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

 家有学子 2010-09-25

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

一、数与式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理从实践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作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说明:  ① 涂黑      ——表示与修订大纲比较,课程标准新增内容.

② 删除      ——表示与修订大纲比较,课程标准删除内容.

③ 方框 ︳  ——表示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新增内容.

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负数..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包括字母)。倒数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方根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字母二次根式的讨论和运算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能理解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整式除法运算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 a2b2;(ab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最简分式分式的乘方

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③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消元法三元一次方程组增根

④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换元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⑤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函数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函数

①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②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列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3)一次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 = 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组的近似解

⑤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待定系数法

(4)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                 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的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如交通图上用点表示城市,屏幕上的画面是由点组成的)

(2)角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

②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识别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③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1]

(3)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的相等、对顶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平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2 ]

⑤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⑥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⑦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三角形

①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④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4 ];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

⑤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5]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6 ]

⑥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四边形

①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②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掌握手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 7 ]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8 ]

④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 9]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10 ]

⑤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 11 ]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 12 ]。直角梯形。

探索并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如一报均匀木棒、一块均匀的矩形木板的重心)。

⑦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6)圆

①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弦心距、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公切线

②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圆周角定理

③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相切在作图中的作用弦切角定理切线长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

⑤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

(7)尺规作图

①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边底及边底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作三角形

③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作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④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8)视图与投影

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如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

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火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

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③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2)图形的平移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的旋转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②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图形的相似

①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合比的性质等比的性质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③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⑤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⑥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cot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⑦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图形与坐标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4.图形与证明

(1)了解证明的含义

①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②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③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④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⑤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2)掌握以下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依据

①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3)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

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

(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④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⑤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

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⑧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4)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4]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6]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8]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10]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或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1]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均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12] 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练习和考试中与证明有关的题目难度,应与所列命题的论证难度相当。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订决策的的重要作用;应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应加强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应避免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变成数字运算的练习,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述。

具体目标

1.统计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5)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6)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7)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的平均数和方差。

(8)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提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9)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能对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10)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概率

(1)在巨大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通过实践,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请仔细理解并牢固掌握,可能会提高你1020分的成绩。

一、 数与式

1、 科学计数法:N1n为整数)

例:35400003.54;-0.000128=-1.28

2、 负指数幂: 例:3

3、 是无理数。例:

二、 方程与方程组:

4、最简方程

(1) 时,有唯一解:

(2) 时,无解

(3) 时,有无数解。

例:当,方程有无数解。

   5、解不等式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例:(符号改变)     (符号不变)

6、一元二次方程:

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方程有两根同号       

3)方程有两根异号      

7、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其中为方程的根。

8、黄金分割:

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BP,则

9、换元法:

(1) 倒数关系:

例:,可设,则原方程化为

  可设,则原方程组化为   

(2) 平方关系:

例:,可设,则原方程化为:

2,可设,则原方程化为:

三、 函数

10、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11,两点距离:

x轴上两点:  在y轴上两点:

12、一次函数b叫截距,b可以为任何数。

例:的截距是3

13、二次函数:

(1) 一般式:对称轴是

(2) 顶点式:的对称轴是m,k)

(3) 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四、 统计初步:

14、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15、方差:

16、频率=,总数=,频数=总数×频率

所有的频率之和等于1,即所有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五、 三角形四边形

17、三角形的四心:

名称

作法

性质

特殊情况

外心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直角三角形中

内心

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直角三角形中

重心

三边中线的交点

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对边中点距离的2

垂心

三边高或延长线交点

18、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圆

平行四边形只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只是轴对称图形.

19、面积:

          

六、 相似形

20、比例尺:例在160000的地图上,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是:

5×60000300000厘米=3千米

2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2、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 

七、锐角比:

23、特殊角三角比:

锐角

30°

45°

1

1

60°

24、坡比(度):

 

八、圆

  25、垂径定理:

例:如图所示:一弓形弦长AB=16,半径为10

求弓形的高。(注意有两解)

26、两圆外离两圆有4条公切线

两圆内含两圆无公切线

两圆外切两圆有3条公切线

    两圆内切两圆有1条公切线

    两圆相交两圆有2条公切线

27、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例: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15°,则这个多边形是(3601524)边形。

28、两圆的外公切线长=

    两圆的内公切线长=

29、切点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0、多边形的内角和=

    正多边形的内角=

例:正15边形的内角=(152)×180°=156°http://middle.school.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12776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