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 - 期刊杂志|免费杂志|电子杂志|杂志下载

 yeshang0 2010-09-20
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3种基本形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活动课程)之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而且也是经过学习和训练的教师力所能及的工作,因而目前已被我国有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多数学校所采用。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又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一门更具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国内有些学者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学科化,其观点主要是反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一种单纯知识传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而不是反对采用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如果说许多学科课程具有“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性质,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重视“体验、享受今日的生活”。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任课教师必须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也是教师更新自我、改善生活品质的过程。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加强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借鉴国内外开设类似课程的先行经验,包括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成功做法;通过学术交流和教学观摩,潜心体会他人的有效经验;自己在课程设计及教育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反思,不断积累。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对改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实效呢?根据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在这里,我们提出若干标准。以作为观摩、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讨论的基础,这对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水平,也许是有益的。
  
  一、目标取向:内外兼顾
  
  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取向上,既要关注学生行为是否符合团体与社会的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做到社会目标(对外)与个人目标(对内)兼顾。这与单纯注重按照社会要求来规范学生个人行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有所不同的。为什么要关注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因为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是保证当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相反,各种外攻性问题(如打架、骂人、撒谎、欺侮一、毁坏公物等)与内攻性问题(自贬、自卑、自残、孤僻、冷漠、生理抱怨等)的产生,都是由于学生的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没有得到合理满足而引起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关注学生需要的满足,特别是关注学生自我价值需要的满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每个学生在心灵深处都渴望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有价值的人,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许多主题,如“我的责任”“把握命运”“被老师误解”“男孩女孩心理解密”等,就其内容来说,都是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设计的,因此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一门有浓重说教意味的英雄主义教育、劝学励志教育的课程。
  
  二、对待学生:理解、尊重
  
  理解、尊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和看法,接纳学生,承认学生的独特性。我们可以不同意学生的看法和行为,但必须把每个学生当做与其他人不相同的独立的个体予以接受。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应接纳他们,尊重他们,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愿望,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而不应忽视、蔑视、讽刺、挖苦他们,或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
  为了理解学生,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做到“有同感”的理解。所谓“有同感”的理解,就是指教师要暂时放弃自己的评价标准,设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思考与感受,对学生采取一种无批评态度。其要点主要是理智客观和设身处地。对于学生一些不合适的、不正确的观点,我们不一定要“一针见血”地批评,而是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并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观察问题的视野,或对类似问题正确处理的事例,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合理的结论,作出合理的决策
  
  三、运作形式:活动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主,而以学生获得体验为主,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衡量一堂活动课上得好不好,应考虑到以下几点:(1)活动课是否有明确的、适当的目标。如,要求学生“消除不良情绪”就不是一个适当的目标,因为任何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消除所谓“不良情绪”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2)一堂课所包含的几个活动目标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独立性、连贾性、递进性。如,“消除误解”这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所设置的几个活动目标之间,就具有递进性。其目标为体验受误解的心情,讨论消除误解的策略,运用所学策略消除同学之间实际存在的误解。(3)是否设置了典型的或包含冲突的活动情境。(4)活动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实际。(5)活动是否为学生扩展思维、倾诉内心忧虑、实践自己的承诺提供了机会。(6)活动方式是否多样化,是否有利于学生扩展认识范围,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