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关于龙的几则奇闻

《夷坚志》上面有三则是关于龙的描述:

一、        阿保机射龙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住在西楼(上京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上京未建成前,名“西楼”,是辽太祖阿保机创业之地,建成后称皇都,后改称上京,府曰临潢。),晚上睡在毡帐里,早上起床时,看见一条十几丈长的黑龙在他头顶盘旋,阿保机也算爷们,丝毫不惧,张弓引箭,黑龙中箭腾飞而去,坠落在黄龙府的西边。两地相距有一千五百多里,可是黑龙坠地之后就浓缩了,只剩下几尺长。龙的骸骨后来放在金国的内库里(看来是金灭辽之后了),契丹的丞相陈王悟室的长子源曾经见过,龙的尾巴、肢体都完好,只是双角已经被人截去了。

二、        冷山龙
冷山距离金国首都中都有五百多里,是不毛之地。绍兴乙卯年(公元1135年),那里有两条龙出现,不知什么种类,身高丈余(龙的身高?令人费解,是身长呢,还是站立起来有一丈多高呢?原作如此,不可细究。)。这两条龙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死掉了,尸体相距只有几步远。龙尸发出的冷气、腥气能袭伤人,使人无法靠近。其中一条龙已经没有角了,似乎是被截去的,另一条额头上有窍,有三钱那么大(我也不知道三钱究竟多大,待考),那窍有些像斧子砍的痕迹。陈王悟室想派人截去它的角,有人认为不吉利,陈王悟室只好作罢。

三、        熙州龙
公元1138年夏天,熙州(今甘肃临洮县)野外连续有三天都出现了龙,开始时,水面出现一条苍龙,过了很久才消失。第二天,又见一条金龙托着一个婴儿,婴儿虽然被龙戏耍,但丝毫不惧。第三天,金龙还是老样子,同时岸上还出现一个人,乘着白马,红衫玉带,就好像年少的宦官一样,马前面有六只蟾蜍,这幅场面过三个时辰才消失。城里的人蜂拥而至,虽然离得很近,但波涛阻隔,不能近前,也没有被伤害。


还有一则来自日本,日本保存有龙的标本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事情是这样的——相传明治十一年幕府时代,这条龙是由中国输至日本的,时间在大约三百七十多年之前,是由一名日本经商人从中国的港口弄到手,转让卖给万代藤兵卫做为收藏,万代藤兵卫爱不释手。(据猜测这条龙可能是窒息而死的,经由中国农民出卖给日本,不然不可能弄到这么完整龙的全尸)万代藤兵卫是有名的收藏家,生前于天和二年(公元1682年)九月将龙捐给日本大阪市浪速区瑞龙寺所做的升龙箱,其中他就收藏包括人鱼、河童等(都是很神奇的东西,一般都存在于传说之中),这些都是富商万代藤兵卫所捐的,他的儿子昭和五十年有在重新制作箱子。

另外,我的祖母曾经告诉我一件事,大概1930年左右,我们河南南阳方城县发大水,一片汪洋,淹死了很多人。我祖母当时还年轻,十三四岁的样子,仓皇逃难中,钻进一个面缸里,面缸随波逐流,四周都望不到陆地,其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很是惊心动魄,祖母正绝望时,忽地察觉身边暗流涌动,一个庞大的物事在水面以下游走,紧接着一声诡异沉闷的嚎叫从水面下传来,我祖母惊得浑身战栗不敢动,只痴痴看着,一条龙从水底窜了出来,水花四溅都溅到我祖母脸上身上,片刻之间就消失无踪。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祖母离得很近,大约离龙出水的地方只有三四米远,所以清晰地看见了龙的样貌,鳞爪飞扬双角闪亮,一双眼睛血红浑圆,跟年画上的龙一模一样,足有三十米长,水桶粗细,龙消失良久,还有很重的腥味。我奶奶虽是文盲,但从不打诳语,想来不至于骗我,而且每次提及此事,都激动异常如情景再现,所以我深信不疑。因此,我觉得,中国龙的的确确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只不过像野生华南虎一样绝迹罢了。前不久逛故宫,盘龙柱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震撼无比不敢近前,要真是完全虚构凭空捏造的东西就能塑造得如此传神,我真是不大相信啊!

还有句题外话,龙在英语中被翻译为“dragon”,其实是不正确的,英语中的“dragon”指的是有翅膀,会喷火,而且很邪恶的飞龙,有点类似于恐龙家族的翼龙样子。而中国龙是神兽,是神圣吉祥的化身,二者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龙”翻译成英语,就应该是汉语拼音“long”才比较准确,可惜的是,英语的“long”又有“长、长久”的意思,就真的很无奈了,呵呵。




