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线、钩、坠的选择 钓竿采用手竿或海竿。手竿宜选用4—6米长中硬调竿,配3—5号的主钓线。钓钩用无锡产绿波317—318号或相似的长柄鱼钩。海竿垂钓用串钩较好,它便行夜间抛投,脑线与主线不容易缠绕。还能提高上鱼率。组装串钩如用4号线为主线,宜用3号线为脑线。脑线长6—8厘米,以4—6钩为宜。组装时(以6只钩为例)取约75厘米长的主线一根,上端拴在连接环眼上,下端拴在别针眼上。每只钩先用脑线拴好,然后一一与主线连接,即在别针上方10厘米处拴1只钩,向上每隔10厘米再拴1只钩拴完即成。 坠子用带扣的扁圆铅坠,这种铜器坠在水被牵动时有一定漂浮性,适宜在有障碍物的水域使用。使用时根据水流缓急重量在15—30克之间选定。已知某河段经常卡坠,没有必要用铅坠,可用小卵石废物螺帽、钢筋头等代坠。方法是用棉线捆牢代用坠,再扣在串钩别针上使用一旦坠子被卡,稍微用力一拉拴坠线就会被扯断,舍坠保钩。 二、钓饵、诱饵 垂钓黄颡鱼一般多以当地红色蚯蚓为主要钓饵。对蚯蚓的选择本着色泽红润,体态肥实,有活力者为佳也可选用蛆虫、面包虫、河虾等活食或动物精瘦肉、动物内脏、切成细条装钩使用。 诱饵采用绿色蚯蚓,它体型粗大,腥味浓烈,招鱼效果好。用时将它切成小段即可喂窝。 三、钓时、钓点 垂钓黄颡鱼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5—10月(其他月份效果差),尤以涨洪水期间的白天或河流平水期的黑夜(月亮明时稍差)最好钓。这段时期气温、水温、水色适宜,食饵丰富,此鱼十分活跃,纷纷四处觅食,食欲极好,又因其性贪食,口大,每每吞钩入腹。只要钓点选准,一般下钩后即可频频上鱼。 根据黄颡鱼的生态习性,钓点应选在河湾、进出水口、浅水沙滩、拦河坝下两旁,或缓流、沙质河底、泥沙杂石的地段;涨水期间靠靠岸边方向的漩涡边缘、退水时回流与顺流之间的位置都是好的钓点。 四、钓法 远钓用海竿,近钓用手竿。一人可同时使用多根竿下钩,以增加获鱼量。 垂钓前选好钓位后喂窝,然后将串钩穿好的钓饵(注意:装蚯蚓时应将钩尖从蚯蚓颈部刺进直到尾端,使蚯蚓头尾外露蠕动引鱼咬钩;装蛆虫、面包虫应横穿成串,不能把其体内汗液捏出)。用海竿或手竿将饵钩投至钓点水底,稍微收抻钓线。 黄颡鱼嗅觉灵敏,性贪食。晚上经常成群结队出游觅食,嗅触到食饵决不放过,互相争抢,到口后不打顿即刻吞入腹中。根据它吃食特点,钓时觉察鱼在咬钩,不要急于提竿,宜迟不宜早,待其他饵钩也有鱼吃后,这时再提竿十拿九稳,一竿定能钓上几条来,而且不会脱钩。这种钓法一举三得:一能提高上钩率;二是节省整钩顺饵时间;三是减少抛竿次数不至惊跑鱼群。 五、注意事项 1夜晚出钓必须带上手电筒或马灯照明,便于摘钩上饵;夜钓时间不宜过长,为安全计,以结伴同钓为好。2用手竿近钓时,尽量少走动,不跺脚,不抛重物。3钓上鱼后切不可将鱼摆至钓者的胸、腹部,防止被鱼鳍硬棘刺伤;摘钩时不能用手去拿鱼体,方法是:对付小鱼先用拇指和食指掐紧其鳍棘根部再摘钩,对付大的、挣扎得凶的鱼先用夹鱼器(或较厚的橡胶手套)夹住其体再摘钩,吞钩较深,钩把在鱼腹内或鱼嘴里,应先扯口扯口线使钩把露出再摘钩;必要时用小剪刀破鱼嘴再摘钩。万一被鱼刺伤,可将伤处放入口中吮吸一下,再用创可贴贴住即无大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