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珀猴枣散是各中医院急诊室的常备药,猴枣散比牛黄还要凉,多吃会伤脾胃。建议如果是体内的疾病,如消滞化痰等,可以用它。体表的疾病,如感冒流涕等,最好不要用,建议用保婴丹,比较温和些。 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 散、小儿宝 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 感冒、咳嗽 :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 咳嗽、多痰 :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 严重鼻塞、脓涕 :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退烧 :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 发热、扁桃体炎:小儿咽扁冲剂 舌苔厚、内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七珍丹 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婴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 积食、厌食、消化不良 :四磨汤、小儿化食丸、小儿七星茶、王氏保赤丸、导赤丸、婴儿健脾散 腹泻: 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乳酸菌素、丽珠肠乐 非感染性腹泻 :脾可欣、醒脾养儿、婴儿健脾散、思密达、合生元 受惊、夜啼 :牛黄抱龙丸、珠珀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丹、婴儿素、八宝惊风散 睡眠不宁 :婴儿素、保婴丹、猴枣散、醒脾养儿 湿疹: 尤卓尔、绿药膏、肤乐霜、舒肤特、炉甘石洗剂、紫草油 磕碰擦外伤 :万花油、好得快喷剂、完美芦荟胶 ; 烫伤: 京万红 常用抗病毒药 :板蓝根、新博林 常用抗生素 :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问题补充: 睡觉的时候很大汗, 每个月都有一两次的低烧,一般在37-38.5度之间. 不是发烧引起的会有那几种原因 网上收集的妈妈们推荐宝宝用的各种良药!(希望对大家有用) 依依得过的病和用过的药: 轻微感冒、消化不良: 珠珀猴枣散(保和堂),这是常用药。 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感冒发烧:泰诺林。 中耳炎:吃阿莫仙和西刻劳(苏州礼来药厂),注射用西力欣。 乳腺脓肿:吃西刻劳,外抹喜疗妥,注射用罗氏芬。 腹泻:思密达。舌苔厚:王氏保赤丸 轻微感冒:牛磺酸颗粒 感冒带喷嚏:小儿新感冒颗粒 感冒带发烧:羚羊角粉(退烧)抗病毒口服液猴枣散可治感冒,消化不良,受惊等.我觉得对轻微感冒和消化不良效果挺好的. 到目前为止我没听说过有什么负作用. 二 刚才查了一下,发现在北京市场销售的儿科用药中排名第四,看来认可的人还是挺多的. 销售金额排行 销售数量排行 1.龙牡壮骨颗粒 15.62% 小儿感冒颗粒 10.75% 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5.60%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9.23% 3 儿康宁糖浆 5.56% 龙牡壮骨颗粒 8.14% 4 珠珀猴枣散 5.12% 小儿七星茶 5.87% 5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4.92% 小儿开塞露 5.84% 6 小儿七星茶 4.76% 小儿止咳化痰颗粒 4.01% 7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3.74% 儿康宁糖浆 3.93% 8 神奇小儿止咳露 3.25% 婴儿健脾散(婴儿素) 3.58% 9 健儿清解液 3.13% 健儿清解液 3.11% 10 猴枣牛黄散 2.96%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轻微感冒:牛黄酸感冒颗粒 感冒加发烧: 再林,退烧--臣共再欣 轻微咳嗽:库克消化不良,强烈推荐四磨汤,就是味道不太好,效果大大滴。 感冒,只吃过小柴胡,吃了多睡觉就好啦。 拉肚子吃思密达,不过吃好了就便秘。 还没发过烧。 这个贴子很重要啊,怎么没人跟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置顶啦,大家都没看见,我也是看后来的贴子才发现滴。贝儿9个月热痱(有点严重),用了施比灵洗液和炉甘石擦剂,很有效。 另外,贝儿10个多月感冒并咳嗽能用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珠珀猴枣散(保和堂)吗? 谢谢指点宝宝指甲抓伤,擦伤,碰伤,蚊虫叮咬,用芦荟胶特别好。