13、艳遇惊魂

赵应之、赵茂之兄弟俩,南京人,北宋皇室远亲,和吴家小员外关系很好。一日春光明媚,三人结伴畅游金明池,路过一家酒店,店旁花草竹林疏疏落落很是雅致,桌椅器物也摆放有序很是整洁,三人腹中空空,见这地方不错,就进去用餐。店里只有一个姑娘跑堂,长得妩媚动人,三人都是年轻后生,一见美女心痒痒,言语挑逗,美女居然落落大方,坐下来和三人共饮,相谈甚欢。这时,店主夫妇回来,美女赶紧起身,说父母归来不便共饮。三人也觉得无趣,付账一走了之。
此后,三人都对那位美女念念不忘,尤其是吴小员外,简直是魂牵梦绕,思慕日深。
第二年春天,三人结伴故地重游,来到这家酒店,那位美女已经不见踪影。忙问店主,店主含泪说道:“去年我们外出,女儿在店中看管,不料我们回来,看见她居然和三个轻薄男子一起饮酒,就忍不住教训她几句,女儿自幼柔弱,被责骂几句就受不了了,抑郁数日就去世了。门外那座小坟丘就是她的。”三人闻讯惊愕唏嘘不已,忙匆匆离开。一路之上伤心叹息,都深深自责。
不料,当天晚上,那位美女居然找上门来,告诉三人说自己根本没有死,是父母故意骗他们,想让他们断绝念头的。三人不禁又惊又喜。于是,三人跟随美女来到她的住处,一起把酒言欢很是畅快,当天晚上,吴小员外就跟这位美女同床共枕了。
三个月转瞬即逝,吴小员外显得越发憔悴不堪,吴老员外很生气,责备赵氏兄弟,声称要向官府告他们,赵氏兄弟也觉得蹊跷,又惊且疑,就一起去拜访以捉鬼闻名的皇甫法师。皇甫法师来看了看吴小员外,惊叫道:“真没想到他身上的鬼气这么重!你们赶紧把他转移到西方三百里外,还能再活一百二十天,否则悔之晚矣!”吴小员外已经病体支离,也不得不相信。三人马不停蹄来到洛阳。可是,那位美女就像梦魇一般挥之不去,每每天黑出现,还是要和吴小员外共寝。赵氏兄弟无奈,赶紧去找皇甫法师。正好皇甫法师骑驴到此,即刻开坛作法。而后,他将一把宝剑交给吴小员外,说道:“你劫数难逃,要想活命,就必须听我的吩咐。你现在马上回房,紧闭门窗,黄昏时候,如果有人敲门,你一定不要说话,不要迟疑,一剑刺去,假如刺到那个女鬼,你就有救,如果误伤别人,你就只有偿命了,不过你无论如何都要死了,还不如奋起一击呢!”吴小员外连连点头称是。黄昏时分,果然有人敲门,吴某立即挺剑刺去,门外那人应声倒地。众人看时,发现真的是那个美女,血流满地倒地身亡。店家慌忙报官,官府将吴小员外、赵氏兄弟以及皇甫法师统统抓获,关进监狱,要以杀人罪定罪。官府派员来到美女父母家,父母很惊讶,说自己女儿一年前都已经死了,早已下葬,怎么会现在又被杀呢?挖开坟墓检查,所有人都惊了,里边没有尸体,只有衣物。官府这才相信被杀的是女鬼,吴小员外、赵氏兄弟以及皇甫法师得以无罪释放。


这则故事很蹊跷也很传神,洪迈写得如临亲见,好像真事似的,我大胆假设一下:这位美女的确没有死,被父母责骂之后,再加上对吴某的相思之情难以排遣,于是假死,或者昏厥,父母认为她已经死了,草草下葬了事,请注意一个细节,美女的坟墓是个小坟丘!这位美眉一旦苏醒,见自己被埋,一定苦力挣扎而出,出来时,一定会将身上的死人衣服脱掉。再加上当时如果是夜里,地方又偏僻,所以无人察觉。美女死而复生,对父母肯定也有怨气,所以不愿回家,把坟墓整理好,便自己搬到别处居住(当时应该会有一些陪葬品,足够她花用了)。美女一定也在打听吴某的下落,一年之后重逢,美女又是两世为人的了,自然不会顾忌什么道理礼仪,就和吴某尽情缠绵起来,吴某少年豪富锦衣玉食,身体状况一定不大好,纵欲过度自然憔悴,其父怀疑,赵氏兄弟当然也觉得这位美女太惊世骇俗,所以一口认定美女是鬼。皇甫法师煽风点火,最后一把宝剑刺死了她!可怜她一腔深情,居然死在最爱的人手里!(请注意,她是满身鲜血而死,如果是鬼,应该没血才对嘛!)这样,一切就都能自圆其说了。可叹那位冲破封建枷锁的美女,连个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就横死神灭,死后还背负着女鬼缠人的恶名,可叹可悯啊!


南宋 洪迈《夷坚志》



14、亡母救子

我的同乡马起静(即洪迈的同乡,洪迈是南宋饶州鄱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的仆人蒋保,一年盛夏时节走夜路回家,孤身一人也有些犯嘀咕,正巧一个白衣人出现,和他结伴同行,一路上相谈甚欢。蒋保也渐渐放松警惕。路过一条河边,白衣人邀请蒋保下河洗澡,蒋保也觉得酷暑难耐,宽衣解带起来。快要下水时,忽然岸边远处有人叫他的名字,声音有些熟悉,蒋保赶紧近前察看,居然是自己早已亡故的母亲在呼喊自己!母亲厉声说道:“跟你同行这人不是好东西,千万不能下河!”那白衣人察觉不妙,正要近前,母亲急忙背起蒋保就走,趟河而过抵达对岸,奔跑如飞,蒋保只听见耳边风声四起,转眼间已经跑了很远一户人家门前,就把他撂下来离开了。那户人家听到动静,出来一看,只有蒋保一个人还在发痴发呆,母亲和那个白衣人已经杳无踪影。

世上只有妈妈好啊,即便是身在天国的母亲,得知自己的儿子有危难,也要挺身而出,想来真是令人感动啊!如果这事属实的话,这位伟大的母亲肯定是要违反天科律令的,毕竟人鬼殊途嘛!但是,她肯定会觉得很欣慰的,即便是被责罚也甘之若饴,因为自己的儿子得救了!


南宋 洪迈《夷坚志》