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论的方法——全面与片面

 昵称2671990 2010-09-20


作者:互联网 | 日期:2007-09-20 09:24
   
    在议论文中,观点是统帅,是灵魂,议论文写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观点正确。要做到观点正确,在写作中,就要全面地分析问题,剖析事理,切忌认识的片面性。我们在这里谈全面与片面,实际包含审题与行文两个方面内容。
  常见的作文命题方式不外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命题作文,另一种是给材料作文。近二年兴起的话题作文还应属于"给材料"之列。命题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题眼"做文章。例如《我发现了美》这样的文题,有人写成记叙一般的好人好事的文章,就是由于理解题意片面造成的。这个文题的"题眼"在于"发现"二字,要求"发"人所未见、未察、未觉,要求以小见大,写出精神、心灵所蕴含的一种美,给人以启发、教育和感染。只有这样,才算是全面地理解了题意。给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力求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材料的本质含义。例如,有一则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这样的:
  据报载,美国总统里根的女儿,因为经济拮据,境况窘迫,加入了领救济金的行列。
  对这则材料,有这样三种认识:
  (1)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2)国外官员正直清廉,连总统的女儿也去排队领救济金
  (3)美国社会崇尚独立,儿女们不依赖父母
  这三种理解,第二种的错误比较明显,这样立意显然是片面的;第一种则有相当的迷惑性,因为我们在课本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守财奴》等篇章,这些篇章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细想一下,葛朗台这样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被人唾弃的,里根作为一个总统,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女儿都一点不肯接济,因此,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美国崇尚独立意识,新闻媒介早有宣传,里根的女儿不向自己的父母伸手,正是这种独立竞争意识的反映。再联系我们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子女独立意识薄弱、竞争能力低下的事实,我们可以发现,第三种理解才是命题人想要表现的意思,这样理解命题才有了强烈的针对性,才是全面、正确的理解。
  近二年兴起的话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相对宽泛得多了,但宽泛不等于没有限制,仍然存在一个审题全面与否的问题。我们请看这样一个文题:
  阅读毕淑敏写的散文《梅花》,并以文章最后一句话为话题,展开想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年春节,我到江南去看梅花,走了很远的路,爬了许久的山,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梅树,只是,没有梅花。
  天气比往年冷一些,在通常梅花怒放的日子,枝上只有饱胀的花骨朵。怎么办呢?只有打道回府了。主人看我失望的样子,突然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梅花瞬时开放。
  我说,真的吗?你是谁?武则天吗?就算你真的是,如果梅花也学了牡丹,宁死不开你又怎么样呢?
  主人笑笑说,用了我这个办法,梅花是不能抵挡的,你就等着看它开放吧!
  她说着,从枝上折了几朵各色蓓蕾,放在手心,用热气暖着哈着,轻轻地揉搓……
  奇迹真的在她的掌心缓缓地出现了。每一朵蓓蕾,好似被魔掌点击,竟在严寒中,一瓣瓣地绽开,如同少女睡眼一般睁出了如丝的花蕊,舒展着身姿,在风中盛开了。
  主人把花递到我手里,说好好欣赏吧。我边看边惊讶地说,如果有一只巨掌,从空中将着梅林整体温和和揉搓,顷刻间就会有花海涌动啊!
  主人说,用这法子可以让花像真的一样开放,但是……
  她的"但是"还没有讲完,我已知那后面的转折是什么了。就如此短暂的功夫,在我手中蓬开的花朵,就已经合拢熄灭,那绝美的花姿如电光石火一般,飘然逝去。
   怎么谢得这么快?我大惊失色。
   因为这些花没有了枝干。没有枝干的花,绝不长久,主人说。
   这虽然是一个话题作文,但话题的指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全然不管话题,信笔写去,当然写不出切题的好文章来;不考虑"没有枝干的花,绝不长久"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只停留在对花开不长久原因的分析上,也是片面的。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充分展开联想,由这种现象生发开去,联系社会、人生,去表现相似相关的事理。由于题目本身明确规定"自选文体",在这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定。本期的优秀作文选评我们选了这一题目的两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参照阅读。
  所谓行文中的片面与全面,是从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方面来说的。行文中片面的表现有多种形式,我们就常见的几种来做一下比较分析,以便认真地加以克服。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分寸、火候掌握不好,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不清主流和支流,认识上走极端,论述武断,是常见的毛病之一。例如:
  路,顾名思义,就是道路。它既有平坦的大路,也有崎岖的小路。对于一个具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的人来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崎岖小路;那些贪图安逸、胸无大志的人,则会选择平平坦坦的大路。可见,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