对了,是完美芦荟胶。 记得好象讨论过一次吧,我们用的都是常用药和传统小中药 日常保健: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吃一次小儿七珍丹(清火、通便、镇惊) 每月头一周:江中健胃消食片(助消化) 发烧:泰诺林(38.5度以上)、小儿新(38。5度以下) 消炎:双黄连 普通感冒:小儿金丹(中药)、板兰根 咳嗽:双黄连+川贝煮梨喝水吃梨 腹泻:婴儿素(对肠胃有双向调节作用,消食、止泻) 我强烈推荐:1:京万红(治烫伤)大人孩子均能用。应常备。 2:鱼石脂软膏(消炎,治脓肿)可用来治尿布疹。 3:喜疗妥 (打针时,皮下跑针)贵48一支 这三种是经过我多次验证的,效果明显。 4:开塞露 长时间便密2分钟见效 给宝宝用了1次.效果明显。 5:妈咪爱:调整肠道用过多次效果好.就是贵17.5一盒.10包. 希望大家多推荐经过自己验证的疗效明显的药。或者治疗方法。 置顶有好处,什么时候用,都不会找不到。保婴丹,宝宝感冒效果很明显,就是有点贵6小瓶一盒,90多。 1、小儿咽扁冲剂 当宝宝发热,并口舌生疮、咳嗽痰黄,伴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时,表明身体有肺胃实热,可服用小儿咽扁冲剂。 包装:每袋为8g 用法: 1-2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5岁每次服用4g,每天3次 6-14岁每次服用8g,每天2-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2、小儿感冒冲剂 当宝宝受了风热,引起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痰粘痰多,或流行性感冒时,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包装:每袋为12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6g,每天2次 3岁每次服用6-12g,每天2次 4-7岁每次服用12-18g,每天2次 8-14每次服用24g,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3、清宣止咳颗粒 当宝宝发热、并伴咳嗽、痰白而稀、鼻塞流清涕时,可服用清宣止咳颗粒。 包装:每袋10g 用法: 1-3岁每次服用半包,每日3次 4-6岁每次服用3/4包,每日3次 7-14岁每次服用1包,每日3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冲服 4、一捻金胶囊 当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时,可服用一捻金胶囊。 包装:每粒0.3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天1-2次 1-3岁每次服用2粒,每天1-2次 4-6岁每次服用3粒,每天1-2次 小提示:要用白水送服,或溶解于牛奶、果汁内服用。 5、珠珀猴枣散 当宝宝发热、咳嗽并有痰鸣,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或烦躁易惊、夜寐不安时,可服用珠珀猴枣散。 包装:每瓶0.3g 用法: 100天以内的宝宝每次服用1/3瓶,每日2-3次 1岁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日2-3次 1-4岁每次服用1瓶,每日2-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每日2-3次 小提示:平时每周服用1-2次,可保平安,这种药也可溶解于牛奶、果汁、稀饭内服用。 6、儿童清肺口服液 当宝宝因肺炎、支气管炎引起面红身热、咳嗽气喘、痰多粘稠并经久不愈时,可服用儿童清肺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5ml,每天2次 1-3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4-6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2次 7岁以下每次服用10-15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大一些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7、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 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 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8、四磨汤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腹胀呕吐、啼哭不安、厌食纳差、大便秘结时,可服用四磨汤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1、新生儿每次服用3-5ml,每天3次,疗程两天 2、1岁以上每次服用5-10ml。