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liwei6179 2010-09-20

对每一个念头保持觉知,只是“知道”而不随念头的制约,这是一种正确的直观心念的方式。不论是善念或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心念,在观照时,对念头只是专注,不取不舍,不迎不拒。如果念头已经引发了情绪,则立刻对情绪进行观照,而不是随着情绪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就是觉而不随。
形成这种直观的能力,关键点是心的警觉能力。念起即觉,观察者要不断地对这种能力加以训练,直到这个能力变成一种平衡而稳固的自然习惯。这种警觉力属于定力的范畴,修习定力就是要提升这种能力;如果这种定力品质不佳,则修习者很难实施四念住的直观。禅修者如果发现自己在大量地耗费时间,心却只是不断地随着念头与情绪起舞,这就表明他的警觉能力需要加强。对于这一类型的禅者,在进行整体修行方式的总结与反醒时,他需要从定力方面多加总结。

“念起即觉”看似是一个方法,其实是一个定力问题,而定力更是一个能力,需要正确的练习才能提高。在观照时,对心念全面而均衡的把握能力,在心念生灭的瞬间能够进行一种动态的观察,这是一种纯正而有力的定力展现。只有这种定力,才能较好地观照动态的心念。
理论上说,观照心念是容易的,因为它无处不在,只要观照,总会有心念。但在实践中,一部分人总是很难发现心念,更不用说觉而不随了,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不能发现心念,则所谓的观照就会变成思维,禅修就会变成一种思维的延续——这已经脱离了正确的观照方式。这里的要点是,不论是分别之念或是无分别念头,不论是明显的心念或是细微的心念,只是观照它。但如果禅者动态的定力不足,这会障碍他发现心念。
所以,观念头的入手处是警觉。心的觉察能力要足够强,足够细致,要能够在动态中发现心念的运行,并深入地发现其运行模式。这就是说,观照中的禅者必须要非常清楚自己的一切内心活动。这种直观的前提是需要敏锐而强烈的觉察能力,这种能力要专门地进行培育,直到它成长到可以为四念住的直观服务。

为什么人们会长期陷入人我的纷争中?纵然这种纷争带来很多的痛苦烦恼,但人们似乎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束缚,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觉察力弱而导致无法觉察到心念,更无法看到心理及其运行规则,这是问题的关键。看不到内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心就会一直处在错误的运行模式下。
有些细心而敏锐的观察者能够时时觉察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做事方式,但如果这种觉察只是从外面找原因,只在人我的外相上分析和判断,而不是以了解内在心理规律为目的,那么,这种观察与反醒的方式依然是不得要领的。虽然从外部找原因的方式通常可以暂时地缓解心理矛盾,也许还会快速地平息痛苦,但它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藉由世间的标准而进行的外部反醒方式,只能平息心理而无法从根源处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痛苦刚刚平息,即刻又会陷入另一痛苦的原因。
向内观察是修行的第一步,当禅者的能力具备,能够向内观察时,他会觉察到内在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例如心念变化,它与身体的互动关系;如果观照力足够强,还可以观到念头的生起与消失,心念的生灭会直观地告诉禅者,心念是不实的,它会生起,也会消失。这样的观察体验越多,心在这一点上就会发生转变,心念只是一个生灭之物,并不实在,于是心念的起起落落就不会引生心理痛苦。
“念起不随”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稳固地观照而不随念头流浪,心才能发现它的“法”的本质——规律。而当看到所见所闻形成的观念都会消失时,禅者会感觉现有的心念中的本质特征——空的实相。如果你能到达这里,请能专注地认知这一点,这是最科学的实相——心念的自然属性。在这种体验下的认知会给予你一个重大的启示,这个世界只是一些观念在流动,而没有其他的东西,“心理”其实是世界的源头。
所谓的真实、存在,原来只是基于心理上的原因。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或被称为的世间,到头来只是一些生灭的念头,到了这里,也许你已经触及到了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即使你的观照已经很深彻了,在观照时,也许你还会对念头进行取舍,这会形成一些干扰,你可能还是无法完全做到只是观照而不随心念。这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反复地实践,反复地积累功夫,“观而不随”是这里的原则;你愈是能自然地做到纯正的观照,你的禅修能力和智慧就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日复一日,这样的观照还在进一步地加深,功夫在累积,你的观照愈加细致,而心也变得宁静了,这是初步的成就,在这种宁静中,内心还是会出现细微的分别,“观而不随”依然是这里的原则,更进一步地辨认念头,更进一步地确立观照之功。有了之前观照的基础,禅者很容易发现更细致的念头,这会进一步地走向纵深的心理中。


