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却水处理系统的清洗、预膜和正常运行管理(2)

 昵称3394330 2010-09-21

一、预膜的目的
     冷却水循环系统内设备和管道经化学清洗后,金属的本体裸露出来,很容易在水中溶解氧等的作用下再发生腐蚀;为了保证正常运行时缓蚀阻垢剂的补膜、修膜作用,应进行预膜处理。
     通过预膜剂的作用,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保护膜,从而使金属免于腐蚀。
二、保护膜的性质
     膜的组成与所使用的预膜剂性质有关,一般有以下三类:
预膜剂性质特点
     铬酸盐、亚硝酸盐 氧化型膜 致密,薄,与金属表面结合牢固,防腐效果好。如γ-Fe2O3
     聚磷酸盐、硅酸盐、杂环化合物 沉积型膜 质地多孔,较厚,须控制沉积速度。
胺类 吸附型膜 结合性较差,较少使用。
膜的特点要求薄、均匀、致密。薄的保护膜不至于影响换热效果(涂料太厚);良好的均匀性不至于引起腐蚀;保护膜的致密性与膜的牢固性有关。
1.氧化型膜:是以缓蚀剂本身作氧化剂使金属表面形成钝态的氧化膜。如铬酸盐本身就具有氧化性,在中性水溶液中,可将铁氧化成γ-Fe2O3
2Fe + 2Na2CrO4 + 2H2O → Fe2O3 + Cr2O3 + 4NaOH
一般来讲,氧化性的缓蚀预膜剂有一定的毒性,常用于密闭系统的处理。
2.沉淀型膜:可由缓蚀剂的相互作用,也可由缓蚀剂与腐蚀介质中的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一般此种膜的厚度可达几百至一千埃。
聚磷酸盐是阴离子型缓蚀剂,它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一个带正电荷的聚磷酸钙络合离子(Na2Ca2P4O6),以胶溶状态存在于水中,另一方面,阳极反应产生的亚铁离子向阴极扩散,产生一定的腐蚀电流。当带正电荷的聚磷酸钙络合离子到达表面区域时,可再与亚铁离子络和,生成以聚磷酸钙铁为主要成分的络和离子,依靠腐蚀电流电沉积于阴极表面形成沉淀膜。这种膜具有一定的致密性。而聚磷酸盐等则用于敞开系统,使用广泛。
锌盐会在水中形成Zn(OH)2沉积:
在阴极: O2 + 2H2O + 4e —→ 4OH-
Zn2+ + 2OH- —→ Zn(OH)2
它还会因正磷酸盐的存在,产生磷酸锌沉淀而起到缓蚀作用。其主要是由结晶状(ZnFe)3(PO4)2·4H2O 膜和Zn3(PO4)2·4H2O层所产生的。
3.吸附型膜:由于吸附型缓蚀剂与金属的结合性要差些,故一般不单独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处理。
三、常用的预膜方案
专用配方的预膜方案
2.提高浓度的预膜方案
四、影响预膜质量的因素
1.钙离子
在磷锌预膜处理过程中,钙离子的含量是影响预膜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一般认为钙离子的含量最好大于50ppm(以CaCO3计),中等硬度的水质最佳。浊度
预膜时水的浊度对预膜质量影响较大。如浊度过高,则生成的膜就会松散,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脱落。另外,浊度过高会吸附阴离子聚磷酸盐,从而改变沉积膜的组成、结构,导致膜的不均匀。
2pH
在不同的pH条件下,膜的形成是不一致的,这也和预膜剂的组成有关。PH值过高,沉积物沉积速度快且量多,因而形成的膜厚而且不均匀(实际上可认为形成了垢)。PH值过低,磷锌预膜剂无法在金属表面沉积。
一般预膜时,pH值控制在5.57.5之间,这也需根据系统的工况条件来进行选择。如水的硬度、预膜剂的浓度、水温、设备的璧温等方面。
3. 温度
水温较高有利于分子的扩散,加速预膜剂的水解反应,使成膜速度加快。
5.流速
水的流速较大,有利于预膜剂和水中溶解氧的扩散,加速成膜。且使生成的膜均匀,但流速大于2.5m/s,则可加剧水流对金属表面的冲击作用,是膜的沉积受到影响,甚至引起腐蚀。流速过慢,不仅是成膜速度慢,而且影响膜的均匀性,流速一般以1.01.5为宜。
6.金属离子
锌离子本身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在阴极高pH区形成Zn(OH)2沉淀,抑制了阴极反应,其到了缓蚀作用,锌成膜速度快,但松软不牢固。一般不单独使用。必须与聚磷酸盐结合使用。水解形成较致密的膜。
铁离子对预膜会产生不利影响。如预膜时Fe3+含量较高,则会使膜松散、不牢固且不均匀。因此,Fe3+含量应控制在1mg/L以下。
铜离子过高,会与金属铁发生置换而析出,从而发生电偶腐蚀。因此,Cu2+应小于0.1mg/L或加入掩蔽剂进行处理。
7.预膜剂的浓度
Betz807是国内最早引进的预膜剂,其投加浓度在600800mg/L,但随着工业生产经验的增多,大多数均用200300mg/L,一般水质硬度较高时取低限;水质硬度较低时取高限。另外,还与换热设备负荷、Cl-等有关,有时甚至用量在150mg/L左右。
8.分散剂
由于预膜剂是沉积型缓蚀剂,为了防止其在水中沉积过快,从设备的运行状况,成膜的均匀性等方面考虑,应适当投加分散剂。
9.溶解氧
由于聚磷酸盐是以电沉积原理来实现沉积,主要靠阳极溶解产生腐蚀电流来完成。溶解氧要求大于2mg/L,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
五、预膜过程
1.监测与控制的指标
1pH
一般水的pH值控制在5.57.5之间,可用H2SO4来调节。根据补充水的碱度,用下式表示所需加酸的量:
X = (M– M/ K) × M / 1.8 × 1/1000 公斤/小时
由于有的用户有自动控制的pH计,可以根据实际运行的pH值来调节加酸量。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安装自动加酸设备。
一般来讲,由于集水池(水泥)、管内的浮锈、水中的污垢等也要消耗酸,因此初期的耗酸量较大,调节pH时应注意缓慢、均匀、多点投加,并进行在线监测加以控制。
2)总磷、钙离子、浊度
根据水中的总磷数值可以判断预膜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100200mg/L,也可根据具体的工况进行适当的增减。
钙离子应大于50mg/L
浊度应小于10mg/L
六、预膜效果的检验
硫酸铜检验法
亚铁氰化钾检验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