每天3次 3、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2次 9、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1、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2、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3、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4、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大一些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10、脾可欣 当宝宝患上非感染性腹泻、体弱面白、大便次数增多、便稀并气味臭秽、含有不消化事物,或有时呈蛋花汤样,伴有腹胀、睡眠不宁时,可服用脾可欣。 包装:每袋4g 用法: 1、1岁以下每次服用1g,每天3次 2、1-3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 3、4-7岁每次服用8g,每天2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 11、醒脾养儿 当宝宝出现厌食、贫血、慢性腹泻、遗尿、夜啼时等,可服用醒脾养儿,它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 包装:每袋2g 用法: 1、1岁以下每次服用1袋,每天2次 2、1-2岁每次服用2袋,每天2次 3、6岁每次服用2袋,每天3次 4、7-14岁每次服用3-4袋,每天2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感冒、咳嗽、发烧的宝宝忌服。 12、肺热咳喘口服液 当宝宝感冒后,引起发热汗出、身寒怕冷、咳嗽痰黄、气喘鼻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时,可服用肺热咳喘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 1、1-3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2-7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4次 3、8-12岁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大一些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13、儿康宁 当宝宝身体瘦弱、消化不良,并伴有食欲不佳时,可服用儿康宁。 包装:每瓶150ml 用法: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小提示:宝宝可直接饮服。 14、肺力露 当宝宝干咳不止,或喉中出现鸡鸣声,伴气喘难以平卧、呼吸困难时,可服用肺力露。 包装:每瓶100ml 用法: 1、小于7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7-1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小提示:宝宝可直接饮用。 夜惊吃过小儿康 好象不管用。 厌食:同笑、黄芪精 除了小儿宝泰康是我自己给婷婷买的其它都是到医院里医生给开的,我觉得孩子生病最好到医院,我总结了婷婷生病时的几种应对方式: 1.小感冒,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但不发热、不咳嗽可以吃点小中药不用去医院; 2.发热:不管什么原因的发热,一定要量好体温,在家里先吃上退烧药再迅速到医院就诊; 3.腹泻:我一般都先自己带着婷婷新鲜的大便到医院化验,医生要求看看孩子再打电话叫孩子来,不需要就不必带了,一般大便的化验结果就能说明问题。 发烧 小柴胡就可以了 拉肚子 建议分清楚 我儿子刚开始有点粘液用黄连素加思密达 后来化验没浓球还拉,原因才发现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拉肚子就改用化积口服液 还可以 当天就见效 奕妈推荐香港余仁生保婴丹. 注意宝婴丹治风寒引起的感冒。 例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夜惊夜啼,我就给孩子喂宝婴丹。疗效还是显著的。 