到了这个阶段,你会真切地看到,所谓种种外在的境相,其实只是内在的境相而已。“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一切都只是心对境相的定义与分别。所有的事物,其根源都在于内心,在心之外,并不存在任何事物——心外无法,外境其实只是内境。
伴随观察的全过程,心的分别作用是不间断的,不论是分别之念或是看似所谓的平等心念,修行者只是对所有这些保持专注并观察,不取不舍,不迎不拒,以这种态度来加深认知,积累功夫。当功夫到了,禅者即会发现心念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对进入眼、耳、鼻、舌、身、意的境象,心给它们贴上标签,然后把这种由心附加上去的名称称为现实或是存在,在此基础上,心再次地引发喜欢或烦恼,整个心理就是这样循环运作的。
观察和认知心的规律,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比科学的过程。修行就是在这种探索中逐渐地前行,而所谓功夫,就是科学地认知心理规律的能力程度。所谓自由,其实就是藉由掌握心理规律而获得的不执着状态。修行渐次深入,执着会一点一滴地减轻;执着减轻,烦恼也会随之减退,这是悟到心念规律及其源头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所有事物都起源于心,它们的存在基础是心,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认知,它会强烈地对你的既有观念产生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是,心的执着将不再强烈,而内心的和谐状态会得到强化。
观察者的任务是明确的,念起即觉,觉而不随,这是一个系列修习课程。知道念头的生起,反复觉知,对所觉知之念保持不动,循环往复地只是观察。这种观察会随着功夫的加深而进入到心的深层,心渐渐地发现念头的特性,它与身体是不同的事物,它与感受、决意都有所不同。最切近的观察点是,念头与身体之间存在关系,它们是一种互动关系,当这种观察积累到一定的认知程度,就会引发“名色分别智”。
修习中最重要的是把所有心理现象看清楚,禅修者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在“知道”。“知道”的不是内容,而是整体的心念,在这种知道中看清一切念头的本质特性。也许看念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念头的内容非常有力量,它往往会让禅修者掉入对内容的分别之中。也许观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这些念头所牵动,随着念头制造烦恼。

如果不能做到观而不随,这就引发了内在心理惯性能量,于是心随着这种惯性就会一直起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习性反应。如果转动了这个“习性之轮”,那就不再是真正的禅修观照了。佛法中所说的“轮回”,就是指这种按照习性一直进行反应的过程。即使这种反应进行了无比漫长的时间,但它还会生生世世地进行下去——这是一种无比顽固的习惯力量,它往往在生生世世中无休无止地轮转。对于众生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顽固的习性反应模式,人们的生活,都是这种习性反应下的一个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痛苦与诸多的不如意。

“念起不随”不可以理解成什么都不管,也不能由此而降低了觉知的敏感度。这种念起不随的能力,说得具体点,就是对一切内在的现象保持敏锐的观察,而不被念头的内容所牵动。发现有念头生起,这是觉察力在展现作用,是觉察力发现了念头;禅修者可以专门地就“发现”念头行反复历练,只要念头一生起,即刻发现它,正所谓“念起即觉”,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力。
人们常说的禅修要根除我执我慢,为什么要去掉它们呢?因为它们是一种错觉,它们总是带来痛苦,所以要去掉它。修习佛法的过程正是一个去除我执我慢的过程,这过程要从观察开始,在观察下发现和研究心理上内在的规律。当发现了心理运行的规律,我们就会知道它制造痛苦的全过程,于是也就有办法断除那种错误的内在反应机制——我执我慢。
这并不困难,虽然这是一项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其精神也极为科学,但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先要让念头自然地表现出来,对其不迎不拒,如此你才能看清楚它的现象,并透过现象而看到它的本质,这是一项基本要领。多数时候,修行者是在压制某一类念头,而鼓励另一类念头,这样做的后果是,你无法真正地了解在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而当你客观地观察时,你既不压制,也不被它使转,而是保持自然状态的观照,这是发现你内心规律的正确态度。
念头是由“根”、“尘”相触产生的结果,眼晴看到色尘,耳朵听声音,心理上想起某一件事情,都会引发起很多的念头。在这种念头的起起落落中观照它,才能看到它的因缘相,也能发现它的生灭相。

