大中大夫东昌路总管。次守训××大夫中书工部司程……。孙男二人,錞、鍷。” 士良、士能、守简、守训后人均不详。且据姚撰《文忠碑》,文忠孙男七人,长守中,以次曰守庸、守恪、守逊、守简、守常、守让,无守训。且守恪、守常、守逊,不知孰出。 姚撰《文忠碑》:“孙男七人,长守中,内供奉。次守庸,利用监资用提点。次守恪,内供奉。守逊、守简、守常、守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