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死拆迁队”可怕的暴力维权学

 谷子高粱 2010-09-19

“打死拆迁队”可怕的暴力维权学

2010-09-16 09:44:00 来源: 青年报(上海) 跟贴 9 手机看新闻

李松林

14日,一款名为《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小游戏迅速红爆网络。游戏开始后,不断有拆迁人员冲向“钉子户”的楼房。玩家每打倒一位拆迁人员,可获得相应的金币奖励。游戏共有六个常规关卡和一个生存模式关卡,随着关数增加,难度也越来越高,会不断出现新的拆迁队。

(9月15日《新快报》)

记得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曾提出一种游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从“偷菜游戏”到“植物大战僵尸”,从“山寨葫芦娃”到“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每一款游戏都承载着国人挣脱精神与物质双重束缚,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希冀与憧憬。然而,理想纵然丰满,现实却太骨感。“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本质不过是理想与现实的一次交锋。

或许,你我无法感知拆迁队的“雄赳赳气昂昂”,也无从体会“钉子户”的“耍赖与无奈”。但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钉子户大战拆迁队”背后投射的一丝寒光:当权利无处安放,当声音无人倾听,“钉子户”只有用暴力进行维权。

在游戏中,“钉子户”每人都有各自的“法宝”:长枪,燃烧瓶,拖鞋,杠铃,弹弓,炮仗。拆迁队方面,有光着膀子、手持双刀,有身着制服手里端着铲子,有骑着钻头一路跳,有骑着自行车,还有开着大吊车甩铁球的……整个游戏,并没有“意见交换”,也没有“谈判桌”,有的只是你死我忘和鱼死网破;并没有“和谐双赢”,有的只剩“胜者王败者寇”的“丛林法则”。

 

这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一种群体心理积聚!这是多么危险地一种价值导向!或许有人会说我杞人忧天,但是作为一种真实的生活反映,通过游戏的确能洞察一些生活细节。“偷菜游戏”正受热捧时,不是也上演了真实版的“偷菜”案例吗,不是也导致了一些情感的断裂,家庭的破裂吗?

所以,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钉子户大战拆迁队”,而是这款正被热捧的“年度游戏”所传达的暴力维权的色彩,还有那些阻碍权利表达路径的行为。正如一些网友的感叹:“很有意思的游戏!打死拆迁队!”“悲哀啊,维权诉求居然要靠这种方式!”“百姓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其实是某些权力机构的悲哀”。

(本文来源:青年报 ) net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