  世上的路有大小之分,这当然是不错的,但为什么非走小路不可?由于没有揭示"崎岖小路"的含义,就贸然断定只能走小路,就很难令人信服。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里的"平坦大道""崎岖小路"是指科学研究、科学发展的道路。如果在论述中阐明"崎岖小路"的比喻意义,把第二句后面的话改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一个理想远大的人,为了到达光辉的顶点,宁愿披荆斩棘,沿着崎岖小路攀登;而那些胸无大志、贪图安逸的人,则对小路望而生畏,只想在平平坦坦的大路上漫步,可见……" "无限风光在险峰"是毛泽东同志的名句,比喻意义尽人皆知,这样一改,就是"路"的含义明显带有了比喻的特点,缩小了议论的范围,后面"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缺乏辩证的认识,没有从多方面推敲,强调了某些方面,却忽视了另一些方面,顾此失彼,这是又一常见的毛病。
  例如"开卷有益"这一命题,有的同学往往不作分析,就完全肯定这一说法,一味强调多读,使论述陷入了片面。其实,"开卷有益",至少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爱读--有兴趣;多读--勤奋;能辨--善于识别良莠;善读--懂得阅读方法。如果没有兴趣,硬着头皮一味苦读,即使"开卷",也难有太大的收益;如果不辨良莠,不论内容的好坏,什么"卷"都"开",恐怕不但很难"有益",有时甚至会有害;如果不讲方法,不善读书,事倍功半,也会收效甚微。因此,在论述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兼顾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论述的片面性。
  对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缺乏辩证的分析,在强调一个方面时,忽略了另一个方面,这也是同学们作文中的常见病。例如,有的同学在写《苦与乐》时,这样写道:
  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苦就是乐,越苦越乐。凡是有作为的人,从来都只想吃苦,不想享乐,所以,当我们为某个学习、工作、事业上的目标奋斗时,虽然只感到艰苦而不觉得快乐,也要孜孜以求。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
  苦与乐是相反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又会互相转化。这位同学说"凡是有作为的人,从来都只想吃苦,不想享乐",且不说是否合乎情理,实际上也否定了苦与乐的转化问题,把苦与乐割裂开来,没有谈出"对立的统一"的问题。后来,这个同学对这篇作文作了这样的修改:
  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苦,能磨砺人的意志,催人奋发;苦,能实现鸿鹄之志,给人欢乐。既然这样,当我们为某个学习、工作、事业上的目标艰苦奋斗时,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快乐吗?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是无穷的。
  这样一改,强调了"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不仅从正面阐述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也避免了主观片面的毛病。
  在一些作文参考书中,议论文的写作部分,在谈到文章的展开时,常常提到"正面说""反面议",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片面。例如,一位同学的作文,论述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是进步的开始,为了避免片面,他在文中加了一段,论述认识自己不足与自卑的区别,虽然只是很短的几句,却使得文章论述严谨,无懈可击。这一点在写作中还希望同学们加以注意。
   文章要以理服人,写文章,发议论,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极端化,防止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和歪曲事物之间的关系。写作时的全面、辩证,来源于思维习惯、思想方法的严谨正确,同时,我们在平时写作中能够有意识的注意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也会促进我们思维习惯的改善,思想认识的提高然这样,当我们为某个学习、工作、事业上的目标艰苦奋斗时,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快乐吗?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是无穷的。
  这样一改,强调了"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不仅从正面阐述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也避免了主观片面的毛病。
  在一些作文参考书中,议论文的写作部分,在谈到文章的展开时,常常提到"正面说""反面议",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片面。例如,一位同学的作文,论述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是进步的开始,为了避免片面,他在文中加了一段,论述认识自己不足与自卑的区别,虽然只是很短的几句,却使得文章论述严谨,无懈可击。这一点在写作中还希望同学们加以注意。
   文章要以理服人,写文章,发议论,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极端化,防止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和歪曲事物之间的关系。写作时的全面、辩证,来源于思维习惯、思想方法的严谨正确,同时,我们在平时写作中能够有意识的注意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也会促进我们思维习惯的改善,思想认识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