禅修是形成智慧的一个观照过程,伴随着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观照下所形成的智慧,在纠正着禅者内在的错误认知,这是一点一滴的工作,改变的速度则依于正确的观察与研究的功夫。因为人们内在对身心的错误认识太过深厚,这种内观的工作必须要靠长期深入的发展才能有效果。
心外无法,这是修行的一条原则,特别是在“看念头”时要有这样的基本认知,即人们常说的外在的事物,其实只是内在的认知、观点与感受——外境其实只是内境。修习中要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自我提示,有了这种正确的提示做指引,修行就不会完全脱离正确的轨道。
人们对心念本质的见解是一层非常深重的误解,在修行的前几年,也许你是很难揭开这其中的奥秘。人们之所以一直在这些概念、观点等事物的笼罩下,其原因是没有看破心念的特点。

人们一直受念头的驱使却无法见到它,修行就是练习一点一滴地注意到它们,看见它,藉着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发现它的真相。心念所形成的密集的观念网络是非常牢固的,要透过这一层则非常有难度,这需要很大的对“自心”的警觉。对于多数修行者,在这里的功夫要用上很多年。
在警觉上下功夫,这就是修行,体验到了内心的各种相状,例如杂乱的心理,问题的纠结,不知所措,对这些心理觉察越多,你就是在切实地推动修行。虽然可能在一个时期里,体察很多这一类型的心理状态,会因为智慧跟不上,会引发更多的痛苦烦恼,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概念网路非常顽固时,对内心的状态就很不容易觉察,心完全被习性的反应所占据,觉察在那里根本就无法显起。执着深深地潜伏在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念中,而这些观念是你从小就接受的,于是你很难觉察到它们。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培养对内在意识的反省习惯。唯有如此,在观照时,你才会进行纯粹的观察,而不会在潜意识下不断地进行分别。
禅修就是一个认识内心本质的过程,但人们早已形成的看待事情的观念,往往以个人的特点表现出来,在观察心理的本质时,这些个性特征往往会形成障碍,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瀑流”,它以习惯的方式对修行中的纯净观察进行干扰,要透过这一层干扰非常困难,需要有努力不懈的精神。
事实上,在习惯的潜流下,往往隐藏着很多很多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人们是一直深深地沉浸在这些模式中而不能自知,这就是世间的“瀑流”。超越心念织成的“瀑流”,首先要看到它,然后才能超越它。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完全截止心念流动的,修行的智慧在于认识并超越它。有些修行中所说的断除心念,其实是指通过科学的认知过程,禅者体证到了心念的无常、苦、无我,于是他不再受心念的束缚。
常生警觉心,这是引导觉知的一个好办法,在警觉中,心渐渐地会发现更多更细的念头,并对它们有觉知,这是一项很漫长的修习功夫的积累。看着自己的感觉,看着身、口、意的表现,只是观察,只是“看”,在此过程中不随世间的逻辑认知进行反应,只是留意地看,久之会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真相。
这种纯粹的观察并不涉及立场与观点,你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或是站在所谓客观的立场,都不影响观察的结果。因为“看”它们的目的并不基于世间的是非辨别,这里的观照是以完全证知心理机制为目的。
在这种纯粹的观察中,你不必要去制造境界,只是“看”内心的各种现象。其实,在任何情境中心理上的活动都会表现出来:眼晴看到东西,心里即刻生起意念,然后就会有分别的取舍,再后有情绪生起,多数时候会有行动展现出来,如果处理不当,这种行为会再次对心造成困扰和麻烦,于是这些困扰又再次地摧生下一个心理反应。心念、情绪、动机、行动力,这些在连续不断地发生着,而修行者则处在其中,并不干预,他只是一个观察者。
当观察者的功夫足够时,就会发现内心运行的模式。虽然心理上的现象随着个人条件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但从本质看,它们都会遵循某种完全一致的模式。心的连续不断地造业过程,其实就掉入了某种错误的心理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如果能够发现心理模式上的一些倾向,观察者会立即醒悟过来。
人类的个体在现象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心理模式却是完全地一致。佛陀发现的人类心理模式是“无常、苦、无我”。不论是任何人,他的心理模式都是如此,这个伟大的发现给予观察和研究人类心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启示。无常、苦、无我,佛陀称它们为入道的三个门径——“三解脱门”。“无常”为无相解脱门,“苦”为无愿解脱门,“无我”则为空解脱门。佛陀的意思是,这三个方面是人类发生根本错误认知的最基本原点。人们视无常为常,视痛苦为快乐,视无我为我,这是一切错误心理发生的三个关键点。凡是循着这三个关键路径进行观察研究的人,都会在真实的观察身心中获得心理上的完全自由。

 

如是   2010-5-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