南南感冒常吃的药:馥感琳(每次去儿研所就开这药),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还备了保婴丹(儿研所开的) 我给小猴子备了些药,都是非处方药 泰诺林滴剂:退烧 猴枣散:可治感冒,消化不良,受惊,平时保健使用 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轻微感冒,流鼻涕 退热贴:贝亲的,效果很不错啊 儿童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小儿止咳糖浆 儿童百服宁 保婴丹 日常保健: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吃一次小儿七珍丹(清火、通便、镇 惊)(每月头一周,江中健胃消食片(助消化)) 普通感冒:小儿金丹(中药)、板兰根 轻微感冒、消化不良: 珠珀猴枣散(保和堂),这是常用药。 轻微感冒:牛磺酸颗粒 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清宣止咳颗粒。 咳嗽:双黄连+川贝煮梨喝水吃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肺力 露 感冒带喷嚏:小儿新感冒颗粒、小儿宝泰康、馥感林口服液 感冒发烧:泰诺林(38.5度以上)、小儿新(38。5度以下)、功臣 在欣(37.5度)、羚羊角粉(退烧)抗病毒口服液 发热、扁桃体炎:小儿咽扁冲剂 中耳炎:吃阿莫仙和西刻劳(苏州礼来药厂),注射用西力欣。 乳腺脓肿:吃西刻劳,外抹喜疗妥,注射用罗氏芬。 腹泻:思密达。婴儿素(对肠胃有双向调节作用,消食、止 泻)、安奇、丽珠肠乐、脾可欣、醒脾养儿(可安神) 消化不良:强烈推荐四磨汤、一捻金胶囊、小儿化食丸、小儿消积止 咳口服液、脾可欣、儿康宁、乳酸菌素片 舌苔厚:王氏保赤丸、小儿化食丸 轻微外伤,蚊虫叮咬:完美芦荟胶。 湿疹:紫草油 消炎药:力欣奇、希克劳、新博林 几种孩子肯吃的,效果也好的药: 感冒:抗病毒口服液(湖北午时制药); 咳嗽:枇杷糖浆(苏州),沐舒坦; 拉肚子:醒脾养儿颗粒(哪儿出的忘了,北京的儿研所开的); 消化:妈咪爱 消炎:罗力得(放在水里自己溶,好玩) 磕碰:万花油,好得快 我儿子两岁半了,吃的药不少,不过我现在家里的小药箱常备药有: 感冒:999小儿感冒药、库克(念念妈,我们吃过,效果不错)、臣功再欣、好娃娃(保婴丹不成,太苦小家伙S也不吃) 腹泻:思密达、乳酸菌素 消化药:小儿七星茶、金双歧、王氏保赤丸、妈咪爱 发烧:小儿泰诺、 外伤:好得快喷剂 我的女儿腹泻时吃丽珠肠乐、思密达、醒脾养儿颗粒 感冒发烧时输先锋五号、鱼腥草、病毒唑 平时感冒时吃小儿速效感冒颗粒 我们家的用药: 胃口不好:醒脾养儿冲剂; 轻微感冒:猴枣散, 稍重感冒:双黄连 退烧:泰诺林 腹泻:妈咪爱 1, 如果出现有感冒症状的前期,如鼻塞,打喷嚏,请及时给孩子喝葱白汤(葱前面一段白白的DD3-4段+2-3片生姜),一定要当茶喝,如果孩子不喜欢那股辛味,请加点小儿专用蜂蜜。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感冒,发热。 2,如果出现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病毒性感冒症状,推荐“双黄连口服液”,1岁以下的宝宝1/3支,一天3次,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1/2支,一天3次,3岁以上就可以1支,
让他吃点维生素D和锌这个对预防感冒好`` 医学小常识 认识危险的记号 维克利博士建议,若出现下列情形,应看医生。 ·4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 ·发烧连带领部僵硬。 ·40.5℃以上的高烧,家庭疗法无济于事时。 .41.1C以上的高烧。 ·持续5天以上的发烧。 另外,6岁以下的小孩,若口温超过38.8CC,可能引发惊风(痉挛)。 有慢性病的成人,例如心脏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无 法承受持续的高烧。 温度计使用须知 你的母亲或许只要摸摸你的额头就可以浏知你的体温。但若 你没遗传到这个诀窍,或你不太信任这种方式,只好藉助温度计的读值。 下面教你如何得到最正确的结果: ·使用水银温度计(玻璃制)前,先握住顶端,快速甩动一下,使水银 降至35.5℃以下。如果你担心这个动作会摔掉或打断温度计,可以在床上作。 ·吃喝完毕后,至少等30分钟,才测量体温。因为吃东西会改变口温,因而影响正确的读值。 ·将体温计合于舌下的凹陷处(左右皆可)。这部位较接近能反映体 内核心温度的血管。 ·以嘴唇固定温度计,而不是用牙齿。以鼻呼吸,勿用口呼吸,以免 室温影响读值。将温度计含于舌下至少3分钟(有些专家偏好 5--7分钟)。 ·5岁以下的幼儿,应以肛温取代口温。肛温通常比口温高1度左 右。肛温计较短,前端的球形较圆。 ·使用肛温计时,让小孩趴在你的大腿上,用一手固定他的半边臀 部。以凡士林润滑肛温计的前端,小心地插入1寸左右,切勿用 力。水银将很快地开始上升,待水银不再上升后(约1一一2分钟 后),将肛温计取出。 ·若温度计不慎地在嘴巴或肛门内断裂,勿惊慌。这水银无毒,而且 通常仅是口腔表面或肛门衬膜的表面受刮伤。但你若无法找到所有的玻璃碎片,应快看医生。 ·使用后,以冷的肥皂水清洗温度计。切勿用热水清洗。也勿存放在 靠近热源的地方。 ·使用电子温度计时,应依照说明书的指示。使用完毕,应以温的肥 皂水清洗管尖,或用酒精擦拭。应避免将水溅到读值表上。记得每两年换一次电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