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菌疑为癌症帮凶

 yachuan 2010-09-18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细菌感染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也许比目前科学界所知道的更为密切,细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癌症的“帮凶”。
    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剂学系副教授俞振纲介绍说,人体内大约有150万亿个细菌,其中99%不属于病原体,即没有能力引发人类疾病的寄生物。在其余仅1%的细菌中,有70%~90%属于侵袭性细菌。虽然它们与人体内细菌总数相比微不足道,但却往往带给人类不小的麻烦。俞振纲的研究团队发现,侵入人类肠道的侵袭性细菌—如沙门氏菌等,可能具有阻止癌细胞“自杀”的能力。
    他解释说,人体细胞受感染或遭遇基因变异后往往会“自杀”,以求保存其他细胞正常运作。与修补细胞相比,这是比较“经济”的做法。而俞振纲的团队经过研究发现,侵袭性细菌—沙门氏菌所分泌的FimA蛋白能启动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与己糖激酶的复合体,从而阻止细胞“自杀”,保住细胞“性命”。细菌也得以在细胞内繁殖,导致胃肠炎等病症。如果遭到入侵的是癌细胞,FimA蛋白也可能保住癌细胞的性命,使其继续增殖,形成肿瘤。
   俞振纲表示,侵袭性细菌阻止细胞“自杀”的机制在现有医学文献中极少提及,这是制药业研制抗癌药物的潜在线索。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近期美国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